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玩票App是一個二手票務交易平臺,暑期我在那實習了兩個月,但是從未嘗試過從宏觀層面對產品概念進行梳理,借作業的機會也算是對自己做過產品的一次總結與回顧。下面根據《啟示錄》中評估產品機會的十個問題來展開討論。
1.解決什么問題
主要解決的問題:票務市場中,想看演出的人買不到稀缺票,賣票的人(專業賣家:黃牛)賣不出尾票、折扣票;
次要解決的問題:買了票去不了的人(普通賣家),可以及時轉讓票子
2.用戶與場景
用戶
玩票App是一個多邊產品,包括買家、賣家和平臺,用戶也分為買家和賣家。
買家:
核心用戶:有明確買票需求的人,收入中上;
潛在用戶:還包括沒有明確購票需求的人,淘到折扣票、尾票等也會購買。
賣家
專業賣家:手上票源充足的黃牛
普通賣家:手上只有幾張票希望轉手
需求場景
BigBang演唱會大麥開售,網頁刷新出來票已經搶光了,打開玩票App,一鍵【約票】;
周末想出去玩又沒計劃,【淘票】有折扣話劇票賣,約朋友一起去看也不錯;
在淘寶找黃牛買票不靠譜,付了錢是假票找不到人怎么辦,玩票App提供平臺保障;
買了周杰倫的演唱會門票,小伙伴臨時有事去不了,不轉手就爛在手里了,在玩票-賣家端App即可掛單出售,坐等買家下單;
我是黃牛,這周末一個拼盤演唱會票子賣不出去,簡直可以去館外撿票了,上玩票App可以發起團購,迅速出手大批量尾票、折扣票;
.........
3.成功機會
內部:
能力:團隊12人,拿到天使輪和Pre-A融資
意愿:創始人以及全員的熱情與信念
外部:
機會:大眾對于二手票務交易平臺并不熟悉,即便是二手票務龍頭“西十區”,知曉度也不高,相對于一手票務市場,二手票務市場還沒有形成行業壟斷,任何平臺都有機會。
風險:龍頭競品資金雄厚,B端票務合作商很多,供應鏈票源充足;隨著平臺做大,持續性的保證票源質量是個很大的挑戰。
4.成功標準
用戶量、DAU提升;約票——選擇報價——付款,淘票——付款,提升每一步用戶付款流程的轉化率;實現盈利
5.競品
西十區、票牛、牛魔王票務、微票、票乎....
6.競爭優勢在哪
其他二手票務平臺重賣家,主要是B2C的模式,賣家/票務公司有什么票,平臺就賣什么票。玩票App?則是從需求端的買家出發,采取C2C模式,買家需要什么票,一鍵約票,賣家報價(類似滴滴打車的賣家搶單),買家比價后經過平臺擔保完成交易。實際上,黃牛或票務公司很難會把手上所有的票都掛到網上賣,而且往往黃牛并沒現票,只有有人要買,有需求的時候,黃牛才會去找票子,因此,以賣家為主的平臺都存在相同的問題,用戶想買票,但是黃牛沒掛出來票子,最后用戶還是買不到票。而玩票App從用戶需求出發,真正解決了買家買不到票的需求,賣家也能按需找票賣票,提高交易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西十區最近也推出了類似“約票”的買家“求票”功能,如何保證差異化,維持原有優勢,是玩票面臨的一大挑戰。
7.時機合適嗎
中國的二級市場票務是存在巨大缺口,隨著近兩年中國文體演出市場的逐漸高漲,更高效的二級市場票務交易,正在成為一個新的創業入口。高價、假票和票源不穩定是黃牛交易的主要痛點,誰能做好這幾點就能留住用戶,同時存在勁敵“西十區”以及很多勢均力敵的平臺,挑戰與機遇并存。
8.營銷策略
買家、賣家采取不同營銷策略。買家多通過微信、微博推廣,舉辦抽獎活動促進老用戶轉發拉新,以及場館外派單、扇子、周邊進行宣傳;賣家主要采取地推方式,面對面與黃牛接觸協商。
9.成功的必要條件
完善的票務供應鏈;
保障真實票源的流程體系(包括賣家審核、交易申訴等);
提升用戶知曉率;
成功塑造喚起點:買不到票,上玩票;
資金支持
10.結論
玩票App是二手票務市場中,少有的以買家需求發起的C2C平臺,具備差異化的競爭優勢,真正解決了買不到票的用戶需求。今后應解決的問題是掌握核心票源賣家的獲取以及針對買家的宣傳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