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了馬男第四季,想寫點什么。
有人說這是一部關于孤單的故事,然而這個故事一點也不好笑。
這部充滿黑色幽默的成人動畫片以好萊塢過氣明星馬男·波杰克為主線展開,很黃很毒很暴力,又喪又頹又致郁。編劇肚子里有貨有料,嘴巴卻毒得像七月驕陽。像有把九尺倒釘鈀,各種金句頻出,字字戳心,喪心病狂,非把觀眾心臟戳得像篩子一樣百孔千瘡不可。
“活著的感覺就是自己的尿道被不斷地猛踢”。
馬男是宇宙第一大喪逼,更是宇宙第一大渣男。然而,這只喪出人生新境界的中年老馬,卻成了大多數人自省的一個鏡像。照鏡子時,只要你湊得足夠近,是看不見身后的人的,目之所及都是自己。
風光了一陣子,喪了一輩子。繼奧斯卡烏龍后,薩拉·琳的死成了波杰克的最后一根稻草,擊垮了內心的最后一道防線。“我知道自己自私自戀,又有自毀傾向,但是我內心深處,是個好人。”這個覺得自己雖然渣但內心仍是一個好人的特喪一號終于失去了所有賴以為繼的理由,一聲不吭地踏上了自我放逐的道路。
廣褒的洲際公路營造出一種荒蕪,襯著獨自開著跑車的馬男孑然一身的悲涼。
(翻譯應該是沒有人可以帶走你的痛苦)
在他回到母親家的老宅之后,獨自一人在那破房子里裹著破毛毯過冬。時光倒流回馬男母親百孔千瘡的的童年,兩代人的悲劇在此刻重疊。
“我知道你想要幸福快樂,但你不會的。你繼承了我和你爸爸內心的丑惡。你生來就支離破碎,這是你天生的。現在,你可以用工作、書、電影、你的小女友來充實人生,但你依舊不會完整。你是馬男波杰克,你無藥可救。”
幸福的家庭個個相似,不幸的家庭個個不同。
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是一輩子的。
甚至會帶到下一代。
破碎的原生家庭可能是所有愛無能的人這輩子都要拼命去掙脫的牢籠,畢竟,沒有無緣無故的喪。
同樣破碎的鄰居蒼蠅先生看不慣,和他花了八個月的時間將老宅恢復原樣。在這一切完成后馬男用推土機鏟平了整棟房,進行了一場頗有儀式感的告別。這匹看似無藥可救的中年喪馬終于開始和過去和解,走上了孤獨癥患者自我救贖之路。
關于孤獨癥患者片中提出了一個挺有意思的理論,這世界有兩種人:一種是永遠開開心心,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想要嘗試和了解的Zelda,比如花生醬先生,他們是孤獨的絕緣體;另一種則是憤世嫉俗、多愁善感又小氣刻薄,喜歡靠偽裝來讓大家喜歡自己的Zoe,即使身處人群,他們也難以融入。Zelda天生樂觀,對一切都抱有信心和好奇,Zoe天生悲觀,認為自己不過一灘爛泥。或許這也是本片那么容易產生代入感的原因,只是大多數人都兩分得不夠徹底。利己主義的社會里,每個人都有一張深諳社交的臉,然而這種從骨子里大相徑庭的性格,藏不住的。
“我配不上這樣的幸福。”
喪逼二號戴安,可以說是一個十足的Zoe。和永遠都興高采烈的花生醬先生不同,戴安活得清醒且痛苦。
(戴安談婚姻)
作為馬男自傳的代筆作家,戴安和馬男是同一類人,底色悲涼。遇上花生醬先生是她這輩子發生過最好的事,然而生性悲觀的她卻始終覺得自己配不上這樣的幸福。“I’m a pit that good things fall into”(我是一個可悲的深坑,碰巧接住了幸福)
認為自己永生永世都得不到快樂大概是所有Zoe痛苦的來源,因為清醒地認知到自身的糟糕,所以發生的所有美好都是意外。快樂是虛幻的,而痛苦則是真實的。
戴安大概是本片中唯一活得最清楚明白的人。只是這種清醒與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沒有很喜歡這個角色,大概是因為代入感太強。
這部動畫每個人物都塑造得相當立體飽滿。
永遠積極樂觀努力上進的Princess Croline
但偶爾也會一蹶不振。
無厘頭又性冷淡的陽光廢材青年Todd,偶爾也不那么廢。
既可以當州長。
還能引領時尚。
馬男母親家的鄰居蒼蠅先生雖然固執
但終究還是要面對自己內心的傷口
然而不同于前三部,第四季在大喪特喪之后,還是有些感人至深的東西出現。這些小小的溫情讓這部喪片變成一股暖流,人生總不會一直那么糟糕的。
(馬男對Todd表示感激)
(馬男的鼓勵)
(花生醬先生的開導)
(馬男開導霍利霍克)
(馬男開導戴安)
(戴安對花生醬先生的表白)
(劇作家對卡羅琳的傾訴)
(Todd的勸導)
喜歡這部動畫片的原因是這不是一部成年童話,而是一部社會寫實。中年危機、婚姻危機、可笑的政治,這部動畫片比許多紀錄片都寫實且深刻。
極易受煽動的集體無意識的群眾比任何武器炮彈都來得危險。(有點《動物農場》式的諷喻)
對美國民主選舉的反諷。
對政客虛偽的無情拆穿。
社會對女性偏見的認知。
對藝術的定義。
我們活在這樣一個血淋淋的真實中:人生中糟心的事永遠比順心的事情多。你以為的人生低谷永遠都能出于意外地刷出歷史新低。“跑得再快,也無法擺脫這樣的命運”
“我們的自私與空虛,我們恬不知恥的愚蠢——誰都像我們一樣,然而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燼余錄>
我們能逃出這樣的一個牢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