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十年》:窺探蘇青的圍城

蘇青是民國文壇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用現在的話說,叫美女作家。一個女人,才貌雙全本來就夠樹大招風的了,更何況才女的特長是寫身邊家長里短的故事。

自傳體小說《結婚十年》是蘇青事業的起點,彼時她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又要養家糊口,離婚后心情一定也是郁郁不歡的,于是便有了這本半是傾訴心事,半是賣文求生的小說。

從中,我們大抵可以將她在圍城中的經歷窺探一二。

1 新舊交替的時代和半新不舊的婚姻

民國恰逢新舊時代的交替,西洋文化已經在年輕人中蔚然成風,興盛到足夠和傳統分庭抗禮的程度。

這從小說主人公懷青的婚禮上就可見一斑。

一個完整的結婚儀式,長輩堅持的部分就按照老禮來,西洋流行的部分又要趕時髦,于是最后的結果便成了個新不新,舊不舊的混搭。這像極了懷青和崇賢的婚姻。

兩人雖屬父母包辦,但又希望能有一些愛情的基礎做鋪墊。于是在婚前,未曾謀面的二人開始了書信往來。

關于這段筆尖下的愛情,小說里直白地表達了懷青的愛情幻想:三國里的趙云。所以每逢回信提筆時,其實是寫給自己幻想中的愛人,不過借了崇賢的名字而已。

現實中的人永遠不如幻想來得完美,所以總免不了有失望的時候,這大約是這段婚姻失敗的伏筆。

在懷青和崇賢正式結合之后,兩人的婚姻里更是隨處可見新與舊的沖突:

懷青去上學,一時成為校園里的風云人物,卻因為懷孕被迫退學,回家養胎,做起了傳宗接代的正經事;父母送崇賢去讀書受教,思想上卻依舊守舊。長輩們篤定懷青肚子里是男孩,而當生下來一看是女孩,全家人就像皮球泄了氣,只好安慰道:先開花后結果;懷青覺得在家里憋悶,想出去做事,可是又因與男人共事受人指點而遭中斷……

一個接受了先進思想教育的知識女性,卻被捆綁在充斥著舊思想的圍城里。

于是,每一件不足為題的小事都在懷青的心里演化成了壓倒駱駝的一根根稻草,直到最后那個崩塌時刻的到來。

2 婚姻里的屈就

一段幸福的婚姻,一個美滿的家庭,愛是一切的基礎。

只要兩個人足夠深愛,所有的付出都是心甘情愿的享受;倘若不是,那一切就都變成了比較的價碼。

很可惜,懷青屬于后者。

崇賢雖受新式教育,思想觀念卻遠沒有跟上。他不愿妻子經營自己的興趣,建立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更不愿妻子有自己的事業。反倒是每天吃吃喝喝,打牌跳舞更值得鼓勵。

只有大男子主義的半吊子才愿意女性對外界一無所知,因為這樣就可以萬事依附和求教于自己,剛好滿足自己主宰世界的虛榮心。

懷青向報刊的投稿引發了兩人激烈的爭執,崇賢雖一時改變過想法支持妻子,可最終還是免不了抵觸的情緒。

當一個想要自力更生的妻子,碰上時常無所事事又不思進取的丈夫,尤其是自己的追求還遭到壓制,心生委屈和厭棄是再自然不過的結果。

感到屈就其實是造成大多數婚姻不幸的重要導火索。人一旦覺得自己委屈,就很容易變得挑剔。而一個家庭最核心的關系變得挑剔了,其他的一切看著只會更刺眼。

最終,兩個人十年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在要離開的那天,懷青放不下年幼的孩子,舍不得居住已久的房子,擔憂自己的未來,可獨獨沒有對崇賢感情的回憶。

懷青即是蘇青
3 挑剔的愛情

張愛玲在《我看蘇青》一文中說,“蘇青同我談起她的理想生活。丈夫要有男子氣概,不是小白臉,人是有架子的,即使官派一點也不妨,又還有點落拓不羈”。

就像趙云之于懷青,蘇青其實本身就是對愛情有所期待和想象的。

可是,如果期待成為了習慣,就會總是提前在心里預設好標準,這樣就很容易在每個遇到的人身上去檢驗它們。而一旦有哪些不符合,難免會感到些許失落。

標準設定的越多越細,失落的概率就越大。因為你對誰賦予太多的期待和意義,他都承擔不起。

十年對于一段婚姻來說或許不算短暫,可在人的一生里卻也并不太長。在《續結婚十年》中,懷青后來其實遇到了很多人,不是沒有動心過,可是卻再也沒有走進婚姻的圍城。

現實中的蘇青亦是如此。

假如你總愛盯著別人的“不夠好”,就常常忘記了幸福的真諦其實是發現身邊人的“也很好”。所以,挑剔的人大多都是一邊抱怨頻頻,一邊與幸福漸行漸遠。

倘若蘇青生于現代,多半也是個剩女。

4 女中豪杰

很多人都評價蘇青是男性化的女作家,因為她性格豪放,爽利。就連離婚也不拖泥帶水,而是當斷則斷。

一個帶著拖油瓶的女人,事業竟然一度風生水起。儼然成為時下知識女性的標桿,尤其又和個別政要過從甚密。這一個個要素就像一塊塊磁鐵一般,牢牢地吸引著大眾八卦的目光。

蘇青的第一本自傳體小說《結婚十年》從最初在報紙上連載時就受到了大眾的熱捧,而后又經出版,一時竟洛陽紙貴。

在《續結婚十年》的自序中蘇青提到,很多好奇的讀者都跑來追問小說里哪些事真實,哪些為虛構,可見這部作品受人歡迎的程度。

透過這部自傳體小說,蘇青真實地記錄了自己的很多心路歷程:少女時期對愛情的幻想,初到婆家的謹慎和對母親的想念,家長里短的瑣事和婆媳妯娌間的爭執,以及對丈夫的種種渴望與不滿。

每一件都是直白地坦言,她的所思所想常常是最普遍不過的煩惱,所以極易讓讀者產生共鳴,這或許就是張愛玲所說的“蘇青的文字讓人有親切感”的原因吧。

心比天高卻遇亂世,個人經歷又屢遭不幸,蘇青的一生的確值得一嘆。

她的婚姻雖以失敗告終,可她依舊是個可愛的女子。

用張愛玲的話說,蘇青不過是在謀生之外還想謀一點愛。

只可惜,她始終沒有在茫茫人海中尋到能與自己的期待相吻合的伴侶, 于是只好“不得,我命”罷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