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繪本大師, 年過半百功成名就后放棄高薪開始繪本創作,他的繪本不僅孩子愛讀,成人也能從中找到自我!

我知道的繪本大師不多,就淺淺聽過歐美有艾瑞卡爾,安東尼布朗,李歐李奧尼,日本有松居直,臺灣有方素珍,國內有彭懿等。

今天要講的是李歐李奧尼,我對他的了解不多,所以也只是發自內心地淺談一下,他的繪本觸動到我了。

前兩周給孩子買了一套書,全是他的,共七本,今天講其中五本。我抱著“讀大師經典繪本總不會錯”的心理買的,誰知讀完以后真的忘不了。

第二天就在朋友圈寫下了這段話:

辦公室好冷

我穿著黑色大衣

午休在馬路邊收集正午的陽光

想起李歐李奧尼的繪本《田鼠阿佛》

那個在別的老鼠收集冬藏食物時,

他卻在收集陽光,顏色和詞語的阿佛。

后來小田鼠們都說,

原來阿佛是詩人。

我很開心我借著媽媽的身份,有幸讀到這些繪本。雖然孩子目前只讀了一遍,讀完并沒有馬上愛得不得了,但我陪孩子讀一遍后,真的讀到心里去了。

就如李歐李奧尼繪本的中文譯者,兒童推廣閱讀人阿甲先生所說,李奧尼的繪本不會讓你覺得哈哈大笑,可能只是淺笑低吟,但會回味無窮。

我覺得它可能會像中國古詩詞一樣,不會讓孩子馬上學到什么,但當他們長大了,回憶起童年讀過李歐李奧尼的繪本,會會心一笑,會無數次想著這些故事,給自己勇氣,給自己啟示。

1.《田鼠阿佛》——一只特立獨行的小田鼠

這本故事講的是一只小田鼠阿佛和別的田鼠不一樣,其他小田鼠都在準備冬藏的食物,忙來忙去。他在發呆。田鼠們問阿佛,你在干嘛呢,他第一次回答,我在收集陽光,第二次回答,我在收集顏色,第三次回答,我在收集詞語。

等冬天真正來了,小田鼠們的食物吃完了,想起阿佛說的話,

問,你收集的陽光呢。然后,大家閉上眼睛,感覺到陽光普照。

問,你收集的顏色呢。然后,大家閉上眼睛,感覺到五顏六色。

問,你收集的詞語呢。然后,阿佛朗讀了一首詩給田鼠們聽。

小伙伴們說,原來阿佛是詩人。


2.《鱷魚哥尼流》——一只敢于不同的小鱷魚

小鱷魚哥尼流生下來就與別人不同。其他鱷魚都是爬著走路的,哥尼流是雙腳著地,身體直立著走路的。

他說,我能看到遠處的灌木叢。

別的鱷魚說,那又有什么用嗎。

他說,我能從上面看到那條魚。

別的鱷魚不耐煩地說,那有怎么樣呢。

哥尼流決定一走了之。

他決定跟猴子學倒立和用尾巴倒掛在樹上的決定。

猴子說,你需要勤奮地練習和一點點幫助。

哥尼流學會之后,驕傲地走回河灘,

說,“我能頭下腳上打倒立。”

鱷魚們說,那有怎么樣呢。

他決定回到猴子那里去,但他一轉身,發現別的鱷魚跌成一團,正在試著頭下腳上打倒立呢。

讀完這本繪本,我真是強烈的共鳴啊。每次和婆婆如果有點口角的時候,她就說我,“你就是和別人不同。”我有時覺得挺受傷的。但,我就是我,說不定還會影響到你哦。


3.《亞歷山大和發條老鼠》

簡而言之,故事講得是小老鼠亞歷山大,羨慕一個主人天天寵著的假老鼠,一只發條老鼠。真老鼠亞歷山大只能偷偷摸摸去主人房間偷吃的,但假老鼠可以讓主人抱在懷里睡覺。

后來亞歷山大找到一塊紫色鵝卵石,在月圓之夜可以求女巫把他變換一次身份。他想變成一只發條老鼠,得到主人的寵愛。誰知,等到月圓之夜,他去找紫色鵝卵石的途中,看到發條老鼠被喜新厭舊的主人遺棄了。

于是他跑回灌木叢,跟女巫說,請把發條老鼠變成跟我一樣的真老鼠吧。最后他就找到變成真老鼠的發條老鼠,一起愉快地玩耍啦。

這個故事里面包含的寓意就太多了。我領悟到的是,如果有一天你堅持的夢想并不是你當初想的那樣,勇敢地放棄,也是堅持初心的一種表現。

還有就是不要隨便羨慕別人吧,看清事實后,或許自己才是最幸福的那個人。看到好朋友的困境之后,把他救出來,也是一種大善吧。

4.《一只奇特的蛋》

簡單來講,三只青蛙,遇到一只鱷魚蛋。其中見識最廣的青蛙說,這肯定是只雞蛋。然后等小鱷魚長大后,他們一直叫他小雞。有一天,小青蛙送鱷魚回家找到媽媽了,小青蛙在旁邊聽到鱷魚媽媽叫它“鱷魚寶貝”,回家對另外兩只青蛙說,“好好笑,它媽媽把小雞叫作鱷魚,好笨啊。”

不知道為什么,讀完這個故事,我突然想到了楊永信,據說有錢家庭的父母把有網癮的孩子都送去楊永信的戒網癮的學校。那個學校及其恐怖,會用電擊,直到你承認自己有網癮,最后只有服從,對父母下跪等等。

據說,進去了的人,再也跑不出來,整個村的人都靠這個學校發財,跑出來了也沒人幫你逃出去的。就像所有的鱷魚都被當成了雞,所有的正常孩子進了那所學校都是精神病,有病,要治。沒人承認你是正常人。


5.《小黑魚》

這是講海里很多小紅魚,但有條小黑魚,因為顏色不一樣,不受歡迎。有一天,小黑魚發現小紅魚們躲在海底某處不敢出來。原來他們怕被大魚吃掉。小黑魚訓練很多條小紅魚們組成一條大魚的形狀,然后小黑魚就游到眼睛的位置,作為黑色的眼睛而存在。他們保持成一條大魚的隊形游過真正的大魚身邊,把真正的大魚都嚇跑了。

下面的文字關于《共讀繪本的一年》的介紹來自李奧尼繪本譯者阿甲先生的《譯后記》,買的時候每本書里面都有附上這篇文章,我摘抄一些分享給大家。

《共讀繪本的一年》記錄李歐李奧尼的14本繪本

美國女作家兼教育家薇薇安·佩利寫過一本書,名為《共讀繪本的一年》,講述了她在擔任一所幼兒園的老師期間與孩子們分享了一年多李歐李奧尼14本繪本的故事。那是她們非常開心的一年。

稍微介紹一下作者,已經是出名的女作家,在退休前的最后一年去幼兒園教書一年,和孩子打交道,這才是真正的愛孩子啊。

后來她答應孩子們,要去問一問李歐李奧尼,在李歐李奧尼的所有作品的主人公中,哪個是李奧尼本人?很多人猜想是田鼠阿佛。后來她真的問到他本人了。

“我當時是在紐約訪問他。他走到一堆自己的書前,拿出一本《小黑魚》,然后用一支棕色的蠟筆在小黑魚上畫圈,那是一個很大的圈,在下面他畫了一條橫線。最后他在橫線上寫下一個大字“我”。那就是李歐李奧尼。”


“可是我們應該想到的,因為我們就像其他的那些小魚一樣,我們總是圍繞著他。他可以把我們帶到任何地方去。他讓我們覺得自己就像一條很大,很大的魚——聚在一起會更強壯。”

李歐李奧尼個人背景

因為繪本除了文字創作之外,插圖的作者也是李歐李奧尼本人,所以他必須有很高的藝術修養。

他父親是猶太商人,母親是音樂家。家在美術館附近,舅舅們又是建筑師,畫家和藝術品收藏家。他年近半百時已功成名就。在廣告設計行業揚名已久。最為著名的是擔任了時年的《財富》周刊設計總監。

可就在此時,他突然決定辭職,簽約到意大利一個小雜志社做設計,新崗位的工資將縮水到微乎其微。

就在這段時間,他開始了繪本創作,李歐李奧尼創作的第一本繪本是《小黃和小藍》,時年49歲。是在一次短途火車旅行中,從雜志上手撕下來的色塊為孫子孫女講故事整理而成。

《亞歷山大和發條老鼠》《自己的顏色》《魚就是魚》都在講述一個自我認同的過程,愿你也能從這些繪本中找尋到自我~

《小黑魚》的靈感來自一池子米諾魚,田鼠阿佛的原型最初出現在他的花園里。人們將他譽為“二十一世紀的伊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