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車,是最適合讀書的。我在漫漫的旅途中,百無聊賴,一本小書讓我殺掉時間,并不荒廢掉。李漁的《閑情偶寄》,不是閑情偶記,是一種寄托,不是記錄。不仔細,還容易弄錯。
這是本什么書呢?暗自揣摩,有戲曲評論,并不是太出奇,說到的一些評論論點,我似乎并不覺得太過驚艷。器玩,我了解甚少,只覺得是補充知識。園藝,我也是不懂,當做自然課本來看。
驚艷的部分是寫到女子容貌和歌舞培養,很細致地寫肌膚的顏色,黑與白的轉化的可能,身上比臉黑,臉不易變白。身上比臉白,臉易變白,黑可能是太陽曬的。眉眼細長則溫柔多情,眉眼粗短,則性情急躁,脾氣不好。寫到給女子相面,手腳是要點。雖然讓現代的女人不舒服,看看則罷,不必糾結,就當做了解古代女子吧。不想看,完全可以翻過去。寫到文藝、絲竹、歌舞,簡直是培養好女子的教材。女子以柔為美,懂詩詞知風雅,會彈琴有風情,歌能練出好嗓音,舞能出落好身段。擱到現在的豆瓣、微信,篇篇都能火爆頭條。李漁肯定會有許多的紅粉佳人,一大票的女鐵粉,粉絲規模堪比文藝女青年的偶像馮唐。
李漁的可愛在于吃上,他對美食的追求和性命攸關,主動思考筍了,蘑菇了的最佳吃法,當吃到美味無比的荔枝和垂涎欲滴的螃蟹,不住地贊嘆,慶幸沒有白長這張嘴。但是最感動的,是他對動物生命的尊重,不愿意動物臨死還遭罪受。很仁慈,很悲憫。是個軟心腸的好男人。
李漁還熱愛種樹養花。他的四季不僅僅是季節,更系著他每一季的命,如果當季花兒沒有看到,沒有聞到,就頓覺失去一條命。可真是個有生活樂趣的人。他寫的器玩,也很靈活,不是單單為了收藏而收藏,實用性也是要考慮的。不迂腐,不糾結,很灑脫的個性才會這樣。突然覺得,他的女人們應該很幸福。
植物里,我讀是知識,其實未嘗不是他的風雅。可惜我讀書淺,領會的少。這本書需要把古文誦讀出來,不僅僅是看白話文。
書里的名句:婦人之衣,不貴精而貴潔,不貴麗而貴雅,不貴與家相稱,而貴與貌相宜。女人們都該記住,干干凈凈地收拾好身上和身邊。
女子部分的章節如下
選姿第一:肌膚、眉眼、手足、態度
修容第二:盥祥、薰陶、點染
治服第三:首飾、衣衫、鞋襪
習技第四:文藝、絲竹、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