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歲月和好》:盧云談變老這件事

the_fulfillment_of_life

最近接連看了兩本關于『老』有關的書,上一本是黃小石長老的《恩典的歲月》,這本是《與歲月和好:盧云談變老這件事》 (Aging: The Fulfillment of Life)。要說上本書是被熟悉的作者所吸引,這本書更多是因為書名 The Fulfillment of Life。作者用了 fulfillment (完成,滿了),直譯可以是「歲月滿了/完成了我們的生命」。有段時間我很喜歡「滿」這個字,甚至給閨女起名字都考慮用它。無奈沒有想到好聽的女孩兒名字與「滿」有關。有時候大家不太喜歡這個字,覺得”物極必反“,”盛極必衰“。圣經里面很多地方都有用到「滿」,多數講到神的計劃和旨意,例如:

  • 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歸于一。(以弗所書1:10)
  • 及至時候滿足、神就差遣他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加拉太4:4-5)

所以當我看到 fulfillment 的時候,不自覺的跟神的計劃聯系到一起了。心想如果作者真的從這個角度來談 「變老」(aging) 豈不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嗎?

果不其然。

wheel

作者盧云(Henri Nouwen)、葛福尼(Walter J. Gaffney) 首先給我們看到是一個大馬車輪靠在樹邊,以一個單純的圖片給我們啟迪。這個鞠躬盡瘁、安然歇息的車輪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生命的故事。

全書分成兩部分, 結構簡潔且對稱。作者既提出了問題,也解決問題。有追尋,有歸回。

第一部:老化

  • 第一章:年老 —— 通往黑暗之路
  • 第二章:年老 —— 通往光明之路

第二部:關顧

  • 第三章:關顧 —— 邁向自我之路
  • 第四章:關顧 —— 邁向他人之路

一、年老的黑暗

書中講了一個希臘斯巴達老人的故事:”這位老人被他的社會所隔離,以至于自己便離開了村子要到山上尋死。但他離開前,他的兒子吩咐孫子拿一條毛毯給他,讓他在臨終前可以保暖。但孫子將毛毯撕成兩塊,要為自己的爸爸老到可以去死的時候,先預備好毛毯“。看完很心塞,在尚武的社會里,老年人不可避免被隔離,年老也是一段無聲絕望的時期。

盧云與葛福尼在書中總結出,老年的黑暗有三種因素:隔離,孤寂和自我迷失。

  • 隔離對應著社會的拒絕,老年人一旦從工作,事業崗位上下來后,很容易感到自己沒有價值,同時社會也不可避免的容納了年輕人。所以成就了雙向的隔離。
  • 孤寂對應著親朋好友的拒絕或者更加傷感的是,親朋好友的相繼離世。此時常常少了溝通,心里話,社交圈子也少了很多。
  • 自我迷失對應著自我內里的拒絕。真的,這個恐怕比前兩種更加傷人。有個圖畫曾經描繪到人生就像一個輪回,從小孩子不會走路和吃飯等慢慢到年老了,腰也直不起來,手腳不利索了也沒法自己吃飯。看似好像是一樣的。其實要真的是這樣就好了,如果年老可以講我們的經歷和心智帶走。其實不必害怕身體的衰殘,就只怕『心老』或『心不服老』。

二、年老的光明

Simeon_with_the_Christ_child_in_temple_1663

這幅圖畫名字叫西面見主內容是來自圣經路加福音2章25-32節:

25 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面;這人又公義又虔誠,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來到,又有圣靈在他身上。 26 他得了圣靈的啟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見主所立的基督。 27 他受了圣靈的感動,進入圣殿,正遇見耶穌的父母抱著孩子進來,要照律法的規矩辦理。 28 西面就用手接過他來,稱頌 神說: 29 “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仆人安然去世; 30 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 31 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 32 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

作者舉了西面在他離世之前看到榮耀的主耶穌的事跡,而且西面可以親自的接過嬰孩主耶穌在自己手上。多么大的福分,而這一切都是圣靈的啟示,在他未死以前必要實現的。西面的經歷也在提醒著我們「年老也是可以是一條通往光明的道路」。作者也給出了三個要素:盼望,幽默與異象(原書中翻譯成愿景,我覺得不妥)。

盼望 (hope)和異象 (vision)可以理解,從西面的身上也就可以看到。(25節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來到,... 26節 他得了圣靈的啟示...)。我沒有想到的是幽默,書中也沒講清楚為什么不是其他而非要是幽默,作者只是舉了很多生活例子。不過仔細一想,幽默其實是智慧的反映,對人性的洞察和靈里面的敏銳,當然幽默也反映出人的心態。即便年老帶來肉體的損壞,但是我們的心和靈卻更加的健壯。如同詩篇73篇26節『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神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

后面作者著重講到了如何從社會和老年人心里去關懷他們。需要指出的是作者盧云自己自1986年起就加入加拿大多倫多「黎明之家」,服事智能障礙者,直到離世,所以他是很有關懷恩賜的。讀后也很收益。留待后續分享。

正像這本說的中文名字『與歲月和好』所起意的。生命來時,猝不及防;生命去時,無力阻止。唯一能做的就是,經歷時,緊握手中珍惜,與歲月和好,用一生來去實現 (fulfill) 神在你身上的計劃。年老只不過是人生的一個階段。相對于永恒,沒什么的。

2017/01/18@1:24AM 于加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