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很早經過同事的介紹就已經看過《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一本書,開始讀完這本書對于我做個好媽媽有很大的幫助。生過二寶之后,對大寶的耐心少了很多,兒子情緒上出了很多問題,所以就重拾這本書靜下心來又認真品讀,沒想到書中很多章節竟然對如何做個好老師也有諸多啟發。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有心無痕的教育,看似簡單,卻貴于堅持;看似容易,卻常常忽視;點滴之間,卻處處體現了先進教育教學理念。尤其是以下幾方面,我感觸頗深。
一、允許孩子在“出錯”中成長。
? ? 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們常常把及時指出學生的不足或缺點都看成是愛的教育,但很少注意教育的方式隨性而為,忽視了不同方式產生的效果千差萬別。而尹建莉老師推薦的“像牛頓一樣的批評方式”無疑是一個好的方法,即讓孩子知道他哪里錯了,又不損害他的自尊心,還暗含了對他的理解,甚至隱藏著對他某種才能的褒獎。
? ? 這一點我認為其實也就是“四顆糖果”的教育方法,說起來大家都知道,但做起來確不是那么容易,有時做起來方法不對導致更加被動,不僅沒有教育效果,而且還起了反作用。所以我們首先要克服急躁的情緒,要對學生有足夠尊重和信任,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多給他們一些空間,在不斷地“犯錯誤”中成長。
二、加強孩子的課外閱讀。
? ? ? 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我們會發現一些成績好的同學課外閱讀量都比較大,結果成績越來越好;而一些成績差的同學上課思想不集中,可下貪玩應付作業,無暇顧及課外閱讀,從而惡性循環;另外還有一些同學成績中等,總是升不上去,我發現其實主要原因也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差,不能靜下心來去思考問題,認真的去做一件事情,人也因此變得浮躁,表現在學習上則粗心大意,成績也很難上去。
? ? ? ? 所以,我也特別重視培養兒子的閱讀習慣,每天不管再忙也會陪著兒子一起閱讀半個小時的書,時間長了,發現兒子不讀書就不睡覺。很高興認識我也發現我們學校的一些語文老師也經常帶領學生一起去閱讀來,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讓我們的學校真正成為坐落在圖書館中的學校。
三、暴力作業就是“教育事故”
? ? ? 作者把對學生無效或負效果的作業,如:數量大的、懲罰性的、惡意評價的,讓孩子們苦不堪言,破壞學生學習興趣和意志力的作業稱為“暴力作業”,并一針見血地指出,暴力作業就是“教育事故”。
? ? ? 確實,我也發現一些老師為了追求考試成績,看到學生的作業出現錯誤,常常罰學生訂正上百遍,有時我看到一些學生在課間,甚至在我的課堂上也會有一些學生寫一些懲罰性的作業。試想,這種作業能讓學生有興趣去學習這門學科,或者能保證下次這道題就不再做錯了嗎?其實,我們老師自身也很清楚,效果不好,我認為這對學生的身心是一種摧殘。其實,只要我們認真思考,總能找到一些更科學的辦法讓學生認真的完成作業,及時訂正自己的錯誤。所以作者提出“杜絕不同程度的暴力作業,才是最重要的減負行為”。
四、日常生活注重品格教育
? ? 作者認為品格決定命運,童年決定一生,而對孩子的品格教育其實都體現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這一觀點我認為運用在教育教學中也十分必要。人們常說什么樣的父母帶出什么樣的孩子,什么樣的班主任帶出什么樣的班級,這其實就反映了父母,班主任或老師的品格對孩子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我認為要“樹人”首先要先“樹己”,老師更應該注重日常學習生活中對學生的品格教育,用自身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
? ? ? 雖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家庭教育方面的書,但我認為如果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從教育教學的角度來看這本書,也能受到許多啟發,掌握更多的教育智慧,思考更多的教育問題,讓我不僅成為一位好媽媽,也要成為一位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