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們這一代人成長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吃飽穿暖就是幸福。幼時由于家境貧寒,一年到頭只有過春節幾天才能吃飽。衣服鞋襪也多是接哥哥姐姐的班,補丁很常見,盡管如此,還不能御寒。因為工業不發達,溫室效應不明顯,當時氣溫較現在低許多,雪有幾尺厚,冰柱幾乎從屋頂垂到地面,我們是凍得直跳,跳完更餓,此即饑寒交迫也。本人因為吃不飽導致營養不良,上大學時體重只有60-70斤,身高也只有145cm,大學體檢不過關!學校仁慈的收下了我,因為當時大學是免費的,學校給生活費,終于改善了我的營養狀況,在大學我如春筍般的長到現在的模樣。這惡劣的環境,只有我們同齡人才會體會到。
? ? 在農村,也就過年過節才能嘗一嘗葷菜的味道。偶爾偷偷在集體所有的魚塘里弄點小魚小蝦,算是幸運的,可以嘗點葷了。
? ? 每家每戶當時有少許自留地,種自家吃的蔬菜,飯吃不飽,想靠菜充饑。然而菜量非常有限,油也少得可憐。因此,我們在樅菇、地衣出現的季節,采點回家作菜,算是額外的補充。不過由于數量有限,加之需求者眾,也是較為稀罕之物。雖然如此,我們盡量爭取采一點。樅菇采回后,母親就熬一鍋湯。理論上應該加些瘦肉的,但是沒有哇。樅菇湯非常鮮,鮮而甘甜,這個味道令我至今仍然回味無窮。參加工作后,偶爾買到一點鮮樅菇或在餐館碰到鮮樅菇湯,算是解了饞,不過總共沒有幾次。
? ? 從朋友圈里,看到有幾個熟人曬樅菇的照片,勾起了我的回憶,于是也在淘寶上網購了一斤,據稱來自湘西。從郵包上得知居然從重慶空運過來的,從下單到收到,確實72小時到貨。我當即熬了一鍋湯,鮮!
? ? 科普一下,樅樹菌是生長在亞熱帶的一種真菌,樅樹菌是這種蘑菇的名字,因為它多生長在一種民間叫做樅樹,學名叫馬尾松的樹林里。主要分布于廣西、廣東、云南、貴州、湖南、貴州、安徽、湖北等地。中文學名松乳菇,此菇有的地方叫“重陽菌”、“雁鵝菌”,“樅木菌”,“茅草菌”,“樅樹菌”有的地方每年的九月至十月以及3-4月生長,越是雨季、氣候越潮濕,草叢中就長得越多。重陽菌燉豬肉可算是菜肴中就極品,香甜可口,回味無窮,味道極其鮮美。重陽菌燉土雞,味道鮮美,營養價值也高,是秋季進補的佳肴。
? ? 重陽菌是一種珍貴的真菌,營養價值很高,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多種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還含有維生素B1、B2、維生素C、維生素PP等元素,不僅味道鮮美可口,還具有藥用價值,能強身、益腸胃、止痛、理氣化痰、驅蟲及治療糖尿病、抗癌等特殊功效,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重陽菌是一種純天然的珍稀名貴食用菌類,被譽為“菌中王子子”,素有“素中之葷”之美稱。 重陽菌以十月中上旬采集的肉質最肥厚,更具口感,特別的濃香,極潤滑清爽。是名副其實的山珍。
? ? 我的溫馨提示,熬湯最好不蓋鍋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