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十年

--《道德經》的個人體悟與踐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一直很喜歡老子的《道德經》,曾經無數遍的通讀到如今可以倒背如流,想把自己修習的心得體會和經歷做一番回顧,深化對《道德經》的理解。

一 混沌初開善惡生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圣經里有這么一個故事:當蛇誘惑夏娃,亞當吃了智慧之果,知道美丑,用樹葉遮體,上帝就將亞當和夏娃趕出了伊甸園。當心中升起種種欲望,過于在意善惡美丑,我們也就離開了心靈平靜的伊甸園。

從小我就是父母眼中的乖寶寶,和弟弟相比,我很聽話,不過在高中時我就不太喜歡人家說我老實。那時還吃過一次老實的虧,一個同學要和我換書桌,我毫不猶豫的換了,誰知道,換過來的書桌少了一塊板子。細想想,都是書桌人家的要沒問題,會找人換么?你好意滿足人家,不懂得拒絕,你就只好用壞的。

后來工作了,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務,能力也不是那么出色,關系人情對我這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乖寶寶更是不懂。在上海那個紙醉金迷的大都市,參加各類活動不放過任何機會,迫切的想要融入,卻只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面對著高房價,高消費只是想著加薪,卻在提升自身能力上沒下大功夫;課上了不少,錢也花了好多,然而只是簡單的將知識放進腦袋,沒有轉化為自身具備的能力。眼界開闊了,欲望提起來了,卻沒能腳踏實地的干好工作。

一直寄希望于走捷徑,免費的午餐,無奈眼高手低,最后不得不黯然的離開上海。

二 致虛極,守靜篤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由于從小就沒讀過好學校,一直期望能有名師指點,打通任督二脈。于是在上海時參加了不少記憶力,營銷管理,身心靈的培訓。花了不少銀子,不過基本是熱乎勁一過,沒多少能留下深刻影響的。就是安東尼羅賓的正確的呼吸,一吸四憋二呼,半年左右將自己的腹肌練出來了。這基本成了每天中午的必修課,找一個環境好的位置,靜靜的坐幾十分鐘。當初剛開始閉上雙眼時,由于是在戶外,車來車往,剛開始心里還經常有對周圍的意外傷害,以及生活工作的瑣事等等的種種擔心,在一天天的靜坐中這些慢慢的減少。通常半小時左右的靜坐結束,那效果如同午睡一覺,眼睛還會自然的分泌出淚水。

后來又在南京工作了幾年,由于項目緊加班了幾個月,身體很長時間都沒恢復過來,終于開始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那時接觸到sahaja瑜伽,這是當時練了一個月時候的感想:"今天在坐鹽水沐足后靜坐感覺四處游移的自我慢慢回到了當下,內心更加的安定平穩。想想自己一直不斷的向外尋找,期待外部力量來改變自己,但可能現在才慢慢明白,其實真正帶給自己改變的只能是自己,如果你自己沒有真正地準備好,真正地想改變,在改變,外在帶來的改變也只是一時的改變。因為你的注意力還是放在外在,只有當你的注意力真正地放在當下,此時此刻,與大自然連接的瑜伽狀態才可能到來。

其實sahaja瑜伽帶給我們的就是歸一或者說是歸零,也就是與自然連接,清除外在雜念。剛開始對技巧方法之類的比較在意,其實最后感覺真正地精髓可能還是靜坐,身心靈與自然融為一體,活在當下。sahaja瑜伽就如同武學秘籍的內功心法,當你精通之后隨便來個一招半式,對他人而言可能就是無法抵擋的制勝絕招。"

剛接觸就感覺如同張無忌得到了《九陽真經》,如獲至寶,不到一個月就感覺心慢慢從外界的人事物回歸到自我。

得到自覺的九步法里的引導語

“我是純粹的靈”

“我是自己的導師”

“請賜予我上天純粹的知識”

“我沒有罪疚感和自卑,遇到問題我會選擇直接面對,而不會通過罪疚和自卑來逃避它”

“我原諒,我原諒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也包括我自己”

“如果我有意無意做錯了什么,請原諒我”

“請給予我與上天的連接,請讓我得到自覺,達到瑜伽的狀態”

這些看起來樸實無華的言語,如今看來如同破除對人世間七情六欲執著的利器,讓人快速步入無思無慮的自覺圣境。

靜坐冥想也沒什么很特別的技巧,只是身心靈放松,靜靜的坐著,等待著一切自然而然的發生。

sahaja瑜伽平淡如水,波瀾不驚,一天兩天你可能感覺不到很大變化但是如果持續長時間練習,幾個星期,幾個月,幾年之后自己就能發現巨大的改變了,甚至周圍的人都會驚嘆你的改變。

自己親身經歷就是曾經經歷一些事情讓心越來越硬和破碎冰冷,通過幾年持續的靜坐冥想和集體活動,越來越心平氣和,氣定神閑,寵辱不驚,身體越來越好,心越來越柔軟堅強,覺察更加敏銳細微,對外界人事物的欲望和苛責慢慢減少,越來越積極主動,一點一滴的積攢著自己的力量。

那時早上起來就在小區跑跑步,靜靜坐,去去南京的sahaja中心,不過很快這平靜的生活就被無情的現實打破。

三 不出戶知天下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老爸一直想讓我回武漢,而我對武漢一直也沒太強烈好感,更憧憬北京上海。不過,國慶那次回家和高中同學在蛇山綠道上走了一圈,想法變了。經過在外闖蕩的這么些年頭,自己更喜歡青山綠水的大自然,蛇山綠道滿足了我。很快急著賺錢的老爸在蛇山下找好一個旅館,要我回武漢。剛離開武漢沒幾天的我急沖沖的帶著一股南京房租沒處理好的怒氣回了武漢。

本以為能在人口稠密的武漢大賺四方,沒曾想只是被困在蛇山下這個小旅館的牢房。剛放下行李,老爸就留下我一人在旅館,他去忙他批發的生意了。剛回來的頭幾天,不滿意的怒氣爆表,在旅館里我完全沒法睡覺,好多次都是打的回到那個由于要拆遷建成蜘蛛網式村子的家中睡覺。

通常禍不單行,沒幾天得知我們同一通道內另一家裝修的不是洗腳城而是旅館,沒多久街對面又開了一家旅館。老爸說附近沒啥旅館,結果就在我們十字路口附近都不下十家。找房東扯皮,人家深諳太極之道,嘴上答應得好聽,卻只不過是一直在拖延時間。本來就一肚子火的我更是火冒三丈,卻無計可施,又攤上老爸一直忍氣吞聲,那時的我如同五行山下的孫悟空,一天到晚不得不呆在旅館的前臺,沒有人換班,哪里都去不了,完全動彈不得。特別周末各類活動很多,也是旅館最忙的時候,更是沒法出門,平時雖然不忙,然而卻也一直需要有人在前臺守著怕有人要住房或者退房。

慢慢,老爸將批發生意甩手專心旅館,我有了去武漢sahaja中心的時間,由于中心在漢口,來回路上都要3,4個小時,后來中心又搬到離旅館不遠的地方,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中心靜坐冥想,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漸漸的心平氣和下來。我的工作主要是對著電腦,雖然以前是程序員可以說是離互聯網最近的工作,不過一般大點的互聯網公司出于種種考慮都不會讓人輕易上網,作為旅館的前臺才能更好的在互聯網上沖浪,悠閑的了解時事新聞和不一樣的世界。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體驗了各種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曾經在一個虛擬現實游戲里做奸商被千夫指,出于旅館現實的被對面旅館欺壓的境遇仍然樂此不彼,勤勞的完成自己奸商的使命,爭奪新人,被人商業打壓,挖墻腳,開辟新大陸,體驗了不一樣的虛擬人生。還有一段時間在網頁游戲里招兵買馬,調兵遣將,逐鹿中原......

在那段時日里,自己過得很充實,很專注,很執迷,雖然和外界聯系不多,但卻在手機和電腦上也隨時隨地與外界保持聯系,不時還要在QQ上聯系他人共同完成一個個任務。后來萌發了打太極活動身體的想法,正好早上賓館也相對清閑,于是好些日子早起在蛇山上四處尋覓,終于和一群老頭老太依葫蘆畫瓢開啟了太極之旅。

四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于是每天早上在蛇山上隨著音樂口令一套套的太極拳的練習讓我生硬的動作一天天的柔軟起來。一開始只是跟著練,后來跟練完了以后自己憑著記憶慢慢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連續,一套拳打熟,又開始下一套,幾年下來也能熟練的打好幾套拳了。不過我重點沒放在拳的姿勢和套數上,只是將幾套基礎和有特色的精練,同時在大自然之中靜坐冥想,享受著自然而然的天人合一。一段時間后,發覺自己沒有腳踏實地,習慣于輕輕的貓步,于是有意識的練習金雞獨立,能站幾分鐘后就閉著眼睛站。練了幾個月后,閉著眼睛金雞獨立也可以站上幾分鐘,有一次在站立的過程中,感覺好似窺見那浩瀚無垠的宇宙,寂靜肅穆的萬有。后來有陣子還經常閉著眼睛打拳,一套拳打完感覺如同靜坐冥想過后一般。

由于我以前有熟讀道德經的基礎,也學過記憶力,在前臺沒事時有意識的熟讀《道德經》,后來如同學拳一般的一章一章的背誦,幾個月后《道德經》如同印在腦袋里一般,很容易就能背出來。

其實我一直對背書沒啥自信,特別高考時一直很好的數學沒考好,對學習的自信也大大降低。因此我大學對學習一直不夠自信,工作后也是信心不足,過多的擔憂急功近利,雖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然而結果卻差人意。而在sahaja瑜伽中心大概也就不到一年把,梵文歌曲《千年盛開》我就可以跟著唱出來了。自己一點有意識的練習都沒有,梵文更是從沒接觸過,只是每次去中心時跟著唱,一段時間就可以跟唱了。這番經歷給了我極大的信心,太極拳的習練和《道德經》的背誦就在如此這般一天天的練習自然而然的一點一滴的輕松成就出來了。

在上海從一高人聽來的學習法門深以為然,分享一下:1.學習就是變。2.改變就在一瞬間。3.學習最快的方式是能量的吸收。學來學去學那么多死記硬背的死知識有很大用處么,最近幾年我大多重點放在實踐上,不再如同容器一般四處聽課識記,而是逐漸沉下心來讓知識更多的走入我的現實生活和工作之中讓知識一點一滴的鮮活起來。

五 反者道之動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在這幾年中,幾次心理的轉念,對我幫助很大,不僅心態一步步調整,內心越來越柔軟平和,靜坐冥想越來越舒服深入,太極拳也越來越沉穩柔順。

在sahaja中心里要我少看書,特別心理學方面及其他sahaja以外的。一開始覺得很無理,感覺如同學校老師一般,教哪一門的就說哪一門最好,學好就走遍天下了。有次和sahaja里的朋友在蛇山上的草地上又談起這些事情,他堅定的說不放下在sahaja團體里會很難受,突然的靈光一現,想起一個小故事:山上獵人抓猴子時,會在竹筒上鉆個孔然后放入很香的食物,猴子將手伸入孔中,抓滿食物后再也無法從竹筒中拿出,輕而易舉的被獵人捕獲。世間美好的事物多如同那竹筒中的食物,緊緊的抓住不放,很可能你就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意識到了這一點,才發覺自己以前靜坐還是過多的在意周圍的環境,人事物,第一次感覺到真真正正的交托順服,享受于靜坐之中,完全放下所有的一切,自我融于整個宇宙之中,久久不愿起身。

一次,朋友看我靜坐時背誦《道德經》的模樣,質疑我是否練偏了。由于我《道德經》采用的是快速誦讀,大概是正常速度的2-4倍,這個習慣一直延續了。記得曾經還一味的追求誦讀速度,誦讀到后來基本就只是氣息的流動,基本聽不出來文字了。經過與他人的討論分析,我發覺是積累了好久的急于改變現狀的緊張,當覺知這一點以后,我讀梵文口訣的速度自然而然的緩慢柔軟下來,后來速度再度快起來,也少了一份緊張。

由于旅館的事情,憋了一肚子怒氣,知道沒太大用處還是報警了,可能是民警各大五十大板的兩不相幫,讓我感受到了公平公正,在警車上肚子就有點疼,后來晚上在家里泡腳的時候通過口和屁股上下排出了好多氣,持續了好幾天。感覺自己累積了好幾年的怒氣一下子都排出去了。現在想想可能是一直以為自己被欺壓,實際上是更多的是憤怒人在屋檐下老爸的懦弱膽小,發現更多的是氣自己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式和方法爭取維護老爸的利益。可憐之人必有可悲之處,他自己不積極爭取,皇帝不急讓我這個幫忙的人那么焦急操心有用么?很多事情和利益需要他積極主張和爭取,他人沒法替代的。況且爭來爭去也不過是你輸我贏或者你贏我輸的零和游戲,還不如和氣生財,努力提升自己,曾經切膚之痛的利益如今看來也不過就是芝麻綠豆而已。現在看來其實正是這股不明所以的憤怒讓我更加積極進取,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力。

自己和自己的心靈是最近的距離,卻常常是如此的遙不可及,如同十萬八千里,雖說悟空可以一個筋斗就翻過去,然而為了取得正經卻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

這不是一場與他人進行的你死我活的戰斗,這只是你一個人的戰斗,你的對手就是你自己,你的戰友也是你自己,他是最最親密的朋友,也是最最狡猾的敵手。

你要戰勝的是你的“我執”,舊有陋習,很多時候,他們隱藏在很深的地方,很早就出現在你的潛意識之中,讓你如此的習以為常,不以為異。即使是自己優秀成功的習慣,他人的輕蔑無視,可能都會讓自己難以接受。

“我執”如同地心說,認為自己才是宇宙的中心,世間的一切都應當圍繞自己旋轉。當布魯諾提出日心說時,人們是如此的難以接受,甚至要用火燒去毀滅這異端邪說。

別人不經意對你“我執”的刺痛,如同捅了馬蜂窩一般,讓你自以為建起的寧靜莊嚴的宮殿如同泥沙一般的不堪一擊,瞬間坍塌。

沒有直面慘淡人生,正視淋漓鮮血的勇氣,一番寒徹骨的深入反省,降低我們的自我,超越當前的境遇,很難發現這場災難背后絢麗的景致。這勇氣,這反省很多時候也需要一天一天靜坐冥想一點一滴的慢慢積攢。

六 昔之得一者

昔之得一者:天一以清,地得一以靈,神得一以寧,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一也。

看過劉豐教授的在《生命》訪談中的視頻,他說人生的根本意義在于提升生命的維度。任何有限維次與無窮大維相比,都是0維。在低緯度看起來無法逾越的問題障礙,在高緯度能輕而易舉的解決,專注0維和專注N維可以到達一樣的效果,其小無內,其大無外。認真的過好人生中的每一個當下,放下以前的成功失敗,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用心的活在此時此刻,一點一滴一天一天的實踐《道德經》的智慧提升自己生命的緯度。以上是我從自身經歷對《道德經》的粗淺的體悟,太極與瑜伽,一動一靜,一陽一陰,動極生靜,靜極生動,實際的驗證著《道德經》道法自然的宇宙自然法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