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爸是冤家

很多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可我和我爸卻是冤家。

他從小出身優渥,所以在我眼中他有很多八旗子弟的壞毛病。我經常對他說,“我奶奶小時候是怎么慣你的?如果我是你媽,你肯定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比如,他喜歡養鳥,不是畫眉,他偏愛芙蓉。所以小時候每天早晨我都是伴著芙蓉鳥的叫聲起床的。可是我和我媽都不喜歡養鳥,所以關于這件事我們沒少發生過爭執。在這個問題上,我爸從不妥協,他就是覺得芙蓉鳥這種生物可愛極了。雖說我是他女兒,但這幾只鳥也是他的兒子,絕不比我的地位低一分。

他喜歡彈鋼琴。雖然從我爺爺開始,他們一家人都有正規老師教課受過良好的音樂教育,可唯獨我爸不認真學。他屬于自學成才,就是不樂于按照五線譜彈,卻可以聽見一首歌就隨意彈奏出來。你也很難說他彈的不好聽,但我覺得就是不如正規軍配樂搭配的工整。在我眼里,我爺爺、我姑媽彈得都比他輕盈優雅。每次他要開始演奏前,我就說,“你等等,我馬上出門了你再彈。” 可我爸也不知哪兒來的自信,從來不怕潑冷水,非常享受自娛自樂。他的琴種類不少,不僅有鋼琴,還有電鋼琴,而且不斷地升級換代。小時候我最怕的就是爸媽的朋友來我家看見鋼琴讓我表演節目。我只好尷尬的說,“我不會,這是我爸的。”

前幾年我有些空余時間開始學鋼琴。平時下班晚,晚上練琴會影響鄰居休息,因此我比較苦惱。由于電鋼琴可以調節音量帶著耳機練,我爸竟慷慨的把他的電鋼琴寄給了我。電鋼琴彈起來自然沒有鋼琴舒服,所以每次回家我經常一練就是九個小時。每次都是到我媽受不了了說到,“可以讓我們休息一下了” ,我才停止。我爸卻是從來一句什么也沒說過。

除了鳥與琴,他對古董的喜愛程度近乎癡迷,去到任何地方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當地的寶貝,并美其名曰是“留給我的”。看著家里那一堆瓶瓶罐罐我就總寒磣他,“我才不要,你愛送給誰送給誰。” 但他從來無所謂我說什么,總是笑笑說,“你不懂”,繼續癡迷于他的癡迷。

一方面,他做事經常馬馬虎虎,就比如說洗碗這件事。我媽呢,做事認真嚴謹,通常看不上他洗的碗。所以,每次我爸洗過碗,我媽就會抱怨他洗的不干凈。我爸要不洗吧,她又抱怨他不做事。所以很小的時候我就納了悶了,怎么這么一件小事也能爭執個不停呢?我就在心里說,如果以后結婚,我一定不找像我爸這樣的人。

可另一方面,他又特別的心靈手巧。當然,那是對他喜歡的事。比如,什么壞了的機械零件、首飾、只要你能說得上名字,他一定能幫你修好。所以稱他為能工巧匠也一點不夸張。有一年他身體不太好,有些心灰意冷。我回家的時候,他就拿出他為我做的首飾。我大吃一驚,從來不知道他還有這個本事。后來知道他是畫好了圖,拿到珠寶店去讓師傅按照他的想法鑲嵌的。難怪我媽經常背后跟我說,“其實你爸比我愛你”。

我的脾氣很倔,其實有些像他。我從小就喜歡看動畫片。記得高考前兩周學校放假讓我們在家復習,到了六點半,我依舊準時坐在電視前看動畫片。我爸回來看見后生氣的關掉電視說,“都要高考了,你竟然還在看動畫片。趕緊復習去!” 我正看到一半,氣的走進自己的房間關門睡覺,任我爸怎么敲門也不開。幾天時間我們倆誰也不理誰,直到第三天吃晚飯的時候,他說,“你就準備一輩子不理我了是嗎?” 我依舊不理他。他說,“好吧,我道歉。” 我們倆這才和解了。在鬧矛盾這件事上,我從來沒低頭向他認過輸。

小時候,我覺得我爸很感性不成熟,不像別的爸爸老成持重。比如,他很喜歡多管閑事。出去玩的時候,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就是他的風格,經常激動的為與他毫無關系的事打抱不平。我就總說,“你都這么大人了,怎么還不能穩重一點?”

前段時間因為陪他們出去旅游,我訂了一輛車。因為知道司機曾師傅胃不太好,所以我爸每天最關心的事就是曾師傅要按時吃飯。有時我攝影在興頭上,不小心就過了飯點兒,他就會責備我不關心他人。他說,“人家曾師父胃不好,開車很辛苦,你怎么一點概念都沒有,快去找餐廳。” 這時候的我雖然被他訓斥著,但心里卻是挺感動的。之后有一天我們在土特產街上買東西,我媽看上了一頂帽子。本來我要討價還價的,可是他瞟見了店主腿不太好,就拉了我一下,意思是叫我不要壓價了,趕緊付錢。出來后,他說,“他腿不好你看見了嗎?掙錢不容易的。”

小時候我比較像我爸,做事想到哪做到哪。長大后,我覺得我越來越像我媽了,尤其是工作之后,做事有條理,有邏輯,有規劃,越來越自律,越來越理性。每當我得意的跟我爸說我越來越像我媽時,他的臉上就會滑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失落。而當我做了什么不靠譜的事我媽批評我時,我爸就會很得意的說,“你看你多像我。” 我總是回敬他,“我才不像你呢”。直到現在當我開始從事越來越多的藝術創作之后,才發現其實我骨子里像極了他,感性隨心。所以當那天回家我在飯桌上對他說,“其實我更像你”時,我從沒見過他這么開心。

一方面,他對于我經常一個人跑去人煙罕至的地方愛冒險的那一面鼓勵的多,“看,這是我女兒,我的性格。”另一方面,對于我辭職創業這樣的事,開始時最不支持的就是他。他怎么都想不通我為什么好好工作不做,就這么去燒菜了。可是后來看到他周圍朋友的反饋,跟著我們做飯秀的朋友圈,他也開始慢慢感受到我做這件事的意義。雖然有很多擔憂,卻也為此感到驕傲。所以現在每天早晨等迷迭香推送后轉發朋友圈是他每天的重要任務,因為有很多人等著他的分享。

我做金融的時候,每次回家他總是對我說,“你有時間趕緊跟你媽學兩道菜,別什么菜都不會做。” 現在我每次回家,他都對我媽說,“你趕緊多跟她學兩道菜”。我每次一想起來就想笑。

今年上半年,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說服他們兩人同意去跟我的臺灣老師進行中醫治療。去了幾次都很順利,我以為天下從此太平。沒想到前些天我一回南京他就對我說,“可不可以放個暑假,暫時不看了,我覺得也沒什么效果。你不要小看我,我自己很懂的。” 我立即拉下臉來嚴肅的說,“不可以,做事怎么可以半途而廢?療效哪有那么快的。” 我爸生氣的說,“我是你爸,怎么輪到你管我了?” 然后就自己進房間睡覺了。

我一邊生氣,一邊給我朋友發微信,“又不肯去了,說是為了讓我高興才去的。” 朋友跟我說,“你別急啊,老人這個年齡就是老頑童了。想想我們該如何照顧一個小孩子?要鼓勵他,再堅持一段看看。” 他的話讓我感到慚愧,難怪每次反而是我的朋友可以說服我爸,而我不能。于是我走到他的床邊對他說,“是我態度不好,不要生我氣了。” “中醫就是緩慢的,因為它在治未病啊,還沒發生就先化解了。西醫是治療結果,你有一個病灶,切除、結束、立竿見影。所以不能著急,你不能用有限的知識去理解無限的宇宙啊。” 我爸似乎是覺得我說的有道理,也不再堅持說不去了。這似乎是歷史上我第一次向他認錯。

然后他說,“你對我這么兇,是不是都只記得我小時候對你的不好了?我對你好的地方你還記著嗎?” 我怎么能不記得呢?我是同齡人中最早學會騎自行車的,因為小學二年級我爸就給我買了車,教會我騎,跌倒了爬起來,不要怕摔跤。小時候,我最怕拔牙,每次拔牙和我爸談的條件就是十個泡泡糖。因為跟他有的談,而跟我媽沒的談。有時候,我甚至盼望我媽出差。因為她一出差,我爸就有借口帶我吃遍南京所有的高級餐廳。比如說當時南京最好的西餐廳是新街口的福昌飯店,他就乘我媽不在帶我去過很多次。他從來不按常理出牌,小時候經常一大早突然對我說,“不如今天我們去鎮江吧”,于是我們倆真的就買了火車票去鎮江了。雖然事先沒有什么計劃,但是每次玩的都很痛快。

這么多年我們一直這么吵吵鬧鬧,就是一對歡喜冤家。

前幾天在臺北,我們收拾停頓準備退房。走到電梯口剛要下樓,我爸突然忘記了什么東西,要回去拿。拿完出來我問他,“還有落下的東西了嗎?”他說,“沒有了。” 到了樓下結賬的時候,前臺小姐說,“有一部手機丟在6006了,服務員正在送下來”。我說,“爸,你的手機忘在房間了?” 他說,“啊?” 隨即摸了一下口袋,“哎呀,怎么真的忘在房間了。”他抬起頭不好意思的看著我,仿佛一個小孩在向家長為自己的無辜認錯。他隨即接過了服務員遞過來的手機便走出門去,仿佛要離開這段小小的尷尬。

陽光透過玻璃門窗灑進大廳,落在他花白的頭發和身上。看著他的背影,我的鼻子一酸。

那一刻我知道,他已經成為了我的孩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大美麗離開的那天,這個城市迎來了它的第一場雪。 我站在馬路對面,努力看著大美麗朝我揮手的樣子,感覺我們并不是在告別...
    是丁二呀閱讀 1,606評論 2 3
  • 很久沒有晚睡了,已經習慣了早睡,也習慣了早起.這種感覺很好,讓我有一種踏實而充實的感覺。
    青春最好時閱讀 73評論 0 0
  • 冬在冬天,思緒杳杳 我在奔赴你的路上 水瘦山寒,腳步寂寂 聽得見關節的疼痛 卻依然沒有看到你的身影 等你歸來 眸子...
    小雨飄飄閱讀 290評論 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