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如果創作類型小說,你偏好哪一種?這一類型中給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一部作品?請評價此部作品,不低于200字。
如果創作類型小說,就目前而言,我會側重于創作關于親情、友情和愛情的小說。
在看過的小說中,讓我非常感動和印象深刻的一部小說是?追風箏的人?。還記得多年前看這部小說時,一口氣看完,不知道用掉了多少餐巾紙。這是一部主要圍繞阿米爾和哈桑的關系展開的小說,他們之間有親情和友情,也經歷了背叛和救贖。
感動的情節在這里不多說了,從創作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這部作品有以下幾點值得學習:
首先,這部作品是以阿富汗為背景。通常,阿富汗在人們心中的印象是戰亂、貧窮、塔利班,恐怖主義,這些也基本都是從電視和新聞中獲取的。所以阿富汗本身就是一個讓人既充滿好奇又恐懼的地方。以這樣一個地點作為故事發生地,來滿足人們對未知的事物的新奇和探究心理,這無疑增加了小說的新鮮感和吸引力,勾起了讀者的閱讀欲望。就我本身而言,正是因為這部作品,使我覺得阿富汗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遙遠和恐怖,普通的阿富汗民眾跟我們一樣,他們也渴望和平,也想快樂地過好每一天。所以,之后也讀了這個作者的其他兩部作品?燦爛千陽?和?群山回唱?,可以說這方面是主要原因。
其次,作品中運用了很強烈的對比,包含階級對比和人物性格的鮮明對比。阿爾米是富家子弟,錦衣玉食,中途跟父親去了美國,避開轉亂,完全是一種新的生活,哈桑是家仆之子,出身卑微,遭人羞辱,一直處于貧窮和戰亂當中。兩人地位懸殊,性格更是截然不同。阿米爾自私懦弱,哈桑善良包容,他的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也是貫穿全書,可以說是此書的金句。時間輪回,作品結尾時阿米爾對小侄子,也就是哈桑的兒子也說出“為你,千千萬萬遍”,至此,阿米爾精神終獲得救贖。
最后,作品中一個很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作者在作品中埋下了一個大的伏筆,即哈桑原來是阿米爾同父異母的弟弟,等到阿爾米最終得知時,故事也達到了高潮,這個對小說的節奏來說是起到非常大的幫助,強烈刺激了讀者的閱讀體驗,使讀者也產生一個閱讀高潮,對小說欲罷不能。
當然,整部作品都是在一種悲情揪心的基調中進行,通常來說,悲傷的故事比喜劇在文學作品中更容易牽動和抓住讀者的心,讓人心生憐憫和同情,也會對作品回味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