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古稱沙洲。敦,大也。煌,盛也。
自漢朝打通河西走廊之后,便在這黃沙之地設立敦煌郡。敦,大也。以其廣開西域,故以盛名。
嘉峪關到敦煌有一班5小時56分的綠皮火車,來回坐了兩次,同一個乘務員,同樣在人們上車找座位的時候會說:不用按位置,隨便坐。從上次坐綠皮已經有兩年了,還是一樣的綠色座椅,一樣搖頭晃腦的小風扇,只是這一次年輕的游人居多。
路上還是無盡的大漠黃沙,但總也看不夠。
還沒出站就看到車站頂上的壁畫,精美的飛天,很有敦煌的感覺。踏出車站迎接首選迎接我們的還是刺眼的陽光和看不到有多遠的戈壁。敦煌的旅游交通是做的很好的,從火車站到市區,到鳴沙山,到莫高窟都有直達的公交。在開往市區的公交上有一位特別熱情的售票大媽,給全車的游客充當的了導游角色,有問必答,還極力推薦我們冬天再來莫高窟,冬天的游客量很少,還會打半價,而且并沒有傳說的那么冷,最關鍵是這樣分流可以保護莫高窟,一路上給我們灌輸了很多保護莫高窟的意識,特別贊。
(通往青旅的小路和小沙屋青旅)
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的門票是三天有效的,在進入景區之后錄入照片信息,后面兩天又可以進了,第一次在一個景區待到晚上12點才出來,并且沒有人趕,白天和夜晚的沙漠都充滿風情。
因為有一個景區大門的攔截,第一座沙山可以看到市區,總覺得不像真實的沙漠,但是走入另一座沙山好需要體力和水啊。在這里的第一天就看到了很美很美的落日,這是我所見過的最大的落日的,渾圓一顆,穿過金色的云層,慢慢沉入大地。
晚霞也為沙漠染上了一層薄薄的紫色,變得夢幻起來。
夜晚來臨的時候。沙漠好像變得危險起來,不敢再往下走,星星出來的時候,天藍的透明,銀河隱約可見,老法師們在沙尖上架起了三腳架拍星空,沒有帶三腳架的我就用衣服和沙子堆成各種角度,拍了各種奇奇怪怪的照片。不過星空真的好美啊。
然后沉迷于拍照的我因為換了一次位置最后再沙子里找了半個小時的鞋子和鏡頭蓋,風一吹,所有的痕跡都會消失,據說經過一晚上的風,第二天的沙漠還會是沒有一絲腳印的樣子。
夜晚的沙漠也是很美,沒有了燙腳的溫度,從沙子的這邊跑到那邊,再跑下小山,真的好舒服,躺著這里就不想起了,真是羨慕搭帳篷再這里的人啊。
沉迷自拍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