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魔拜起得頭。深圳卷入了一場共享單車大戰。他們說他們是為了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可是在深圳很多人都是直接騎10公里上下班。主要是因為深圳的天氣好。
深圳這些共享單車,我都騎過,我就做一下簡單的報告吧。如果不對之處,還望批評指正。
魔拜單車
魔拜是最早進入深圳的共享單車,最開始都是上圖這樣又重又難騎的家伙。每半小時要1塊錢,但是不得不說魔拜搶占了先機。我騎魔拜的時間也最多,最早是在北京騎的。那個時候深圳還沒有,不知道這些創業者是怎么想的。雖然北京的自行車保有量很高,可是并不代表對這個需求旺盛啊。再說,北京那么大的霧霾,霧霾天你叫我騎車?
后來,魔拜推出來了更輕更好騎的魔拜lite,半小時只要5毛錢。這個剛出來的時候還是很火的。其實,倒是不便宜,就是更好騎。所以很多時候找車的時候,都是要找到一輛lite來。
總體來說,魔拜占得先機,是極大的可能是最后的勝利者。
ofo單車
小黃車是很早就在深圳的共享單車,比魔拜還早,但是僅限于深圳大學。不同于北京大學那種校內單號,校外雙號的模式。在深圳大學內的車,是不允許騎出校外的。可是拿到滴滴投資的小黃車,開始瘋狂造車的模式。深圳遍地都是這種黃色。
小黃車是靜態密碼,你要是別有用心的話,還是可以免費騎的。當然,咱不是那種人。所以我覺得他的丟車率和被私用的概率很高,我就見過很多人藏車。藏的角落,那真是千奇百怪都有。因為沒有定位器,小黃車的很難找,只能告訴你附近有多少車。所以,在一個地方,你找不到被藏起來的車也是正常的。
價格要1元半小時,但是魔拜遵循滴滴的策略。每周一是免費騎一次,還有各種優惠券。
不過不要緊,小黃車的最大優勢就是,車多,不差錢。
小藍單車
小藍單車做的比較好,那就是他的車好騎,座椅可調節。而且又具備了魔拜那樣定位尋車功能。價格定位在0.5元半小時。直接剛魔拜lite的正面,車挺好,就是維護成本比較高。我現在尋到新車的概率很低了,大概是錢燒了不少了。不知道后勁足不足,的確挺好。
我最喜歡騎的也是這車,可是不知道為何,現在新車率比不上魔拜和ofo,怕是后勁不足,很有可能落得被上面那些人收購的下場。
小鳴單車
和小藍的車差不多,但是軟件bug太多了。主要是因為他才去的是通過用戶的狼牙配對的方式來進行定位的,自以為這樣方式可以節省成本,可是卻徒增了很多bug。
我騎過一次之后,結果發現無法結費,只好打客服。之后就卸載了。
7號電單車
抱歉沒找到圖,我騎了一天。馬力不足,電力只是用來輔助騎行。可以看做是小型的電動車。可以一天后,我就找不到了,被深圳交警給沒收了。
深圳去年剛剛高了禁摩限電,現在共享單車居然敢動深圳交警的這塊肉,人家怎么可能同意。共享單車的發展,勢必和當地的監管部門的息息相關。
總結
共享單車算是新事物,新模式。與當年滴滴類似,但是不同的是,他們不用面臨滴滴那么大的壓力。滴滴模式的壓力來自地方保護的出租車公司,這是一塊巨大的利益。而各地的自行車共享,雖然以前政府也在做,可是卻是賠錢市場。而且共享單車占據了環保這個天然的道德高地,不像滴滴一開始就要謀求合法合規。
所以,我認為共享單車會走得更遠。這樣的變革,說不定會徹底改變中國的城市結構。希望這樣的變革更多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