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快樂的看法,與生物化學對快樂的看法有許多共同之處:
快感來得快,去的也快,如果人類知識渴求快感,卻不真正好好體驗快感,就仍然無法滿足。
但是二者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解決方案:
生化的辦法是開發出各種各樣的療法,為人類提供無止境的快感,讓人們永遠享有。
佛教的建議則是減少對快感的渴求,不讓渴求控制我們的生活。
佛教認為,我們可以訓練心靈,仔細觀察各種感覺是如何產生以及如何消逝的。只要心靈學會看透這些感覺的本質(短暫且毫無意義的感受),我們就不再有興趣追求快感。
畢竟,去追求一個來去無定的東西,有什么意義呢?
但是人類對生化方案的興趣要遠遠超過佛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