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之探—記校教研主題活動周

? ? 每個學期的第14周主題教研活動如期舉行,全體社會組成員積極參加聽課評課活動,教研活動氛圍濃厚。

本期由八年級林清泉老師和陳偉杰老師分別開出《三國鼎立與西晉統一》《東晉南朝與江南地區的開發》兩節公開課。

圖片發自簡書App

林老師和陳老師的課都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抖是一堂比較成功的具有歷史味的課。林老師整堂課教學教學思路清晰,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強化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林老師特別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通過表格對比兩場戰役“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相關知識,并對曹操人物及兩個歷史觀點的進行評價,讓學生對已有的人物認識和歷史觀點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林老師在結尾還別有用心,用“一種現狀、兩場戰爭、三個國家、四個人物”言簡意賅的進行總結!陳偉杰老師的歷史課具有濃厚的歷史味。我們的歷史課堂要吸引學生也應該“有血有肉”、“有歷史味”。陳老師通過歷史故事再現如淝水之戰、成語典故如“投鞭斷流、風聲鶴唳”等、歷史人物評析、歷史細節感知、品味歷史,模擬歷史現實,讓學生作為歷史事件的體驗者、同情者、看到立體的歷史,“有血有肉”的歷史,真正感受歷史課的歷史味!項秀平老師對陳老師的課給予了高度評價,這是一堂真實的課,教學設計針對真實的學情合理設計,教學內容真實在現歷史!這是一堂深刻的課,陳老師在教學問題設計上有淺如深、由小見大如剝筍式層層深入!這是一堂有意義的課,陳老師在江南經濟開發這塊知識上能聯系今天的新溫州人對溫州經濟的貢獻,歷史課上的思想感情教育巧妙的做到了潤物細無聲!項老師最后還指出,教材的內容應該是多形式存在的,如圖片、數據、閱讀卡內容等,需要引起注意!

? ? 這次關于歷史課的探討,讓我們大家都獲益非淺。我們的歷史課“要活”起來,既要從多途徑增加“歷史味”,教師更要勤于閱讀和積累,建立歷史教學策略資源庫,調度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不用形式的學習和教研活動探討呈現給學生“有血有肉”的歷史,我們的歷史課就能“有鹽有味”有“歷史味”。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