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一個月了。
之前對安卓只有皮毛的了解,師父每周來提(一堆)問題,然后自己找答案。
此為背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煩惱。
想學一些東西,官方文檔質(zhì)量沒的說,但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而網(wǎng)上的博客質(zhì)量良莠不齊,經(jīng)常是認真學了好幾頁,翻到評論,發(fā)現(xiàn)有大神指出一堆錯誤。或者一上來就是源碼分析,看了半天云里霧里。
每篇文章里只有一點有用的,瀏覽器開了幾十個窗口,什么都找不到,到了飯點兒,氣急敗壞點一個×,又回到了原點。
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下面是我的一點心得:
-
先問為什么
比如你遇到了“事件分發(fā)機制”這個家伙,先問自己,什么是事件?什么是分發(fā)?為什么要設計這樣的機制?不用它會怎樣?
先問出十個八個問題,再去找答案。
因為如果你直接google,會是這樣的結果
看哪個?
按照自己的問題去找答案,可以主動思考,避免“朗讀全文然后什么都不記得”的悲劇,也能避免被別人的思路帶偏,也可以讓問題們成為立下的flag,逼自己徹底搞懂。
徹底,是很難的,因為很多人似懂非懂的時候,都四舍五入算自己懂了(說的就是我)。 在值得的文檔上花費時間
查資料時,能看官方的就先別看博客。能用google,就盡量搜英文關鍵字。看博客時,最好先看評論,那些“大神收下膝蓋”之類的就略過,重點看糾錯的評論。抱著我要“再提十個八個問題給自己,挑一碗錯誤給作者”的態(tài)度來學習。不要被精美的排版迷惑,虎頭蛇尾的博文可是很多的。邊學邊記
不要復制粘貼,敲下你的問題,你自己的回答,你驗證的代碼。這樣可以有效防止你吃飯回來,想不起自己看到哪里,或者看的頭大,半途而廢。而且看懂,和清楚明白地寫出來,是有區(qū)別的,這也是一種訓練。
過段時間,再看自己的筆記,如果覺得很有用,就可以把它發(fā)出來,如果覺得自己蠢炸了,說明最近進步很大,補充整理一下,也是很好的。
會盡快整理完最近的筆記,歡迎大家交流指正。
(一個顫抖的f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