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網紅”這一詞,如果放在五年前,絕對是聞所未聞,但如果稍加解釋,可能就會理解了。
“網紅”并不是近年興起的,在我的意識里,我也曾追過網紅。只不過當時追求的是QQ頭像里的自定義圖片。
在微信沒有出現時,幾乎每個人的社交方式除電話之外都是通過QQ來聯系,而QQ頭像仿佛是代表著電腦屏幕另一端的形象。
所以在學會用自定義圖片更換頭像以后,自然就丟掉那些系統里的貓啊狗啊之類的。我樂此不疲的在百度圖片里搜索著自己喜歡的人物頭像。
曾聽過一位心理專家說過,“如果一個人多次出現在你的面前,你可能就會注意到他,并且會大大提高對他的興趣。”事實確實如此,在眾多圖片中,一個笑容甜美的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有著標志性的厚厚的齊劉海,當時這個發型很是流行,所以我便立即摁右鍵保存在了自己圖庫里,后來發現,她的拍照風格深受我的喜愛,然后在我堅持不懈的搜索百度下,終于知道了她的名字,并且找到了她的貼吧。
在那時,貼吧比現在還要火熱,簡直是網上論壇中的BOSS。通過吧友的帖子,才知道原來她是韓國人,然后順藤摸瓜,不僅翻出了許多她的圖片,還找到了更多類似的韓國女生圖片,她們都有著自己的貼吧,互聯網的發展,她們可能不知道,僅憑幾張圖片,竟然在異國有了自己的粉絲群。
現在想想當時的“網紅”多么淳樸啊,一心想著通過圖片來博得粉絲的喜愛,或許只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吧,不過還是有一小部分的“網紅”具有商業頭腦,通過賣一些小商品來爭粉絲的錢,不過質量如何可能只有那些粉絲們最清楚了。
現在想想不免覺得有些神奇,難道就僅憑幾張圖片就能萌生對一個陌生人的喜愛?事實證明那個人必須得有才華,而才華就是自己的P圖技術。只要你P的夠完美,看顏粉可能就聞風而來。
那時候還沒有直播平臺,“網紅”在我國也并不被大眾所認可。但是,韓國某綜藝卻發現了“網紅”的商機。
記得當時有一檔叫做“臉贊”的綜藝,我也是通過貼吧的吧友分享看到的。那個綜藝是專門為“網絡”紅人所打造的,在那部綜藝里,我看見了許多百度圖片里的女生和男生。不由得贊嘆,P圖技術真是高超啊,人還是能認出來,但總是少了圖片上的感覺。
到如今,我才知道原來她們用現在的話來講叫做“網紅”啊,當年是靠P圖,如今靠人氣。
這讓我不禁感到好奇,他們火起來不就是因為帶給了人們的視覺盛宴么?既然已經帶來了視覺的享受,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吐槽真人的長相,即使心里明明知道有一句話叫做圖片與實物不符,也要追根究底的去挖掘早已經有答案的真相?可能是因為一個人僅隔著電腦屏幕就能得到粉絲的喜愛而感到憤憤不平吧。
如今,“網紅”一詞已經耳熟能詳,而這次的“網紅”潮流帶來的則有著濃烈的商業意味。
當年網絡上的小圈子現在已經成為了占據熱搜榜的大圈子,不得不佩服著這滾雪球一樣的速度啊。
(一個五行缺水蟹子的懵逼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