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屋讓我們忘記了生活原本的樣子

01

去年年初,因為工作地點的改變,搬到了城中村。初來城中村很不適應(yīng),周邊沒有了便捷的地鐵,繁華的shopping mall,晚上熱鬧的廣場舞大媽,更遠離了城中忙碌的小伙伴們。然而在沒有能力改變現(xiàn)狀的時候,還是委屈的說服自己,我還身處帝都,為了生存,我忍了。

鄰居也正好是剛剛租下的店面,過去那間屋被租來做藥店,因此屋內(nèi)幾乎無任何裝修,也空了很久。可是據(jù)房主說房子已經(jīng)租出快三個月,租客依然悄無聲息。偶爾好奇趴著窗子瞧瞧,看看這鄉(xiāng)下人到底在搞什么名堂。然而又一個月過去,還是沒有絲毫動靜,難不成是城中的土豪租下來只因風(fēng)水的奇葩?

5月初,終于見那破屋開始動工,這一開工可好,直接把外墻全部扒掉。嚇得房主以為要把他家給拆了。走來走去,拿著張紙走來走去的大高個中年男子,就是這家的主人了。原來他是要把這里改成一家餐廳。

慢慢的鄰里鄰居的熟絡(luò)起來。快40歲的于大哥是一家淘寶店店主,主營歐美休閑潮牌,兩年達到了四顆鉆。原來他在這村里已經(jīng)住了很久,住的房子也是租的。周末,于大哥邀請我們?nèi)ニ覠荆瑏淼剿抑校瑤字粺崆榈男∝堖渑艹鰜須g迎我們。平房,一共有四間,廚房,臥室,貓屋,存貨間。

第一次參觀淘寶店主的存貨間,五排貨架上整齊的碼放著各類衣物。十幾只美短小貓也都剛出生沒幾個月,活波可愛,我們幾個姑娘的少女心,已經(jīng)徹底被這些小家伙給萌化了。小貓的房間很干凈,異味很少,里面有各種各樣它們喜歡的玩具。于大哥的房間更像是他的工作間,專業(yè)的攝影設(shè)備,布景,都滿滿的排在了這件二十多平米的小屋中。可一切都被這個心思細膩的大叔安排的恰到好處。墻上的一塊白板上是他對新店的設(shè)計草圖,不過很明顯看出這位哥哥并不是專業(yè)學(xué)設(shè)計的。

還是第一次拜訪這樣裝修的像自家一樣的出租屋。同事們也都一樣好奇挨個屋子參觀。

房間一角

三個月后,一家充滿情調(diào)的餐廳正式在村里面開業(yè)。裝每樣菜品的盤子,鐵藝裝飾壁掛,服務(wù)員的圍裙,每一件都是于大哥精心挑選出來的。可田園風(fēng)格的裝飾與這城中村一點也不搭調(diào),在這里更像鶴立雞群。

吝嗇的“土地主”房東笑開了花,笑這傻瓜把自己的房子裝修的這么漂亮,對鄰居說:“最終還不都是我的”。周圍很多村民也好奇于大哥為什么要把租來的家和店都裝修,而且裝的與整個村格格不入。于大哥每次都是笑笑說,我就是用生活原本的樣子來過生活,沒什么可稀奇的。

02

過去一周,一則微博熱搜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

廣州90后姑娘爆改出租屋走紅: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租的房子也要住的舒服!為此@廣州姑娘 小靜遠離鬧市,在芳村城中村以1600元/月租下一棟60平的兩層小樓,再花3萬元,將僅有電線的破爛小屋華麗改造成小資棲身的文藝空間。照片曬出后被網(wǎng)友們贊“想娶回家”,對此小靜笑稱:“就缺一個男票了。”

廣州姑娘改造的出租屋

這不就是網(wǎng)絡(luò)版的于大哥嗎?隨后,我與很多網(wǎng)友一樣,關(guān)注了這個姑娘的微博。花,茶,字,畫這些散落在這個浪漫的90后姑娘詩意的生活中。無論貧富,她只是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在踐行著自己的日子。

這是一些網(wǎng)友的評論:

@隨便取個名字用著: 房子很漂亮,生活態(tài)度很好。哪怕合同到期加價也沒關(guān)系,買的東西始終是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是自己的,換個地方就是了。但我相信作為老廣人,看到這么勤快積極的妹子,只會考慮要不要讓兒子爭取,而不是考慮加價。

@BABALA烏卡拉卡: 房子是租的 但生活是自己的。

@人參贏家梅銀果: 怎么說呢~其實改裝修并不難,花點心思就行~然而人在屋檐下,房子始終不是你的,房東看你弄得那么干凈后,總會用各種借口收回~買不如租始終是個假話~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算還是有一些人并不認同姑娘花錢改出租屋的做法,但相信很多生活在北上廣深的年輕人,會羨慕這個蕙質(zhì)蘭心的姑娘。羨慕她蝸居在大城市這樣的生活態(tài)度,然而卻依舊不會做出任何行動,去改變早已狼狽不堪的生活。

03

無論是廣州姑娘還是于大哥,他們改造出租屋的做法并不能得到更廣泛的推廣。因為是租住的房子,我們與房主的合同中有太多限制條款,不允許我們腦洞大開隨意改造。而且“租”,永遠在提醒你,這是個臨時性住所。

于是我們屈服于合同的條框中,在出租屋中遵從精簡的生活準則,做好隨時可以拎起一箱行李就搬家的準備。出租屋已經(jīng)開始讓我們盲目的認為,生活本來的樣子就該是這般,有一個棲身之所足矣。

近幾年雞湯文學(xué)盛行,很流行的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指引了多少人向往的方向,可是當(dāng)我們極盡算計,將就的去過生活,生活的詩和遠方又去了哪里?

生活的詩不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生活的遠方不止聽到“既然不快樂又不喜歡這里,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拎起背包踏上去大理的火車。那或許是我們迷失已久的生活態(tài)度,而非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就能夠破解的謎題。

周末依舊化好精致妝容,和男神來一場完美的約會。偶爾穿上跑鞋,嘗試完成如初戀般的馬拉松。拾起多少年沒有讀完整的一本書,細細品味書中的美好。一切都是生活原本的樣子,只是空間給我們上了一道緊箍咒罷了。

房子的尺寸從來不是丈量態(tài)度的標尺。正如《歡樂頌》里說到:縱使生活一地雞毛,我們也要歡樂前進。出租屋里一樣可以有生活原本的樣子。

最近聽說于大哥近一年來生意不錯,餐廳要重新裝修呢!

生活原本的樣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