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別人的豬隊友,我們缺少的是一種工作方法

一、每個人都想要自我實現

大概是在小農環境里長大,我有點厭惡“領導”這個詞。這個詞總是會讓我想到“心術”,聯想到一些狡猾行事的“官員”。有時候,人真的很難別扭過自己的心理。于是,《橫向領導力》這本書在我書架多日,我卻從來都沒有翻開過。

看到書的名字,我也會想起大學時候的一件事。剛入校時的社團宣講,一個大二的男生在講臺上慷慨激揚:“你沉默的速度,就是你被埋沒的速度!”畢業之后,想到那個時候的懵懂和被男生的語氣唬住的場景,盡管覺得好笑,可是怎么也忘記不掉他的語氣,也忘記不了那句話。

大學四年,我和大部分人一樣默默地游逛在學校各處,默默地畢業。有時候覺得自己太過沉默,但始終不覺得自己怎樣被埋沒。這大概也和性格有關,有些人喜歡揚名與人前,別人看不到ta,他就覺得自己的存在失去幾分意義。也有人,像我一樣,喜歡內視,看到自己的所知所想就好像擁有了全世界。

實際上,沒有人是希望自己是被“埋沒”的,不是每個人都愿意彰顯于人前,但是每個人都希望能夠“自我實現”。而做好天天都要參與的工作,是實現自我的一種懶惰卻很直接直觀的做法。

大學好像是人生的第二童年,我們可以任性的“做自己”而不用太顧及別人的眼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跑道,你用自己的方法跑到自己的終點就好。但是工作之后,這種任性就變得很不負責,也容易成為自己路上的絆腳石。工作是不允許我們孤軍奮戰的,個人成長和團隊成長密不可分。

我們隨時隨地都要和其他人打交道,但是我們期望別人能像我們期望的那樣合作,那么還需要一點點技巧。作者把這個稱為“橫向領導”,而我更愿意稱之為工作技能。不是領導,更不是心術,是懷帶著對自我實現的憧憬和對同事們尊重的工作方法。

二、不做豬隊友,首先要明白這5點

在講訴如何去影響他人之前,作者明確了一個團隊使用某個技能的一個場景;但是在此之前,作者最最強調的是,在企圖影響他人之前,你首先要擁有這個技能。這大概也是這本書值得一讀再讀的地方,對于我這樣的職場小白來講,可是單純地把它當做技能書來讀;已經有技能的非職場新人,也可以輕易地在里面獲得影響他人的一種技巧。

作者把“工作技能”分為了五個部分:

第一、目標管理。

沒有目標的工作都是耍流氓,沒有目標會讓我們大量精力浪費在距離我們想要完成的事物十萬八千里的瑣碎雜事上。

但是一個好的目標是怎么樣的呢。

首先目標是指向未來的,不是“因為什么”我要做什么;而是“為了什么”我要做。

再次,目標是為我們的自我實現服務的,要能鼓舞士氣而不是無意義地達成;要有助于衡量成功。

最后,一個好的目標應該為我們提供當前的方向,不把今天做的事情與最終目標聯系起來,我們就永遠也無法實現目標。

而且為了更好地實現目標,我們應該把目標分為三個階段。比如我的長遠目標是實現財務自由,有一天能夠愉快地“吃著火鍋唱著歌”炒掉老板魷魚!這個目標很遠,不被受我現在狀態的影響,但是這個目標又和我的現在息息相關,假使我現在無法擁有讓自己獨立的工作技能,那么財務自由也無從談起。

一個長遠的目標就像一場馬拉松,我們需要路標來告訴我們奔跑了有多遠。一個中期目標不僅能告訴我們距離實現主要目標有多遠,而且能讓我們審視一下自己是否還在實現最初目標的路上?如果跑偏了,我們還能及時修正。

那么近期目標就是我們能從現在開始就能著手行動的目標。比如,為了實現財務自由,提高工作技能,我開始注意一些職場書籍,我翻開了曾經不愿意看的《橫向領導力》。(當然,現在我很感謝自己翻開了它。)

第二、學會思考

思考是一種能力。如果你像我一樣天生邏輯混亂,那么這里正好有一個簡單的工具提供出來。

如圖所示,一張餅圖,四個象限,我們就可以從現在的實際情況出發,推演出未來我們應該做什么。


第一象限是數據:現實中我們做決策所需要的信息。

第二象限是分析:分析是對“數據”進行檢驗的過程,我們會從現實出發,推演出結論。

第三象限是方法:在得到方法之前我們可以不受限制的開腦洞,然后再對這些方法評估,制定出可能的選項,最后再把最佳選項選出來。

第四象限是行動:把第三步的想法付出實踐,變成可行的計劃。

這是一個從思考問題的工具,對于缺乏技巧的職場新人來說卻是授之以漁。

第三、不停實踐與修正


一個計劃制定下來,從此蓋棺定論,嚴格執行,這在職場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就是不停試錯,不停總結,不停修改。不要一路走到黑,更不要期待著計劃完美再著手去做。

試著想想我們現在用的手機,手機系統是在不停的迭代中變得功能愈加強大。但是每一代的手機系統都不會完美,都有bug要修復。如果手機系統第一次出現就定格在此,即使沒有bug,不會出錯,但功能上也不會更加強大和完美。

工作上的計劃也是如此,一個計劃到落幕,是要不停地進行測試,進行改進才能發揮出更大的力量。

第四、專注自我的工作

每個人都心懷美好,期待自我實現。但是每個人都會有高峰期和低谷期。對大部分人來說,工作占去了生活的大部分時間,如果我們對自己的工作失去熱情,未免也是對生活的一種辜負。如果不喜歡這一份工作,那么可以換一份工作。最可怕的是,我們并不了解我們正在做的工作。

工作往往是我們實現自身價值的一種方式,應該具有的挑戰性,不應該是溫水煮青蛙的平淡無味。

我們應該告訴自己這份工作對于我們目標的意義,它是循序漸進實現我們目標的過程。我記得有這樣一張圖:(我自己改良了一下,囧囧臉)


是的,當你的目標足夠耀眼的時候,而你的工作又沒有偏離你的目標(如果偏離了,也許你真的要考慮一下是不是要換工作了),做好當下的工作不正是走向理想未來的必經之路嗎?

第五、反饋是一們藝術

工作不應該是一個人兵荒馬亂,而是一個團隊的協同作戰。當我們有能力幫助同事的時候,我們應該有伸出援手,給出反饋的技能。事實上,幫助別人,也是提升自己的一個過程。

我們往往覺得我們是人與人的聯系,但是在辦公室這個地方,很多時候我們是通過一種工作方式聯系在一起的。假使我們要提出意見,我們提出的應該是針對工作方式的建設性的意見。對于我們的同事,我們做的應該是互相鼓勵的。

提建議這門藝術,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如果嘩眾取寵,還不如沉默

開頭我提到故事里有有一句:你沉默的速度,就是你被埋沒的速度!

也許我的想法依舊是天真的,但是我是很真誠的相信如果職場是一個自我實現的地方,很多時候我們缺少的恰恰只是一種巧妙地工作方法。

嘩眾取寵地站出來還不如沉默,畢竟如果自己還缺乏這些工作技能,很容易就成了別人的豬隊友了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過年親戚家的幾歲的孩子無意間點開了我平板里一個看漫畫的APP,然后瞬間被畫面所吸引,結果就趴在凳子上一頁一頁的在屏...
    獵戶先生閱讀 2,801評論 0 8
  • 三只蝸牛去旅行 他們來到了古埃及 一起到了胡夫金字塔 雄偉的金字塔直插云霄 他們憧憬著自己站在塔尖 無限美妙的風景...
    香自苦寒閱讀 212評論 5 4
  • 夕陽余暉亮半邊 座座高樓擋人眼 閣樓上 只身一人 徘徊、憑欄眺望 檳榔成林無空隙 總有個別高出眾 想那人 何時能歸還
    蓮花君子閱讀 159評論 0 0
  • 遙遠的多瑙 岸邊的清香 飛舞的蝴蝶 可愛的姑娘 是誰 拉著斯拉夫的提琴 是誰 奏著奧地利的管黃 又是誰 唱著我悲傷...
    十號公路閱讀 286評論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