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9.15,堅持一天一篇文章8個月16天(第246篇),為以后開一家有溫度的親子主題書社做準備,影響1萬媽媽加入親子閱讀,成就孩子,成長自己!
我是文慧,專注于親子閱讀5年,希望可以陪伴0-6歲孩子和媽媽閱讀成長,一起成為更懂孩子的媽媽。
我的睿寶馬上就一歲五個月了,已經有了自己的意識,開始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喜歡的吃的,不再乖乖聽你指揮了,也意味著他開始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模仿能力也越來越強。
前段時間遇上一件讓我頭疼的事情,就是弟弟總是伸手打人,不滿意就動手,我知道這是他表達能力跟不上,會行動來表達自己,行為意識占主導地位,但是哥哥就有些委屈,有一次把頭上抓破了,好心疼。
我開始和爸爸想辦法,一開始爺爺和爸爸怕老大吃虧,讓老大還手,說男孩子就應該戰斗,讓孩子們自己解決問題,但我總覺得不對,最后結果一團糟,互打就是兩敗俱傷。這樣對孩子的未來沒有好處,只會用暴力解決問題,我希望孩子可以認識到自己可以有很多方法解決沖突。
后來通過看書找原因方法,咨詢老師,最后最認可雪慧導師的辦法,先肯定哥哥不動手是對的,說明他愛弟弟,包容弟弟,是好哥哥,然后告訴哥哥,弟弟這樣做是不對的,媽媽會幫助弟弟改正。我們一起幫助他改掉這個壞行為。
睿弟還小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我還參加了拆書幫去學習,和很多正面管教朋友請教,我們想了很多辦法總結如下:
一、我們要先理解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然后找方法解決:
原因一:當孩子的語言能力不足表達不好了,遇到他認為的危險或者著急時就用手來處理 ,他還不能用其他方式解決問題
原因二:模仿身邊的人,家長愛說“打”“拍”這些詞,而且在孩子剛開始動手時,沒有重視及時告知其正確方式。
原因三:孩子覺得打人這個行為很有“好玩”,可以引起周圍人的關注和反應,家長態度很重要。當孩子說打人這個動作很好玩時,可能孩子不是真的像我們所想的攻擊人,只是控制不好力度,可以教孩子試試別的動作,比如握握手,擁抱一下等
原因四:模仿動畫片,家長一定要選擇好的有利于孩子發展的動畫片。
二、為了寶寶能盡快改掉好打人的毛病,我們該怎么做呢?
1、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寶寶所產生的影響,也與長輩溝通,不要用“打”這個詞,并注意為寶寶選擇品行好的小伙伴在一起玩耍和游戲,以消除不利因素對寶寶潛移默化的影響。
2、注意利用故事、兒歌、繪本及其他形式向寶寶灌輸道理行為標準。使寶寶慢慢知道,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3、用手偶給孩子演繹小故事或是爸爸媽媽演繹小故事,因為睿弟小,講道理效果弱,表演這個方法更好,因為一歲多的孩子喜歡模仿,他還小不會處理自己情緒和表達自己想法,打就是他的工具,我們如果想阻止他不打人,就是剝奪他發泄的工具,所以我們要給他新工具,教他如何與人相處。
4、看到寶寶動手打人,不要著急,要保持冷靜。先嚴厲地告訴寶寶“不許這樣做。”再耐心細致地向寶寶講明道理:“有事可以找爸爸媽媽幫助解決,打是沒有用的,打人是錯誤的?!比缓箢I寶寶一起向被打人先表示歉意和慰問。家長一定要表明態度,讓孩子知道打人是不對的。
5、孩子再大些,如果寶寶打人的毛病通過教育一時還難以改正,還可以采取短時間地剝奪其游戲權利或將好吃的食品、好玩的玩具暫時沒收的方法,使寶寶認識到打人對自己對別人都是不好的,大家不喜歡,只有不打人了,小朋友們才樂意和他玩,以幫助他改正。
6、對于寶寶行為轉變過程中的點滴進步,成人都應及時給予鼓勵,正面引導,多鼓勵他正確的行為,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別人喜歡的方式,明白打人是別人不喜歡這種行為。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不好的娃娃,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只要成人堅持正確的教育方法并不怕繁瑣,相信寶寶就一定會改掉好打人的毛病,重新成為一個好寶寶。還有一點要注意:沒有壞孩子,只有壞行為,家長一定要分清楚。
現在睿寶打人動作越來越少了,喜歡像小尾巴一樣跟著哥哥,軒哥也越來越會照顧弟弟了,學會保護弟弟,也許這就是兄弟情,打打鬧鬧相親相愛的一輩子,互相陪伴一輩子。
育兒還是需要一些方法,我們都是第一次當媽媽爸,有瑕疵,也有迷茫,但是一定盡我們所能,帶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理念,改變孩子不如改變自己,改變自己更重要。
有想開親子主題書店的媽媽
可關注我,可以一起為夢想而努力
一起影響1萬家庭加入親子閱讀!
我是文慧:好好說話、認真做事,成就孩子,成長自己,陪伴更多媽媽在未來的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