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你會來,所以才會等。”
-- 魚說 ?--
“人生像迷宮,拼命尋找出口,卻在轉角處,遺失吾愛。”
“Life is like a maze, desperately looking for export, but in the corner, lost my love.”
當我們在城市里尋找有意思時,她在圖書館拼命地讀書;當我們在糾結起不起床時,她在餐廳里勤工儉學……
她工作的窗口,飯菜格外的香,吃的飯多了,也就認識了。(吃貨的交友第一定理)
“你這么拼命干嘛?女孩子不需要把自己搞得這么辛苦。”
她倚在窗口的木框上,笑著說:“你的意思是直接嫁個優越的人?”
我小雞啄米似的點點頭,嘴里的肉、菜、米飛也似的進入腹中,她也贊同的點點頭,然而卻說出了“口是心非”的回答:
“我努力,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權,無論愛情,生活還是家庭,如果現在不努力,以后只能身心疲憊。”
她的回答,并沒有迎來周邊人的滿堂喝彩,在那個青澀的年紀,這樣的話語是被否定的。
當第二座餐廳大樓拔地而起時,我漸漸的淡出那曾經熟悉的味道,也失去了那個用心努力學姐的一切訊息。
再一次遇見,她已是一家裝飾工作室的老板,用自己的細心運營,完美的詮釋了,女孩子為什么要努力。
她的人生成績單上,是自己書寫的滿分,以至于她站在人群里,都洋溢著精彩的不同。
人生路走得清晰踏實的她,卻在愛情上慘遭滑鐵盧,這幾年反反復復,只有一個人。
一直很好奇她的男票是什么樣的人,當看到她手機里的照片時,我登時愣住了,因為這個人,我還認識。
"Why do you excuse me, I always feel at ease."
他的床上人來人往,在二位數的床伴向三位數靠攏時,他以閃電的速度領證了。
領證的人,是等了他多年人的。起初,我以為他是浪子回頭,后來才知曉,這回頭的過程,多么的艱辛。
一個自然月,四個周末,一千公里的路程。
畢業后,他選擇了周邊城市,投入自己的熱情,事業與愛情進展的都很順利,只不過愛情上的順利,不屬于她。
她默默地等待,從不侵入他的世界,雙行的鐵軌相近卻不相連。不知從何時開始,他發現了她在默默地等他,于是他便有了一項新工作。
每個周末,都會悄悄的返回她所在的城市,默默地陪著她,吃飯、閑逛、聊天,這座城市是她們相識相知相愛的城市,也是她們所分別的城市。
“我出發時,天黑的要死。再出發時,天還沒亮。”
他提起那段時光,一句話簡單的一掠而過,背后所付出的辛苦,只有跑長途的貨運司機,才會清楚。
在某個年紀之前,我們可以靠透支身體、耍小聰明和父母給的運氣,投機取巧的活著。
但是到了某個年紀之后,腳下的路,只有靠自己才走的完。
她的前半生,像極了電影《等待戈多》里的艾斯托拉岡,撐著傘無聊的看潮起潮落。他的前半生,像極了《阿甘正傳》的布巴,熱衷于自由卻止步于靈魂。
電影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現實中我們的倒影。不同的是,電影中的人物,是上好發條的機械,在既定的劇本上奔走。而我們,卻像戲子一樣,活在別人的世界里。
別人說的話,做的事,撥動著我們自己的軌跡,最終越行越遠再無法回首。
其實,除了祝福他們,還應該產生羨慕,一個愿意等待,一個愿意停下,正如她說的:
“明白他會回來,所以才愿意等,因為我眼睛流著淚,他的心里也在打著傘。”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