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長平之戰的諸多歷史謎團(七)無力回天

在趙軍被圍的這段時間,雖然沒有大規模的戰斗,但小規模的襲擾卻沒有停歇。白起不斷地派出小股部隊騷擾趙軍,趙軍也不得安寧。隨著糧草中斷,趙括下令殺掉戰馬,再后來戰馬也殺光了,將士們開始用草根和樹皮充饑,趙軍就這樣在漫長的等待中,耗盡了最后的意志。軍中開始有人自相殘殺,先是老弱病殘被殺,接著是青壯年被殺,趙軍明顯已經支撐不住了。而這距離他們被圍已經過去四十六天了,趙括明白援軍不會來了,與其在這里被活活餓死,不如強行突圍,做最后一次努力。
趙括集結軍中將士,將隊伍分成四個梯隊,朝著秦軍銅墻鐵壁一般的壁壘輪番發起攻擊。
一波波趙軍迎著秦軍射來的弩箭,發了瘋似得向前猛沖,也許他們覺得沖過去就能吃頓飽飯了,沖過去就能見到父母妻兒了,求生的欲望激發了趙軍頑強的戰斗意志,一批批趙軍沖上去,一個個戰士倒下來,后面的隊伍踩著前面人的尸體繼續沖鋒………
漫天飛舞的塵沙,遮天蔽日的箭雨,聲嘶力竭的哀嚎,尸橫遍野的血腥,充斥著整個長平戰場。

拼死突圍.jpg

困頓絕望的趙軍此時爆發出來的驚人戰斗力,連久經沙場的白起都驚出一身冷汗。其實趙括遠非后世所批評的那樣一無是處,從趙軍在斷糧的情況下被圍四十六天,并沒有出現投敵的情況來看,說明了趙括對軍隊的掌控力還是很強的。而他最后將隊伍分成四個梯隊,輪番進攻,正體現出了他的用兵智慧,每個梯隊攻擊一定時間,換下來休息,然后再換上另一個梯隊,如此循環往復,第一個攻擊梯隊就贏得了充足的休整時間,又可以重整旗鼓,繼續突圍,而這卻給秦軍造成了持續不間斷的壓力。其實如果他面對的不是當時戰國時期最杰出的將領白起,而是其他將領的話,勝負并未可知。
正當趙軍如潮水一般發動猛攻時,他們猛然發現,自己的主帥趙括手執長劍沖在最前面,那樣的顯眼。趙括,這個名將之后,從小生活在父親的光環之下,他渴望證明自己,渴望建功立業,也許沒有這場戰爭,他仍然是那個讓眾人羨慕、熟讀兵書的青年才俊,但時代給了他本不屬于他的重擔,讓他一敗涂地,他不甘心,他決定放手一搏,而這最后的抗爭,只為捍衛自己的尊嚴。

趙括.jpg

趙括該承擔失敗的全部責任嗎?他不該!其實罪魁禍首應該是以趙王為首的統治集團。從下定決心接收上黨的那一刻開始,就應該做好應對秦國進攻的全面準備,定下自己的戰略目標。戰略目標一旦確定,所有資源、力量都要朝著這個方向去用力,攻則搶占先機,集中兵力一舉攻破,守則做好長遠打算,想盡一切辦法堅守到底,而不是一遇到困難就尋求所謂的最佳策略。缺乏長遠的戰略目標,只會做應激反應,妄圖以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怎能不敗?要知道每給自己多增加一種選擇,多留一條退路,失敗的概率就會增加一倍。從占盡優勢到全面被動,以占便宜開始,到吃大虧結束,其實結局從一開始就已經注定。
當趙括迎著箭雨沖鋒時,數支利箭射中了趙括的胸膛,在他倒地的一霎那,他望著長平上空的白云,想到了家中的母親妻兒的等待,想到了趙王熱切期盼的目光,想到了出征掛帥時的意氣風發,想到了年少煮酒論天下的悠然時光。一半是雍容的雪,一半是奔騰的江,而這一切都漸漸離他遠去,隨著他一同倒下了是趙軍的那面帥旗,上面赫然寫著一個大大的 “趙”字。
趙軍看到主帥已死,戰斗意志也逐漸瓦解,紛紛放下武器投降。在戰后清點戰俘時,秦軍驚訝地發現,俘虜的趙軍竟有二十余萬!在如何處理戰俘問題上,秦軍的將領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這么多戰俘,如果就這么放了吧,回去之后又會變成戰士,如果全關起來,幾十萬秦軍的糧食都不夠吃,哪里又有多余的糧食去喂俘虜呢,沒有吃的,誰能保證他們不會趁機作亂呢?
于是白起下了一道命令,將這幾十萬趙軍全殺了。當這個命令傳下去的時候,秦軍所有人都震驚了,雖然秦軍嗜血如命,但一下子殺死這么多手無寸鐵的士兵還是讓他們有些不寒而栗。
就這樣,秦軍把其中年幼的二百四十人給放了回去,把剩下的二十萬趙軍誘騙到山谷之中。這天夜里,幾十萬趙軍正在熟睡之時,山上突然亮起了火把,漆黑的天空瞬間被照得通紅。隨后秦軍萬箭齊發,滾石俱下,一時間殺聲震天,哀聲如雷,很快尸體便堆積如山。這么多尸體無法掩埋,就暴露在荒野之中,當這二百四十個孩子在逃回趙國的途中,看到整個丹河河水被染成了紅色,空氣中彌漫著血腥的味道。

全軍覆沒.jpg

“碧血化為丹河水,白骨堆作骷髏峰。”據說后來唐明皇李隆基路過這里的時候,仍然看到頭顱堆積如山。時至今日,長平之戰已經結束了兩千多年,在高平境內,仍不斷有骸骨和兵器發現,可見當年這場戰爭之慘烈。

尸骨累累.jpg

蜿蜒的丹河水靜靜流淌著,見證著這部歷史大戲的起伏輾轉。長平之戰如同浩瀚歷史長河中波濤洶涌的浪花一朵,巨大歷史書卷里濃墨重彩的一筆。當我們再次回望這段歷史的時候,那一個個鮮活的面孔仿佛猶在眼前,那震天動地的廝殺仿佛仍在耳邊,掩卷沉思之際,留下了是揮之不去的血腥和無盡的感慨,兩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久久不能釋懷。
丹河河邊,泫氏谷底,血流成河,尸橫遍野,四十多萬趙軍全軍覆沒。這個昔日由“胡服騎射”強大起來的國家,從此一蹶不振。當白起回望整個中原大地時,再也沒有哪個國家
能夠與之抗衡了,他信心滿滿地朝著更大的目標—趙國的都城邯鄲進發了。

青山綠水,江山如畫,
風卷狂沙,兵臨城下。
群雄逐鹿,金戈鐵馬,
縱橫捭闔,圖謀爭霸。
一江長河盡染,
多少人家淚灑。
韶華易逝,
落盡多少繁華。
試問蒼生,
誰能一統天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