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伙兒聊聊兒童敏感期的話題。
孩子0-3歲的時候,我翻得最多的是 孫瑞雪的書《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什么是敏感期?
蒙特梭利:兒童在每一個特定的時期都有一種特殊的感受能力。這種感受能力促使TA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對有關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有耐心,而對其他事物則置若罔聞。敏感期一般都在七歲之前。
敏感期來臨時,我們父母要有相應的活動來搭配或培養他們,使得這種能力真正的發展起來。所以在敏感期內施教,能事半功倍,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發展!
01? 光感的敏感期 (0-3個月)
剛出生的寶寶對光感非常敏感,這時寶寶需要適應白天和晚上的光線差異,所以白天要拉開窗簾,晚上要關燈睡覺,讓寶寶適應自然的光線變化。
視覺是寶寶最先發育的感官,寶寶從媽媽肚子里出生的瞬間,突然從黑暗跳到了光明,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從此他就愛上了光,進入視覺敏感期,寶寶的視覺細胞通過不斷的受到光刺激,而迅速發育成熟。
此時的寶寶眼睛還處于一種近視、弱勢的狀態,在他的眼里世界是黑白與模糊的,因此此時敏感期的顯著表現為:喜歡明亮,害怕黑暗——剛剛從黑暗的子宮來到光明的新世界,自然對一切光線變化都充滿著好奇,他會喜歡盯著明暗交接的地方看,因為不能適應一會亮一會暗,他會在夜晚大哭,因為沒有光的世界令他恐懼不安。
看到這里,大家有沒有想到一個民間的說法? “ 夜啼郎” ?現在看起來,“夜啼郎”其中一個原因十跟光感敏感期有關。
此時媽媽們需要做的是幫助與陪伴寶貝適應晝夜交替,感受光線變化:
(1)白天睡覺拉上窗簾,晚上也關燈睡覺:讓孩子慢慢明白,光沒了還會再有,長期暴露在燈光下睡覺,光線對眼睛的刺激會持續不斷,眼球和睫狀肌便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易損害視網膜,還影響睡眠質量。
(2)哺乳時做做鬼臉:在和寶寶互動時,保持25-30cm的距離,注視孩子眼睛,同時變化臉上的表情,此時,你的眼睛、顴骨、下巴所反射的不同光線對寶寶視覺發展有極大的刺激作用。以前我給吉祥哺乳的時候,如果吉祥眼睛愿意看我,我就會跟他們做鬼臉,他們有時候會回應我的鬼臉,這樣的互動 很有趣。哺乳期的媽媽可以試試看。
(3)準備一些黑白色卡——黑白相間、對比強烈、輪廓鮮明、圖形相對簡單的圖片(這個時間果斷推進黑白卡)
02? 移動敏感期( 4-5個月)
此時寶寶的眼睛特別愛追逐移動的物體,父母們可準備一個紅色絨球,在離寶貝15公分的距離,先發出聲音吸引孩子注意,然后緩慢移動球引導孩子進行“追視”,沒有球,用自己的臉也可以,但每次“追視”時間不可超過2分鐘,否則寶寶會累哦。
以前孩子躺在嬰兒床里,我有買過音樂轉玩具掛嬰兒床上,上面的球 一動,孩子眼睛會看過去,很好玩。我們大V店鋪的游戲毯健身架也有這樣的效果。貝恩施這個品牌比較經濟實惠。
03? 口腔敏感期(2個月—4歲左右)
? ? ? 用嘴巴“嘗嘗”這個世界
愛吃手,什么都往嘴里放,愛咬人、咬東西——兩個月開始,寶貝們似乎要把所有的東西都塞進嘴里,爸媽們別著急,寶寶不是餓了也不是調皮,他正在用嘴打開世界的大門呢。
嬰兒出生后,唯一能使用的器官就是眼和口,吃手就是他當下最重要的工作,先通過吃手充分了解了自己的手長啥樣,是個什么感覺,手被喚醒之后,他開始用手拿起眼前的東西嘗,用舌頭和牙齒去感受“軟”“硬”“酸甜苦辣”以及什么是可以吃的,什么是不能吃的,了解自己口腔的各個部位與各種能力......這些抽象的概念,通通是靠寶貝一口口“嘗”出來的。
整個口腔敏感期可能會反復出現,并持續到3-4歲,如果爸媽們總是阻礙寶寶此時“吃手”的工作,使得口腔敏感期得不到滿足,孩子日后可能會出現搶別人的食物、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撿掉在地上的食物、注意力固定在食物上而無法學習等情況,甚至還會發展成吐口水、罵臟話等不良行為。
這個時候的爸媽們應該做些什么呢?
1. 從哺乳說起:
不論是母乳還是人工喂養,在哺乳時都盡量滿足孩子享受吮吸的需求,母乳時有耐心,即使被寶貝咬到也平靜對待,喝奶瓶時不要為了圖快把奶嘴口剪大。
2. 不要太緊張:
不要太去注意寶寶吃手以及見啥就放嘴里的行為,認為這些都是一種毛病,過于干涉,甚至對寶寶進行威脅與恐嚇。
口腔敏感期是孩子的一種自然表現,過于干涉,孩子可能會因為害怕而停止吃手,但是他還是會在不經意間去吃,吃的時候提心吊膽,擔心被父母發現,吃完之后,也會焦慮自責的想象爸媽說的蟲子會跑到肚子里等等可怕的情景,當然,可能最終他也會發現父母恐嚇中那些可怕的情況并沒有出現,感覺父母在騙他,吃手的行為則被再次強化,一發不可收拾。
3. 換種方式滿足口腔:
想避免孩子去咬不干凈的東西,不如多提供一些軟硬不同的食物、橡皮圈等干凈,且質地不同、材質環保的物品,讓寶寶盡情地去咬,對于小寶寶可以準備一些磨牙餅干、橡膠奶嘴等,而對于大一些的寶寶,則可提供三四個物品供他自由選擇,讓寶寶有些新鮮感。
另外,可以把孩子愛用嘴啃的物品盡量洗干凈,但是也不必嚴格地消毒,這是增強孩子抵抗力一個機會;在出門的時候,父母可以帶上一包消毒濕巾,及時擦擦孩子的手。
04? 手的敏感期?
? ? ? 用手思考世界(6—8個月左右)
剛才提到的“吃手”就是手部敏感期的萌芽,細心的家長可能會發現孩子在一兩個月時“吃手”吃的并不是那么熟練——舉了半天都不能將手準確的放到嘴里。
而通過執著反復的練習,6至8個月時,孩子手的敏感度和靈活度大大提高,并且伴隨著爬、走能力的發展,寶貝將手伸向生活的各個角落,手的敏感期便真正開始了,寶貝和爸媽的沖突也將越發擴大化——撕紙、扔東西、見扭就按、見軟的就要捏,吃飯都是“手抓飯”,到處翻、拉、掏……樂此不疲。
年輕的粑粑麻麻 別擔心,恭喜你,這說明 你家寶貝的大腦發育得非常好~
“動手”是一個由大腦指揮,充滿智能的行為:
(1)手眼協調能力:孩子運用視覺注意到一個物體,然后大腦指揮手精準的伸過去,再抓起來(抓這個動作將經歷“一把抓”到“兩指捏”的進化過程)。
(2)手部肌肉記憶與認知功能:接著孩子用手感受著不同物體的質地、重量、形狀,并對這些感受進行記憶,感受完畢之后,大腦還需調動各個神經指揮手部進行扔出去、拖走、塞回去等精細高難度動作。
(3)空間感:在扔、塞的過程中孩子感受著皮球離地面到底有多高,抽屜到底有多深,一個空間的東西可以抖出來,外部的東西可以塞進去,這些都是幼兒認識空間的最初過程。
(4)注意力:對于腦部發育不全的孩子來說,完成以上整連串動作的過程,都需要保持高度的專注與耐心,這也就是所謂學習注意力最初的萌芽。
是不是很復雜?!沒錯,因為“手是身體功能中最偉大的智慧工具”,孩子在手部敏感期的練習直接影響著他未來的動手能力與大腦發育。
這時爸媽們應該做些什么呢?土豆建議 和“口腔敏感期”差不多就行了——不干涉、不注意、提供更豐富更干凈的物品讓他抓握,別批評,也無需刻意表揚,也千萬別去指揮孩子該怎么抓握,在你那么靈巧有力的雙手面前,孩子會感到挫敗和失望,并且還會影響孩子注意力的發展,就讓他自由的去探索吧~
05? 走的敏感期(7個月左右)
? ? ? 一個突破極限的過程
走的敏感期大約從孩子7個月開始,先是不愿坐,要爸媽拉著雙手在膝蓋上跳,四處爬,慢慢的開始蹣跚的到處走,接著開始迷上爬樓梯,到處跳、鉆,以及“放著好好的大路不走,非要走小路”。
大孩子的父母也可以回憶一下,自己孩子的那個階段 小可愛的模樣。
學會走路使得寶寶的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寶寶可以不再依賴成人,通過自己的努力,自由的探索更廣闊的空間,當他看到一個感興趣的東西,走過去就是他的全部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不怕摔不怕累,不斷前進——這整個過程都是孩子形成積極主動、獨立勇敢品質的萌芽。
在走的敏感期,寶貝可能會給爸媽帶來很大的困擾——“孩子總是充滿熱情地走著,我們在后面疲憊不堪地跟著”。
別擔心,當孩子走的能力發育完全,大約兩歲時,他就再也不想走路,想盡辦法讓你抱著他,因此,在他對“走”滿腔熱血的時候,就由他盡情的走吧,我們需要暫時放棄自己的走路節奏去配合寶寶,讓孩子走的能力在敏感期內得到充分的發展。
另外,四處爬、走、翻、跳的寶寶還給爸媽們帶來了很大的危機感——擔心孩子磕著碰著,國際上著名的“視崖實驗”證明孩子對視覺上表現出低洼的部分是不會爬過去的,有天然的自衛意識,而我們要做的不是在一旁嘮叨與限制, 而是:
1. 保持承受危險的心理力量:
跟在孩子幾米外保護他,不隨意扶孩子,允許并平靜對待孩子會跌倒,讓孩子通過跌倒了解危險,訓練平衡,而不是通過將“危險”提前告訴孩子,破壞孩子自由探索的勇氣,與自我保護的能力。
2. 收拾好家里:
避免孩子在走路時因地面濕滑,以及地面一些尖銳物品而受傷,桌椅角需用軟套包好,桌面抽屜柜子東西需安全擺放,以免孩子撞到時,東西跌落砸到孩子,一些危險物品放置到孩子拿不到的位置。
3. 鼓勵孩子向前:
《捕捉兒童敏感期》里有一個很好的故事,一個叫策策的十個月寶寶在戶外爬行的過程中,遇到了一排有些高的雜草,那大概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碰到那么高的雜草,他害怕了,左右來回爬,不肯向前,媽媽發現了,并沒有直接把策策抱起來,而是蹲到雜草的另一面,伸出手鼓勵策策爬過來,策策一番掙扎,大哭著閉上雙眼一頭撞過了雜草,趴進媽媽懷里一頓痛苦,但從此,他再也不怕雜草了。
孩子在“走”的探索過程,以及未來的人生中都會遇到很多障礙,當孩子猶豫止步不前時, 我們需要做的不是代步向前,而是給孩子足夠的愛與自由,信任與鼓勵,幫助孩子度過難關。
06? 細微事物的敏感期
? ? ? 對細微事物產生興趣
? (1.5—4歲左右)
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圍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他常常會做出一些我們不理解的細小動作,比如捏起一片掉落的葉子不停地往花盆里插,或是擺弄著花手絹怎么看也不煩,我們不明白的他們卻能從中看到更多的奧秘。
此時期是孩子的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從1.5歲大概會延遲到4歲左右,也是我們培養孩子對事物學會觀察入微的好時機,帶著疑問和想法去認知世界,再好不過。需要注意的事,在孩子專注觀察的時候,如果沒有安全隱患,千萬別去打擾孩子。
07? 秩序敏感期(2—3歲左右)
? ? ? 需要并保護一個精確
? ? ? 且有秩序的環境
秩序敏感期是指幼兒對秩序極端敏感的一個非常重要和神秘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幼兒對事物的秩序有強烈的需求,并逐步獲得和發展起對物體擺放的空間或生活起居習慣的時間順序的適應性,即秩序感。
08? 語言敏感期(0歲-6歲)
語言的啟蒙始終伴隨著嬰幼兒,甚至是胎兒期。對著胎兒說話,嬰兒的咿咿呀呀學語就開始了語言敏感期。
大自然賦予了孩子這種能力,從觀看爸爸媽媽說話的口型直到突然開口說話,這個過程就是語言敏感期積攢的力量。有些孩子說話晚,如果不是病癥,那么就有可能是環境的影響所至,不管他會不會說話,我們都要不斷給他注入“養分”,多和他說話、講故事,當他需要表達自我感受時,自然就開口說話了。同樣,良好的語言教育會使幼兒的表達能力增強,學會與人交往。
所以 0-6歲是 最好的孩子學習 語言的時期,粑粑麻麻一定要多陪伴孩子親子閱讀,中英文繪本? 結合起來,配合牛聽聽里面的 音頻。對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聽 英語跟聽? 中文是一樣的,等到我們上了小學 中文已經說得很好的時候,再去學 英語,接受起來就? 比小的時候? 有難度得多。
09? 邏輯思維敏感期3-4歲
大家會發現這個階段的孩子? 特別愛問 為什么,有木有?
不斷追問“為什么?”“天為什么黑了?”“為什么會下雨?”“小朋友為什么要上幼兒園?”等等。這些問題總是讓家長感到應接不暇,可是孩子卻不管不顧地打破沙鍋問到底。當我們一次一次地給孩子解答時,孩子開始出現了邏輯思維。孩子正是通過這樣一問一答,在認識客觀世界的同時也發展了思維能力。
我們要保護好孩子這份珍貴的好奇心,如果家長不能回答的問題,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時家里有一套百科全書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時認知的速度是事倍功半的。
10? 空間的敏感期3-4歲
喜歡壘高高、三維、鉆箱子等。可以多提供類似的玩具比如樂高,同時可以在這個機會學習各種幾何圖形,對日后學習幾何學奠定興趣基礎。
11? 色彩敏感期3-4歲
開始對色彩產生感覺和認識,開始在生活中不斷尋找不同的色彩。人類認知的發展正是從感覺訓練開始的。咱們給孩子提供多彩的畫筆? 顏料,及相關書籍,為日后繪畫興趣奠定基礎。
12? 剪、貼、涂等等動手敏感期3-4歲
孩子從這時開始真正有意識地使用工具,這又是大多數孩子建構專注品格的最好機會。無論在教室里還是家里,只要有充分的材料,孩子們都非常樂意選擇剪、貼、涂等等這些工作。從身體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孩子訓練小手肌肉和手眼協調的一項重要工作。
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提供所需的材料,并盡量不要打擾專心工作的孩子。很多奶奶 外婆帶的孩子,常常喜歡給孩子 專心工作的時候,去喂東西吃,比如塞一塊梨在孩子嘴巴里面,土豆覺得這個不好,會打擾孩子,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13? 詛咒的敏感期3歲-5歲
“臭屁股蛋”、“屎巴巴”、“打死你”、“把你踢死去”,這些聽上去既不文明又有些可怕的言辭,總是出自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嘴里。因為孩子在這時發現語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現力量的話語就是詛咒,而且成人反應越強烈,孩子就越喜歡說。
我們父母不要太大驚小怪干著急,要多些觀察適當引導。不要太在意孩子的語言,這并不是他真的想表達的,慢慢等待這個階段過去。
14? 打聽出生敏感期4-5歲
孩子往往在這個時期開始詢問自己從何處來,并且一遍又一遍地問。這是孩子安全感最早的來源,也是人類最古老的一個哲學問題:我從哪里來?如果你的孩子到了這個敏感期。
家長們認真地拿出百科全書,將生命形成的全部過程科學地講給孩子聽。推薦好書《我們的身體》《小威向前沖》……
15? 身份確認敏感期4歲-5歲
孩子們會給自己一個又一個身份。這種現象是因為孩子開始崇拜某一偶像,希望自己就是那個偶像。
在幼兒園里,經常有穿著白雪公主服裝的小朋友,你必須叫她白雪公主她才答應你。孩子在這個身份確認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他們開始透過自己的偶像來表達自己。
我們可以趁機在家里跟孩子進行角色扮演游戲,孩子會很感興趣,說不定就培養出一個著名演藝家呢!孩子也可以從偶像身上學習到一些優秀的品質。
16? 數學概念敏感期4.5歲-7歲
強烈推薦大家去聽 孫路弘的課 數學養育孩子高智商系列課。
孩子到了4歲多時,總是喜歡問:這是幾個,現在是幾點,有幾個人?這是因為孩子對數名、數量、數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這時的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邏輯,他們只是能夠將數名、數字、數量配上對。
這是孩子數學智能的最初發展,而只有三位一體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數的概念。這時可以讓孩子幫助家里買一些日用品,通過花錢鍛煉數字能力及經濟能力。
17? 認字敏感期5歲-7歲
這是孩子第一次接觸符號,我們的方法是給孩子一些文字卡片,讓孩子把動作和看到的文字配合起來去學習文字。
在這個階段,孩子只能宏觀地認識文字,也就是一個整體的形象,還不能夠分解字的筆畫,也達不到書寫。孩子也會對自己熟悉的某些文字感興趣,比如他們會發現自己名字里的字在別的地方出現。
咱們大V寶寶,從小有 親子閱讀氛圍,每天堅持 閱讀,識字真的是 順便的事情,而且非常 輕松。
最近大V 識字方面的系列課,土豆隆重推薦? 每天一個字? 一書一漢字。
18? 繪畫和音樂敏感期4歲-7歲
這是人生來俱有的智能。繪畫是孩子最會使用的一種語言,他們從涂鴉開始一直到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整個的過程都是一種自然的展現。
而孩子在媽媽的肚子里就開始了聽覺的發展,一歲多的孩子就能夠跟著音樂的節奏扭動自己的身體,音樂是人類的語言,孩子天生就具有最高級的藝術欣賞能力。
在這個敏感期的發展上,我們只要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高品質的環境就可以幫助孩子的發展了。
更詳細的內容? 親愛的粑粑麻麻可以? 買 孫瑞雪教育經典書 來細細品讀。
還有一本 蒙臺梭利兒童敏感期手冊? 也能幫助大家? 隨時查詢 自己孩子處在哪個 階段。
兒童在敏感期擁有一種 特殊的內在活力,能夠以驚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和學習。? 敏感期是一種創造性的本能,是一種積極的潛能,大家抓住 抓住吧!
羅靜博士的這堂課 ,土豆也特別推薦,很多操作性指導,每位愛學習的父母? 都值得去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內容由:吉祥媽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