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世界,喧囂的人群,茫茫人海中,有幾人能真正懂得和知心?古人曾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又說,千金易得,知己難求。能找到素質文化和人品相似、三觀相同或相近的朋友,也著實不易,所以越居高處,反而越感覺孤獨寂寞。
這里說的“居于高處”并不僅指位高權重,更指的是在精神上有較高層次的追求。近年來流行一句話:“能夠用金錢來解決的問題,都不是什么大問題。” 人的追求是分層次和境界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窮人的煩惱很好解決,有物質和金錢就行了,而富人的煩惱才是最難解決的。因為除了物質,會面對如何處置更復雜的問題。比如心理的健康、心態的平衡、利益的均衡、思想文化觀念的差異等等。
平日里,雖然身邊有愛人孩子以及親戚朋友,但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家庭人口的減少,在茫茫人海中,我們經常會獨自面對很多事情。
我們不得不一個人面對和陌生人交往,處理和解決各種問題。個人能力有限,所以更需要與人團結協作。只有自己優秀,才能遇到更好的人。獨自一個人做事與學習很重要,能夠沉下心來做事,在孤獨寂寞中默默努力,是人生的必修課。
直面孤獨,在獨處的時候能反省反思和感恩,會懂得很多平時來不及參悟的道理;孤獨能鍛煉自己的獨立與自強,在提升能力和價值的同時也讓我們明白要珍惜和感恩身邊人,讓自己學會成長變得更好。
我們常說到“慎獨”,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會做什么,在沒人監督時能否自控自律,能體現出這個人的人品、素質與修養。
在與家人朋友和諧相處之外,一個人的時候,能更好地享受獨處的時光,做堅強獨立的自己,做好份內事或休養生息以積蓄能量。
在孤獨時也能樂觀積極地面向未來,走好前面的每段路,讓人生更有意義。學會享受和利用孤獨的時間來提升和成長自己,更好地融入社會,綻放自己的光芒。
孤獨,讓我們學會享受靜靜的時光,不但擁得住世間的繁華,也耐得住人生的寂寞。可以傾聽風兒吹過和花兒盛開的聲音,有鳥唱蟲鳴有小河流水潺潺,在欣賞自然美景中仿佛來到另一個人世間;在思緒飄渺中,擁有人生的很多夢想,可以在心靈的故鄉里暢想和遨游,獲得一種內心平和的力量。
我在上班路上經常自己坐一個多小時的車,會看見很多人,實際上真正面對的只有自己。為了不虛度時光,我在車上經常看書或手機新聞,用手機記下好的語句段落,以及讀文章后的感悟。積少成多,每天都會有收獲。上班路途不再遙遠,通過在車上閱讀學到知識也開拓了眼界,反而成了一種享受。
如今參加了寫手圈30天訓練營,我不但養成動筆寫作的習慣,更欣喜的是結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我們志同道合、有共同目標,雖未曾見面,卻心心相連。親愛的朋友們,心靈的相通是人們之間緊握的雙手,攜手同行,才能走向更遠的未來。前方路上有你們陪伴,此生有幸,我不會再孤單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