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丨桃禪仙吏
新年首篇,希冀能夠給多數人帶來普遍影響,給少數人帶來深刻影響。
一、歷史上資本配置的基本邏輯
在經濟史上,歷朝歷代治理邏輯都逃脫不出管仲(重商主義)、商鞅(重農主義)兩種模式的鐘擺式循環。
重商意味著開放,開放就會搞活經濟(一部分人富起來),搞活就會失衡(有產者冗余利潤兼并土地),失衡就會內亂。
重農意味著閉關,閉關就會穩定(民眾束縛在土地上),穩定就會落后(社會資產只在農業流轉配置),落后再開放。朝代更迭,循環往復,不休不止。
管仲奠定了自由經濟的基礎,他提倡“士農工商”四民同業,同時也是現代產業模塊化理念的首倡者;商鞅則主導了國家命令型計劃經濟的實驗。
后世歷朝歷代的經濟治理邏輯和背后的國家意識形態都逐漸朝著鞏固中央集權制的路子愈發完備。
當元狩三年的桑弘羊,在漢武帝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算緡(企業及個人所得稅)、鹽鐵酒官營(自管仲始)、均輸(統購統銷)、平準(平抑物價、宏觀調控)等經濟政策后,基本奠定了后世國家治理的基本作業標準。
比如到了宋朝以后,這些經濟政策更加完備,僅國家專營制度一項,總結出來就有如下幾種可形成國家壟斷經營的商品:
①稀缺性商品,如金銀銅煤(山澤之利)、各地特供(皇家御用)、國外進口(西域胡粉);
②成癮性商品,如茶葉、煙草、酒榷;
③日常必需品,如鹽鐵專營,便于寓稅于價。
后來又由國家專營制度發展為了特許經營,即“民產-官收-商銷”模式。到了現代中國,這一制度逐漸演化成各行各業的特許經營制度,即俗稱的“牌照”。
歷代開國君王,均奉行無為而治,老莊之道。稅制單一、休養生息,是為管仲之法。行此法數十年,更多出現的局面會是民富國弱,同時市場經濟放寬,土地兼并就會加劇,地方豪強世家就會形成。如若來了個強勢皇帝,搞桑弘羊的一套,集權中央,壟斷經營以求工商獲利,再征個大額財產稅,中產階級瞬間就破產了,這也形成了中國商人奢靡生活、及時行樂、攀附官僚、樂于移民的特質。
這幾乎是集權制國家政治秩序演化的共性。
帝國的治理者如若未能中興成功,解決掉集權制度的中途制度缺陷,更多保守無為的做法就會選擇閉關,一旦一閉關就意味著落后,一落后就挨打,朝代更替也就不可避免了。
因而中國商人在皇權制度及其法權體系下,財產的合法性是建立在“皇恩浩蕩”的前提之下。更多時候會成為帝國迷途時“薅羊毛”首當其沖的對象。所以可以說,商人成為了帝國機器下最可憐的一個族群。
二、現代資本集成上升路徑
理解了整個歷史資本的邏輯,就能更好明白接下來我要闡述的論題:在商品經濟爆發的當下,全民皆商的我們,資本上升的終局在哪里?
底層經營者自草創伊始,必然遵循工業鏈條、商業鏈條兩條途徑打怪升級。
走工業鏈的經營者,路徑為從小作坊手工作業者,晉級到小產業擁有者,再晉升為大型產業企業,此時必然產生了大量的利潤冗余,從而形成了產業資本。
走商業鏈的經營者,路徑為從小攤位終端叫賣,晉級到小商貿公司,再晉升為大型商貿企業,企業開始產生大量利潤冗余,從而形成商業資本。
商業資本和產業資本都只是資本的初級階段,更多企業開始使用這部分資金,并購、投資、邊緣擴張。就比如這幾天很火的融創投資樂視,即是用房地產賺來的錢,股權投資優質資產,從而期許在未來獲得投資收益。
商業資本和產業資本都只具備了貨幣資本1:1的使用效率,意思就是一分錢,一分貨,資本沒有溢價。而此時一些大的產業者、大的商業者可能就會組建金融公司,將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合法化為金融資本,就能以1:10或更高的杠桿,放大資本的使用效率。就比如這幾天很火的趙薇花6000萬加50倍的杠桿,撬動了30億的A股上市公司。
在中國,擁有一家可合法使用金融資本的公司,從事著錢升錢的生意,也就是中國商人上升途徑的極限了,完成了從初段位商人晉升到頂級商人的轉變。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誰主導了金融資本,誰就主導了政權。從這個邏輯就可以看出,美國總統的選舉,背后是各大財閥資本博弈的結局。
三、商業經營者的行為準則
最好的商業模式,就是國家模式。這是被歷史證明過得真理。
在古代,大眾消費者環節的水、電、煤就是鹽、鐵、鑄幣等,這些必然是國家壟斷的領域,歷史上冒尖留名的朱門巨富,均產出于此。
正如阿里巴巴能夠從無到有,創造出支付寶,而今又成立螞蟻金服,意圖從有到無,無處不在的無,成為大眾消費者的水、電、煤。其野心及布局,早已上升到國家模式的邏輯,其模式的安全性、合法性,無疑是在不明朗的政策天花板上輾轉騰挪、如履薄冰,因而馬云才會如此迫切尋求成為如三星之于韓國、豐田之于日本的國家形象企業,到處參見各國政要。
如此輝煌的商業高度,實在是4000年中國商業史上罕見的一幕。
在中國,商業與政治是相互聯系但又彼此獨立的體系,從政就基本無法從商,這已成為體制共識。游走在金融資本和國家搶奪話語權的企業會成為最危險的玩火者,平衡無事,則可一代巨商,羨煞旁人,稍有逾矩則就鋃鐺入獄了。比如最近很火的三星太子李在镕,賄賂崔順實一事。
結 語
創業,是現代人的科舉。若想趕在社會發展逐漸固化階級之前,完成底層逆襲,創業可能會是目前最好、也可能是最后的晉升通道了。
而一群頂級商人,也正揣著巨量的熱錢,等待著絞殺、蠶食一步步從小產業者、小商人篳路藍縷想要逾越階層的年輕人。
古有軍爵制、科舉制,天下才子皆入帝國朱門,以成為天子門生為榮。今有萬眾創業、萬眾創新,商業成為天下才子的龍門。
龍門尚在,棋至中盤,終局未定,諸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