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一復讀考生于高考首日跳樓,這是誰釀的悲劇?

據報道,6月7日上午,遼寧一復讀考生跳樓自殺,在這全國矚目的高考首日結束了年僅21歲的鮮活生命,而父母給出的原因是考前壓力過大。


圖片來自網絡

當看到這樣一則報道時,我的內心是震驚的,同時也覺得這似乎是可以合理解釋的悲劇。那發生這樣的悲劇,又是誰釀的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社會各界過于關注高考

大概在高考前日,我的朋友圈中就流出了很多關于高考的消息。有鼓吹高考重要性的,有為考生加油鼓勁的,有宣揚考前注意事項的,更有甚者告知家長在孩子高考日該穿什么風格衣服以利于孩子旗開得勝,金榜題名的、、、、、、這些看似關注高考的舉動,為高生加油鼓勁的行為,無形中卻給高生施加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為什么有些考生平時很用功,各種模擬考成績也不錯,卻偏偏在關鍵的高考中失了足?這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太把高考當回事了。明明可以當做日常考試一樣去答題,去發揮,非要搞得跟打戰一樣,雄赳赳,氣昂昂,感覺生死就在這一刻,不然無臉面對江東父老。高考明明是很個人化的事,現在卻成了全社會的焦點。

二、家長過于重視高考

對于家長過于重視高考,這是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伶天下父母心”,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子成龍,女成鳳”。從高考首日,眾多父母送考、陪考,更有父母身穿旗袍望給孩子帶來好運等等行為,都反應出家長對高考的過于重視。對于高考,很多家長甚至比自己孩子還緊張,于是對孩子千叮嚀萬囑咐,生怕出了差錯,更有甚者告知孩子:“我已經為你付出了這么多,你可不要辜負我”。殊不知,這些看似關心的行為其實反而不利于孩子正常考試,是一種潛在的“思想和行為綁架”。孩子正是因為不想辜負父母的期待,所以拼了命想證明自己的能力,而越是這樣,壓力越大,神經高度緊張,心理素質會變得很脆弱。一但發現自己可能沒考好,就會陷入極度的低落情緒當中,進而發生一系列連鎖反應。

三、考生沒有形成獨立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社會大肆宣揚高考的重要性,家長過于重視高考,老師在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幫助學生提升成績的同時卻沒有培養學生形成獨立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大多已成人,有自己的思想了,他們有權決定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活在社會、父母、老師給他們設定的道路上,活在這些人的眼光里。

而高考也無非是一場比平時更重要的考試,可以改變很多人的命運,但卻不是可以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學生若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哪怕按照父母或他人的意愿和期待考上好的大學,也不能確保他就擁有一個好的人生,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未來是什么樣的,人云亦云,他只是為了別人的眼光而活。一旦發現他無法滿足他人的眼光,他就會輕易覺得人生已無意義了。

遼寧一復讀考生跳樓自殺,不僅僅是這個家庭的悲劇,更是這個社會的悲劇。比起鼓吹高考的重要性,我們更應該告訴孩子的是只要努力,人生有無限可能,你的人生你自己做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每個人的人生歷程中總會經歷那么幾次感覺天崩地裂日子過不下去的時候。 也許是你已經忍無可忍的婆媳關系,抑或是你剛剛發...
    窗外陽光閱讀 4,120評論 10 22
  • 那天我們相識人海 你隨風飄起的發 是我的念 你嘴角微露的笑 是我的戀 那天我們相聚日暮 昏黃的光 寂靜的夜 與我們...
    夢醒風起閱讀 175評論 0 0
  • 今日有感而發說出這句話,寫下“必須”二字不是因為狂或者傲,而是吶喊。本文切入點很小,但希望你可以有點收獲和反思。 ...
    順風飄的塑料袋閱讀 333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