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的問題在于只讀了穆旦沒讀論語弟子規

Instagram更換了新圖標,從擬物化的設計風格轉到了扁平化,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Instagram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圖片社交App,有兩個國家被禁止使用:朝鮮和其他國家。所以我們并沒有感受到。

與此同時,我們在墻內能夠正常使用的另一款社交App被一個綜藝節目、一個主持人、一個企業家的幾句話點燃了。

首先是主持人強行碰瓷周杰倫,這里主持人很有為了節目話題自我炒作的嫌疑,畢竟碰瓷碰的太生硬了,看的我尷尬癌都快犯了,梁歡試圖把話題拉回來,失敗了;制作組沒刪除這個片段,還拿這事炒作了,在這點梁歡站的確實不是很筆直,然而梁歡并沒錯。

其次是陳年的口無遮攔,當陳年略微停頓說出這番話,我似乎就聽到了他腦袋里澎湃的水花聲,也能預料到一大波水軍奔赴陳年微博的陣陣噠噠的鐵蹄聲。讀穆旦的陳年顯然書讀的少了,而且肯定沒讀過論語弟子規。

穆旦是誰?

好像知道的人不是很多。

對于近現代產生的詩派,作為一個不學無術的90后,我屬于孤陋寡聞的,了解不多,僅限于高中,只知道80年代朦朧派的舒婷、顧城、北島、江河;更早的詩派像新月詩派的胡適、梁實秋、聞一多;主張“人的文學”的九葉詩派中的辛笛、穆旦、陳敬容……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錚,曾用筆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出生于天津。愛國主義詩人、翻譯家。1940年在西南聯大畢業后留校任教。1949年赴美國留學,入芝加哥大學英國文學系學習。195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953年回國后,任南開大學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到政治迫害,調圖書館工作。1977年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穆旦于40年代出版了《探險者》、《穆旦詩集( 1939~1945)》、《旗》三部詩集,將西歐現代主義和中國詩歌傳統結合起來,詩風富于象征寓意和心靈思辨,是“九葉詩派”的代表性詩人。20世紀80年代之后,許多現代文學專家推其為現代詩歌第一人。主要譯作有俄國普希金的作品《青銅騎士》、《普希金抒情詩集》、英國雪萊的《云雀》、《雪萊抒 情詩選》,英國拜倫的《唐璜》、《拜倫抒情詩選》、《拜倫詩選》,英國《布萊克詩選》、 《濟慈詩選》。

這是來自百度百科的人物資料,足見,穆旦在近現代詩歌發展上的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陳年對穆旦在近現代詩歌領域的推崇也是有跡可循。

周杰倫是誰?

我想大部分生活在21世紀的人都知道。

雖然我是一個不靠譜不著調的音樂盲,一個“1234567”躺在簡譜上知道是“dou、rui、mi、fa、sou、la、xi”,打亂順序最多認識一個“1”發音是“dou”的音樂白癡,雖然我對周杰倫的音樂無法欣賞,但是我知道周董在音樂上造詣還是得到了相當一部分青年人的認可的,就像科比之于籃球,周董之于流行音樂,那就是很大一部分人的青春。

陳年看不上周杰倫,我想大概是因為周杰倫不是陳年的青春,穆旦之于詩歌,才是他這位年近半百的知天命的父輩人的青春。

穆旦的時代過去了半個世紀,陳年依舊懷念他,并且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再半個世紀過去,穆旦還會被人記得,詩歌是他們這一代人的青春,雖然我充分肯定詩歌在文化藝術中的地位,但是這并不能抹殺掉流行音樂在文化藝術中的地位,更不能武斷的定性周杰倫的流行音樂是垃圾。

現在成為了社會中堅力量的陳年這代人,他們年輕時候狂熱追隨過的詩歌沒有變成垃圾,那么我們也有足夠的信心,當現在這幫狂熱追隨著周杰倫音樂的年輕人成為社會中堅力量的時候,他們喜歡過的東西可能不一定成為經典,但也不至于淪為垃圾的地步,你看不上的人終究會取代你,你也終將成為你所討厭的那種人。

陳年的問題不在于讀了穆旦,而在與他沒有讀論語和弟子規。

我們可能不能評價周杰倫的流行音樂造詣到底如何,但是文學藝術領域詩歌和音樂就沒法比嗎?周杰倫怎么就不能跟穆旦比呢?《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這講的可是孔子對音樂的追求了。

每個時代都有泡沫一樣的網紅文化,《韶》算是孔子時代最流行的藝術文化,但是陳年的時代他們狂熱的推崇穆旦,而不是三月不知肉味的研究《韶》,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韶》就成為了垃圾被丟棄,它依然是經典傳統文化,時至今日,年輕人在狂熱的追求周杰倫的同時也沒有把不感興趣的穆旦踏為垃圾;那么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有朝一日周杰倫可能不會被認可繼續被推崇,可能會像現在的穆旦一樣沉寂下去,但還不至于被貶損為垃圾。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推崇的人物,你喜歡你的穆旦,他喜歡他的周杰倫。怎么喜歡個偶像還能莫名膨脹出可笑的優越感了?感情一樣真摯醇厚,誰也不必有高人一等的錯覺,說白了,喜歡位偉大的詩人還喜歡出優越感來了,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尤其作為公眾人物,不能夠信口開河,飯可以亂吃,但是話不能亂說,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印記,可能上個世紀穆旦是你們的文化印記,但是這個世紀可能就是周杰倫的流行音樂的印記,這不存在誰高誰低的問題,更不能用垃圾這樣的定于去定性。

1975年,詩人穆旦在新買的魯迅雜文集《熱風》的扉頁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像螢火蟲一樣,也可以在黑暗中發一點光,不必等待炬火。”

臨終前,穆旦在《冥想》的詩中道出了自己的內心獨白:“而如今突然面對墳墓,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四顧,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亙古的荒漠。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生活。”

我沒有讀過穆旦的很多作品,但是從這兩首詩中我讀不出陳年作為穆旦粉絲的優越感。

穆旦如果活到今日,估計也會痛罵:你們這輩讀者不行!

陳年在節目中還說:我們今天最大的問題不是心存善念,也不是心存惡念,而是看見熱鬧的時候不由得渴望去同流合污,我們看見一個不健康的東西的時候,我們就像被一個黑洞吸引一樣,生怕自己不是那一群里的人。

陳年提到了善念惡念,節目中將周杰倫歸類為垃圾,有朋友給陳年建議讓他和郭敬明合作,陳年把朋友定義為弱智。諷刺樂視只會做PPT,斥之為傻逼,臟話連篇,是不是發布會只會做PPT,這是樂視的商業模式,至少樂視沒有像凡客一樣從13000多人斷崖式發展到只剩130人。

尊重才是最起碼的善念!

《弟子規》中講:“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德行高尚的人名望自然高遠,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而不是他的外表、容貌(尤其是當相貌不行的時候,更突現出德行的重要性了)。有才能的人,處理事情能力很好,聲望自然遠大,大家所佩服的是他的處世、做事能力,而不是他很會講大話。

你覺得樂視是傻逼的同時也看看小米,當饑餓營銷不好用了之后,同時還被蘋果、華為等在上下游阻擊的時候,出路何在?請忽略掉雷軍是你老板的大前提,也對小米做一下點評。

同時陳年提到了對不健康的熱鬧黑洞的急不可待的追逐,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在說他自己,2000年時候,雷軍找他一起做卓越網的時候,賣書不順利,陳年想到了去做周星馳的《大話西游》,去做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傳。

一邊罵著明星是垃圾,一邊瘋狂的找明星代言產品,這不是可笑的矛盾嗎?建議陳年可以試試找詩人代言,別用什么李宇春、韓寒,還有在他的意識里即將也必將會成為垃圾的鳥叔。

既然陳年在節目中明確表示認為周星馳是過去20年里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奇跡,那么在過去20年里認真做流行音樂的周杰倫就是垃圾了?還是因為周杰倫并不能給凡客帶來利潤,所以周杰倫是垃圾?穆旦給凡客的T恤帶來了文化的噱頭,帶來了真金白銀的利潤,所以穆旦成了需要特別說一下的人。

這不是情懷,這是赤裸裸的利己主義!

一副丑陋的商人嘴臉,吃相太難看!

電影宣傳靠跪的,襯衫宣傳靠嘴炮,一個企業家營銷都跑脫口秀的綜藝節目里了,通過踩當下的明星來引導輿論借機炒作自己品牌以提高知名度,這樣的企業能走多遠?思想狹隘偏激,道德上有瑕疵,說話沒有分寸,這樣的企業家能走多遠?難道凡客真的到了最后的時刻,是死是活,就靠陳年的這最后一搏了?

小企業發展靠智,大企業發展靠德!凡客已經倒了,不管雷軍營銷怎么牛,終究也救不了一家在道德上有明顯缺陷的公司。

科技創業被塑造成了非常酷的事,一幫文人書生搖身一變就變得和搖滾明星一樣酷,陳年的老板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所有人都去找風口了,為啥沒有人想一想,你為什么要當豬呢?顯然現在陳年,即使是站在風口上沒有起來。

周杰倫的《蝸牛》已經進了課本去教育學生堅持努力,我想陳年肯定更高級,估計能編寫進光華管理學院MBA總裁班經典案例里:凡客是怎么倒閉的。

更悲劇的是百年后人們可能會記得文學和音樂,會繼續談論穆旦和周杰倫,但是現在就很少有人在談凡客,甚至除了嘴炮和娛樂,很少有人還記得陳年了。

題圖來源:視頻截圖

振興會 出品

【微信號】zhen_xing_hui

請你務必相信我是在:

一本正經的胡說

認認真真的扯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關于凡客模式的反思,早在2011年就有相關文章出現了。伴隨著互聯網思維的熱潮,凡客也曾風光一時,但很快沉寂了。說它...
    慕蘭佐佐閱讀 607評論 0 1
  • 題記:還在學習當中。 小米渡過遠洋,寒涼顆顆 鄉愁渡過夜夢,如雨瀝瀝 早晨,小米和鄉愁熬成濃濃熱粥,喝夠 熨展起皺...
    舒己懷_Frank閱讀 819評論 34 46
  • 清明時節雨已過, 斷魂行人業已歸。 欲問人兒幾行淚, 明年今日再思念。 ——丙申年清明
    MStart閱讀 226評論 0 0
  • 其實這三部書早買了,只不過一直被擱置在書架上,最近才又被我重拾起來。 真的是越看越帶勁兒,越看越不能自拔,不得不佩...
    王小杰0420閱讀 216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