鮮有人能夠忽視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 ? ? ? ? ? ? ?撒哈拉沙漠終年灼人的高溫,南極洲上惟有企鵝才耐得住的酷寒,大自然信手拈來,平凃渲染了一道又一道迥異而極富特色的風景。
? ? ? ? ? ? ? ?然而,在中緯度廣闊的土地上,偉大的藝術師卻筆峰忽轉,頓生犀利。盛夏的烈日炎炎、大雨滂沱,嚴冬的寒風凜冽、雨雪霏霏,二者相接,宛若素描紙上的明暗交界線,醒目得略顯凌厲。
? ? ? ? ? ? ? ?便是在于這片四季分明的土地上,他們相識在這座北方小鎮(zhèn)。
? ? ? ? ? ? ? ?那一年,他和她都只有六歲,懵懂地跟著老師入了學,又懵懂地進了同一間教室。從此,便是六年的朝夕相處。
六月的花開得嬌艷喜人,六歲的他們天真爛漫。從一開始蒙昧無憂地胡打亂鬧,到激烈爭鋒地搶班長的位子,再到為了一道數(shù)學題吵得不可開交,六年的時光,無知無覺,便悄然流逝在最初的美好時光里。
按部就班地參加小升初考試,作為一直以來班中的佼佼者,他們幾乎毫無懸念地,雙雙考入市重點。入學那天,仿佛命運使然,他們竟又走進同一間教室,一如六年前的同日。踏入教室的那一刻,二人相視一笑。
? ? ? ? ? ? ? ?升入了新的學校,她住進家人置好的房子,他在附近租了一間小屋。小鎮(zhèn)里來的孩子,總要比城里孩子更自立些。
? ? ? ? ? ? ? ?每天清晨,她收了課本,揣了便當,等在樓下;他甩上背包,踏了單車,到她家門前。一輛單車,一雙人,風雨無阻。
她不擅長歷史,第一次考試,便險些掛科;他卻是極愛歷史的。于是每天在學校的長廊中,便多了一對捧著歷史書補習的身影,在夕陽下顯得格外青春美好。
他愛歷史,她則好文學。一本一本的世界名著啃下去,她逐漸發(fā)現(xiàn)了文學作品所隱含的深意。社會背景是每一部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就像海沙中隱沒的金子,在歲月的洗禮中慢慢沉淀,于陽光下閃著愈發(fā)耀眼的光芒。
法國大革命、沙皇俄國、美國南北戰(zhàn)爭,她發(fā)掘出了每本名著背后的歷史,大大小小,樁樁件件,彼此又可以相互串聯(lián)成網(wǎng),她仿佛看到了千百年來點滴積累而成的歷史長河。
她興奮了,激動了,有一瞬間,她甚至覺得,自己愛歷史勝于愛文學。于是,在一個晴朗的清晨,她決定把這個消息告訴他。
然而如常拎了便當,卻未能等來他的單車。入目的,只是一個孤寂的身影,手上拖著背包。他說,家里母親病了,他要回到小鎮(zhèn)讀高中了。他來,也僅僅想同她告別。
她慌了。鮮明的四季更迭讓她清醒的意識到歲月的流逝。三年的朝夕共處,她終于愛上了歷史,等來的,卻是他的離開。
他默然回首,欲離她而去。他眸中的憂傷沉重得讓她心碎,在他轉身的一刻,她伸手,扯住了他的衣袖,我會在北大世界史學專業(yè)等你,你,不許遲到。
他身形一頓,卻不忍回身,恐她看到他眸中的濕意。北大世界史學,那是他多年來的理想啊。她說會等他,便是對他最珍貴的承諾。人活一生,又能有幾次鄭重的承諾呢?
他低低地應,好,一定。隨后挺起胸脯,大步離開,至終,也未曾回眸一次。
她留在原地,望著他漸行漸遠卻不再落寞的身影,含著淚花,微微一笑。
彼此相知,約定在心,一切便在不言中。
三年的奮斗,雖然身處異地,彼此卻都明白,處在彼岸的對方,始終與自己相守。
高分拿分那日,她打電話給他,我會到北大等你。
他說,你失約了,我已在未名湖畔,等你來賞風景。
春光正好,萬里生機。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