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的消費者變化1/4

1. 為什么我們要了解消費者變化?

如果一句話來回答,那就是新銳品牌的成功,幾乎全都抓住了“變化”的趨勢。

而所有供給端的變化,都是順應了需求端的變化。

0糖0卡0脂能火是因為消費者的健康理念升級了;

品牌大力開發電商渠道是因為消費者越來越習慣在線上購物了;

“抖品牌”們的興起是因為消費者的瞬間決策變得普遍。

寶潔前CEO雷富禮 (Alan G. Lafley)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在20世紀,我們曾經有最好的市場營銷,那是因為我們叫得最響。但如果我們想成為21世紀最成功的市場營銷專家,那就得更好的聆聽。

2. 那么如何才能了解消費者變化呢?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來研究消費者:1)人口特征;2)生活方式;3)消費需求;4)購買決策路徑。

人口特征。人口特征有幾個基本指標:性別,年齡,收入,教育程度,職業等。中國人口特征近年來有一些明顯的變化,例如男性比例越來越高;老齡化趨勢加速;社會整體收入水平增長但兩極分化嚴重;受教育水平顯著提升;職業逐漸向“穩定”的方向傾斜,如考公比例越來越大。

生活方式。從商業創新和營銷傳播層面來看,更值得關注的消費者生活方式有以下三方面:消費態度,興趣愛好,觸點偏好。以00后為例,他們的典型消費態度包括:精致窮、自我投資、悅己主義。在興趣愛好上,泛娛樂、動漫、追隨國風是比較明顯的特點。觸點偏好方面,00后的信息獲取渠道多元,網購渠道分散,且更容易受到熟人親友的影響。

消費需求。一方面,通過最經典的馬斯洛需求理論就能充分理解消費者不同層次的需求。不止新銳品牌,任何品牌都可以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上找到可以深挖的新需求、新市場。同時,還有另一種十分實用的分析維度,就是把需求分為功能需求和情感需求。比如喝咖啡的功能需求就是提神,而情感需求就是要能展現自己愜意的生活狀態。



購買決策路徑。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說過:“顧客購買過程早就在實際購買之前就開始了,并且購買之后很久還會有持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路徑有一個經典五步驟流程。

以咖啡消費為例,第一步是確認需求,比如我工作的時候老是犯困,需要解乏,或者看到身邊同事都買了咖啡,讓我也產生了購買沖動想要買一杯咖啡來發朋友圈。這就是決策的第一步,確認需求。

然后我就要借助各種信息來決定買什么樣的咖啡。比如以前朋友推薦過某個品牌的咖啡,這是個人來源;或者我在電梯間的電子屏上看到了一個咖啡廣告,這是商業來源;再或者我打開微博小紅書,刷到了一些種草貼,這是公共來源;最后也許我回想起上周買過的一家咖啡店很不錯,這個是經驗來源。

當我基于各種信息,決定去某一家咖啡店了之后,我就要開始評估具體商品了。比如我要看有什么口味,豆子產地哪里,價格如何,包裝是否好看……確定完這些信息之后,我終于下定決心購買哪款產品了。

來到購買環節,店員告訴我,我買的這款美式是特價產品,需要先注冊會員,選擇兌換優惠券,確認使用,再支付金額……如果當時趕時間,也許直接選擇放棄了。這時候店員看出了我的不耐煩,連忙跟我說,要不你試試當季新品,生椰拿鐵,跟我本來選擇的產品一樣的價格,還不用搞優惠券那一套操作。可能我當場就選擇了換買生椰拿鐵。

喝完這杯咖啡,我覺得口味很不錯,非常滿意,決定隔天再去買,不然換季了就買不到了。同時,我也不忘去小紅書和大眾點評上好好寫了一番消費點評。這才完成了購買決策流程的最后一步,購后評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