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小墾丁—鎮海角

我是南囿先生

歡迎閱讀我的第8篇原創文章



文字 |?南囿先生

圖片 |?南囿先生



引 言


? ? ? 上周幾天心情頗不寧靜,想著周末找個地方散散心。想遠離城市的喧囂,找個安靜的地方,化解一下自己心中的煩惱。思來想去,決定還是去海邊。


? ? ? 記得上次中秋之夜,就是去的海邊,吹著海風,聽著海浪翻涌,望著天上的滿月,懸掛在大海之上,周邊還縈繞著七彩暈色的云,確實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意境。獨自一人,卻難免有一絲的孤獨和落寞。但是,卻能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去發掘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 ? ? ?地點不能太遠,要在漳州市境內或其周邊,要在海邊,有風吹,有浪看,最好有點其他特色。。。想來想去,想到一個地方。之前朋友圈有人曬過那個地方,在海邊,有風吹,有浪看,有燈塔,有沙灘,有草地,有牛群。。。ok,就這個地方了。


福建小墾丁—鎮海角


鎮海角位于福建龍海市隆教畬族自治鄉鎮海村,素有“福建小墾丁”之稱。那為什么叫“小墾丁”呢?


墾丁,位于臺灣省屏東縣,東臨太平洋,西靠臺灣海峽,南望巴士海峽。墾丁的名字據說是清朝時期,從大陸來了一批壯丁到現在這個臺灣最南部的地方開墾,這里便被后人稱為“墾丁”。


墾丁地處熱帶氣候,年平均25度。地質以珊瑚礁為主,在三面環海北依山巒的地形下,加上長達半年的落山風吹拂,造就了墾丁特殊的地形風貌。這里的景觀具有多樣性,有沙灘貝殼,崩崖、沙瀑、群裙、鐘乳石洞,有熱帶雨林稀有植物、種類繁多的昆蟲蝴蝶,長達半年的候鳥遷徙落腳地。


昂,就在這里,臺灣的最南端,狹長的海岸線


而鎮海角這個地方也和臺灣最南端的墾丁地形地貌差不多,也是三面環海,一道狹長的凸出地,延伸到大海,只不過在面積上小很多,因此稱之為“福建小墾丁”。


就是這里


再放大來看


不用去臺灣的墾丁,在這里,你也可以體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的心情。


來這里郊游,遠離城市的喧囂與混沌,放空自己。


坐在海角邊緣的草地上,吹著海風,看著波浪翻涌,拍打著海灘,海灘上,幾只海鳥走來走去在尋找著什么。。。


你也可以來一場露營,看一場日落,看漫天繁星,看海上日出,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鎮海角旅游最好的季節是4、5、6月的時候,這時青草長起來,草長鶯飛,綠意融融,天氣剛熱起來,也不會太曬。這時候到鎮海角旅游簡直爽炸天。7、8月是傳統的臺風季,而且這時候也太曬,白天玩不了,只能早晚出沒,如果早晚不是在低潮期,那么游玩的感覺就大打折扣,因此7,8月份去的話,一定要事先做好功課。冬天嘛,最好不要去,因為你會覺得失望。海邊海風很大,又冷,吹的人受不了,而且冬天草木都枯萎了,景色大打折扣】(網上百度的攻略)


現在已是11月,不是旅游最好的季節,草大部分都干枯了,沒有一眼望去的綠色,倒是多了幾分秋天的蕭瑟之感。


每個季節的風景都不一樣,各有特色,但是大家估計還是喜歡這里的春天。和煦的陽光,滿意綠色,四處野花開,一片生機怏然,迎著海風,四周300度視角的海景,有一種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意感。


鎮海角伸出海邊的凸出地最邊緣,那里有2座燈塔,一新一舊,新的還在使用,舊的已經廢棄,這里也是東海和南海的分界線。


這里還是《一路繁花相送》的取景地,不錯哦,又增添了一點文藝的氣息。


ok,廢話不多說了,前戲醞釀得也差不多了,here we go!



本來同事亮仔也要一起去的,但是人家亮仔何許人也?人家是有家室的人,說要在家陪老婆、帶孩子,然后我就被放鴿子了。好吧,居家好男人,給你點上100個贊。



說走咱就走啊,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去的路上是陰天,霧蒙蒙的,想想海邊霧蒙蒙的景象也是別有一番韻味吧。


快要到的時候,已是放晴了,天開云散,溫度還有點熱,看來那般朦朧的韻味也跟著一起消散了。


一個小時的車程,到了目的地。


之前沒來過這個地方,考慮到下去的路很窄,怕沒地方停車,也考慮到要欣賞沿途的風景,因此作罷,將車停在了路邊。


路邊有個標識牌


沿著這條下坡路走下去


沿途的空地上,堆放著當地漁民用來養殖紫菜的工具


不知道這些集裝箱是做什么用的

據說是以前劇組留下的


路的左側,有很多養蝦池,還有一片海灘


再往前走,前面就是海角了,燈塔就是最邊緣


路的右側,是隆教灣


水質還可以


海面上,有很多漁船


養殖紫菜、生蠔、扇貝之類的


海灘邊的一個小碼頭,外運海鮮


這里還有民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來年春天再來的時候,打算住一晚上



路邊小廣告,有海釣、捕魚

附近有一個火山島,下次可以去玩玩


海角北部的海灘


養蝦池


海角南部的海灘

黑色的不是淤泥,是黑色的玄武巖

很硬,人可以站上去


小碼頭上,漁民正忙


往回拍個照


另一個角度


海邊的漁民在海灘上撿螺


南側的海灘



拉遠,拍個近景


沿著這條小路走下來

兩側都是火山巖

完全是職業病


應該是噴出型玄武巖,球狀,透鏡狀的


球形風化


氣孔狀玄武巖


青葙,也稱“野雞冠花”


豆科植物


用形色軟件設別了一下

名字叫做“海刀豆”,豆莢和種子有毒性


龍舌蘭

查了一下,居然還可以食用


紅毛草,有清肺熱,消腫毒的功效


地上堆滿了養殖扇貝的網具

味道難聞,一股腥臭味


養殖紫菜的設備,竹竿和繩網



泥濘的道路


回頭看


當地漁民


遠處山頭上有風力發電裝置,不停地轉動




路邊長了很多的龍舌蘭


細碎的石子路,兩側種的是木麻黃

耐干旱耐潮濕,濱海防風固林的樹種


天氣不佳,草葉不綠,要是春天的話就更美了


來年春天的時候,一定要來走一遭


加個前景,效果不錯


一級一級的“梯田”,草基本上枯黃了

要是春天來的話,滿眼都是綠色的


山坡上,有幾頭牛在吃草,忘記走下去拍牛了


有點感覺


一處雜貨店

挺別致的

有一股文藝的氣息

引來不少文藝小情侶前來游玩



我感覺我不是來游玩的


周邊還有一些小道具


還有秋千

拍出來一定很唯美


還有兩張凳子和一張桌子

桌子上擺了一些道具

逼格瞬間增色不少

文藝氣息滿滿

我喜歡


旁邊還有一棵小樹

以天空和大海為背景

有點感覺


雜貨鋪全貌

所以


全景


最邊緣的燈塔

有點《后會無期》里東極島的感覺


換個角度拍


荊棘和遠處的小島


從上往下

淡藍色的天空

灰色的海面

黑色的海灘

青黃的雜草

棕色的泥巴

很有畫面感


兩個燈塔

一個新的

一個舊的


草地


北側的山坡及海岸


當地人在潮水退去后

在海灘上撿螺


看到有人下去玩

我也跟著下去

到海灘邊走一走


路不會很陡

很輕松就下去了


被海浪侵蝕形成的各種形狀的玄武巖


遠處,有人在海釣


奇形怪狀


黑色的玄武巖

像小山包一樣

很有畫面感


往回看


退潮的地方




附在石壁上的貝殼

死后被海水鈣化

和石頭融為一體


海邊


海浪







阿姨在撿什么東東?

之后走過去問了一下

才知道是撿一種螺

后來手機沒電自動關機了

螺沒拍到


很多景物都沒辦法拍了

充電寶忘記帶了

失算

下次有機會再來補拍



就是這種黃螺


手機沒電了,很多都沒辦法記錄了,于是作罷。一個人沿著海岸線走著,時不時蹲下身來,翻一翻螺啊、貝殼啊,撿一些漂亮的石頭啊,在積水的地方嚇一嚇留下來的小魚什么的。。。后來翻到一只很大的螺,觀察完之后就放回原位了。


后來還在海邊遇上了兩對拍婚紗照的新人和一個拍古裝個人寫真的女生,當然,少不了的,還有好幾對情侶。。。


海邊走著,玩著,累了就坐下來,迎著海風,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海浪翻涌的聲音,感覺挺美妙的,整個人都放輕松了,煩惱一掃而空。


時間也差不多了,玩得也挺盡興的,于是準備返程回到停車的地方。


南部的天空,光線慢慢變暗,天邊被藍色所籠罩,投射在海面上,還海面都被印染成藍色的,海上的漁船靜靜地浮在海面上,還有那一大片的漁場,構成一幅好看的畫卷。


不禁想要用手機記錄下來,卻發現手機已經是沒電了。不甘心,還是想要試一下,按住了開機鍵,還真開機了,真好。


于是快速地拍了幾張照片,錄了一個影像,然后又自動關機了,只能這樣了。


一片藍色


光線漸漸暗下來


來一張全景圖

實際上肉眼看起來反而更好看

比較有感覺

手機沒拍出那種效果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

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這個你還未曾聽過的鎮海角

也許就是一直在追尋的遠方

去了廈門鼓浪嶼

別忘了還有這個小墾丁

也值得一去




ps:?

1.沒在最佳時間來這里,所拍景色相差還是蠻大的,現在這個時間的景色略顯蕭瑟。

2.用手機拍攝的,效果沒單反那么好,大家將就著看。

3.單反目前只有一個定焦人像鏡頭,沒有變焦風景鏡頭,看來需要再另購一個變焦鏡頭,不然拍風景照不好拍。

4.下次帶上單反拍照,拍攝效果應該會好很多。

5.下次再來的時候,爭取能夠找一家民宿住下來,或者租帳篷住在海角的草地上,拍日落,拍星空,拍日出,拍出一些好的風景照。




——The? ?end——




這世上

只有一種成功

那就是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

南囿先生

微信號 : nanyou0308

新浪微博:@南囿先生


喜歡請關注、點贊、評論、分享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