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才文展
讀完皮囊的一個章節《天才文展》,自己也被作者人性的剖析深深的觸動,
故事是主人公兒時的玩伴-文展,
文展是一個有先天性殘疾的人-兔唇,
但是這對兒時的文展并不是壞事,反而讓他更加篤定的想要證明給小鎮上的人看他是優秀的。
兒時的文展在作者的眼里是天才,這點文展也自認為自己是天才,
因為那時的他很聰明,學習成績很好,
文展小時候就對自己的人生有很長遠的規劃,
他能預想到未來自己該是什么樣子、該是什么樣的人、需要過什么樣的生活,
所以他從小學到初中就很努力的去學習,渴望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渴望逃離那個生養自己十幾年的小鎮和父母。
但是事與愿違,長大后的文展不但沒有過上他想要的生活,反而淪落到成為小鎮的播音員,每個月領1k多的工資。
時隔十幾年之后當作者再次遇到文展的時候,文展總是在刻意的避開,
當作者到文展家里想找他敘舊的時候,文展對他說:你說,憑什么是你?為什么不是我?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情不免有些許沉重,
于是便不自覺的試圖在身邊和生活中尋找這樣的影子--為什么偏偏是你。
對啊,為什么偏偏是你,
為什么本該是我過的生活,你卻過上了;
為什么本該是屬于我的人,卻偏偏愛上你了;
為什么本該是屬于我的成績,卻偏偏出現在你的成績單上;
為什么本該是屬于我的薪資,卻偏偏出現在你的工資卡上;
為什么呢...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會問過這樣的問題,
可是再多的為什么到最后我們終究還是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為什么偏偏是你?
和作者一樣,我也曾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小時候玩得很好的同村小伙伴阿優,
小時候,教育環境落后,我們屯只有一個教室,教室里分別有一到三年級的學生,
仿佛那時候的我們就是注定的死對頭,每天中午放學他都要惹我,但是我比他小一歲自然體力上不及他,
每次在周圍人的慫恿之下我都要裝作不服輸的樣子和他打上一架,在成績上他第一我第二,
可以說不打不相識吧,后來我們成為比較好的哥們兒,
記得在初中的時候他進的是重點班,學習成績也很好,屬于老師眼里聰明的學生,
而我卻只是差班里面成績最好的學生,成績雖說不錯,但每次都不及他分數高,
后來初中沒畢業他就去技校學習軟件編程了,當時的我很羨慕他,因為對鄉下的孩子而言那是多么高深的技術,
而我在畢業之后則選擇了繼續讀高中然后順理成章的上了大學,
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正是他畢業的時候,他開始出來工作,每逢春節回家的時候,經過我家他都會到我家找我聊聊,
我回家也會向母親詢問他今天春節是否回家,
后來我大學畢業,在深圳工作了,聽說他也在深圳,可是我卻沒有他的消息,
后來聽說他并沒有從事軟件方面的工作,而是流水線上工作,
只是工作的幾年里偶爾回家的時候碰見他,想找他聊天他總會輕描談寫的說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那時候我明顯的感覺到我們自己疏遠了,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后來在去外婆家的時候聽到舅舅說阿優去過他那里,酒席間阿優和舅舅說:我以前比你外甥讀書厲害,可是為什么現在你外甥混得比我好,工作輕松,收入也不低,為什么?聽到舅舅說的這句話的時候我頓時不知道說些什么,只是呵呵應和一笑,獨自上了樓頂看著遠處許久,那時候甚至覺得有些恨,我恨為什么這個世界會使人有這種想法,我不能想象的是朋友過得好與壞會和彼此之間的情誼掛鉤,一旦雙方經濟收入上失去平衡,情感就會變成另一番模樣,而我討厭這樣的模樣--既失去友情又永遠沒辦法永遠不見。樓頂風很涼,或許是這涼風讓我想明白了:我們彼此都是這樣的吧,在歲月的長河中,每個人都已經過上了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生活讓許多人在這個時空里沒法相處在共同的狀態,除非等彼此都老了,或許那時候會抹去我們之間的其他干擾,到那時候再談友情親情才是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