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9日 ?初冬 ?陰
往年的11月天氣已經很冷了吧,今年也不例外,但今年卻絲毫不期待冬天來臨。看這天氣,永遠那么陰沉,這昭示著大雪快來了吧,誰知道那會兒有多冷。
世事無常,即使再無動于衷也總有控制不住的時候。我想這次就讀一讀哲學吧,讓遙遠的宇宙領走我,好讓我沒有心思再去想那些瑣事了。書上說得很遠,很龐大,我還沒能走這么遠。我仿佛走到了宇宙中,我看到了蔚藍色的地球,我下意識向月球望去。
地球并沒有什么變化,還是那個蔚藍色的星球,可我卻覺得此刻的它是這么刺眼,與深邃的宇宙格格不入,恍然之間覺得不這么真實了。書中的地球,畫中的地球,甚至從衛星上傳來的地球錄像,總能看到月球那個渺小的身影吧。人們看著地球,月球就像附屬品一般總被硬塞到人們視線里,久而久之,也習慣了吧。
我看著孤零零的蔚藍色星球,后面漆黑的幕布上點綴著無數絢爛的星云,又裝飾著繁星點點,唯獨這顆星球,讓我覺得陌生。
月亮呢,走了吧。
為什么走了呢,地球放走了吧,又或許,是地球自己走了吧。
好像自從人類誕生起,月球便不曾離開地球,周而復始,夜以繼日。從古時人們用來寄托思念,到現代見證人類科技的發展,回溯更遠的古代照耀著地球曾經的居民,原本更遠的未來會迎接地球嶄新的生命。它,終于不在了。
地球永遠這么孤傲,它有著自己的軌道,一條足夠安逸,足夠美滿的軌道。它不會在乎有什么圍繞著自己,不止眼前的月球,更不止瑣碎的鋼鐵蠅蟲爾爾,也不管更遠處會遇到的一切以自己為中心的星球——這些對它的引力都不夠強大——地球是這么想的。
月球不在了,地球還是靜靜地走著。流星迎面砸了過來,消失在厚厚的大氣中,想想月球的滿目瘡痍,它的嘴角輕輕歪了一下。世界更加平靜了,翻騰的海水也變得異常老實,陸地上的人類再也沒擔憂過海嘯,錢塘江的壯闊也已成歷史。地球不喜歡這些大漲大落,它喜歡平穩,但久了又開始思念起來。漸漸地,地球有些頭暈,進而變得有些喜怒無常,地球上最后一類見過月球的物種也悄然消失了。
茫茫的宇宙,地球第一次發覺自己竟身處在一片漆黑中,它有點害怕了,自己又振作下精神,一個深呼吸,繼續走著。
沒有人知道月亮是怎么來到地球身邊的,也沒有人知道地球是否曾離開過月亮,但月亮的確走了,地球也的確正常運行著,只是沒有月亮帶給它的風雨了。將來的某一個世紀,地球上還會出現生命,還會有嶄新的衛星,那個衛星什么樣子,地球不知道,但它希望那個衛星還能照亮它,它希望那個衛星會像月亮般潔白,它希望那個衛星也會帶給自己潮汐,替月亮陪著自己走到終點。
我將視角拉遠,默默地看著地球,它正在變得黯淡,但我知道它不會永遠黯淡。我看向地球曾經走過地方,終于還是看見了月亮,果然如我想象中的美麗,只是在宇宙中顯得如此渺小。它也在運行著,有了自己的運行軌跡,有了自己的速度,有了自己的方向,只是沒有地球那般匆匆。看樣子,它們不會再遇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