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自律的人是怎么樣一種感受-Y

我就是個自律的人。你要問我,是否是從小被逼著自律養成了習慣,還是就是能夠怡然自得的自律,我也說不清。但請參照以下我自律的生活之下的感受。

在沒有朝九晚五的壓力之下,在沒有申請學校、essay deadline的壓力之下,依舊選擇早起10點去上學,放學回家六七點,去做瑜伽,然后回家看兩集電視劇或者看兩頁閑書,睡覺覺。每天這樣,周末也大概如是,只是周末時間更靈活些,偶爾會和朋友吃個早午餐,晚上的瑜伽課移到早晨。這么著的生活從剛來牛津就開始了,一直這樣,堅持了多半年了。(從自律-J的角度來看,此處可有掌聲;從生活的精彩程度-P的角度來看,歡迎拍磚)

在北京和在內羅畢的時候,都是迫于申請學校的壓力,所以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之余,還會接許多的研究項目,還會自己看書申請學校,但我覺得這個屬于在壓力之下的自律,就如同高考前的學生們都會好好學習,其他事情都不考慮,是自律的一種,屬于被動的自律,驅動力是來自于外部,而外部壓力沒有了的時候,還能不能保持習慣性的作息、工作、生活安排,就說不準了。

所以,要我說,真正的自律,是發自內心的自律,是在沒有外界壓力的情況下,依舊穩穩地安排著工作、生活,并長期堅持。能做到這一點,一定是有內在的驅動力。那關鍵就在于,這個內在的驅動力是什么?怎么樣的內在驅動力才能驅使你一直自律下去,把自律形成一種習慣,不是為了達到終點而自律,而是享受自律這個過程,終點并不重要;換句話說,自律并快樂著?

給出一個廣泛適用的答案可能比較難,畢竟我不是心理學科班出身沒研究過這些。但我從自己的感受講起,來做個案例分析,或許比較可行。驅動我每天早起、每天去圖書館、每天運動的那個力,似乎就是我的今天是一個巨大的項目中的一部分,而這個巨大的整體是與我內心極其貼合的,所以每一天,每一個行動,也都是向這個整體邁出的一小步,是積累的過程,還挺享受的。具體來說,我來這邊讀書,是想四年之后自己的博士論文能夠寫成一本書,講我對某一個我深愛的課題的理解。這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里面包含著深入閱讀許多書,在非洲和中國各地跑做采訪調研,然后讓理論和數據對話,然后還要用非母語文鄒鄒地寫出來,而貫穿這一系列活動的是思考。而這也是一個四年的項目,不是幾個月撐過去就可以完成的。是一場馬拉松。于是知道每天見好就收,不能做太多,如果頭一天貪多工作道晚上11點,第二天一定恨死自己并在接下來兩天之內都厭學。就跟跑馬拉松一樣,勻速是關鍵,忽快忽慢是不容易長久的。于是每天清晨起床,還是會有賴床、玩手機的現象,但一想到今天可以再看點書,再思考一些,再朝自己更深入地探索未知、完成這個美好的項目更進一步,就覺得還挺有動力的。周邊的環境也會影響自律,比如我身邊的同學們也大約是朝九晚五地在圖書館工作,我也只是一群人中的一個,就會獲得一種支持感。不是說不會對別的事情感興趣,比如我也喜歡旅游,也喜歡看閑書,也喜歡好吃的食物、冰淇淋、奶茶,也喜歡買衣服,也喜歡逗逗二十歲出頭的小男孩,但這些增加多巴胺的項目不是生活的主線。生活很難完全靠多巴胺維持著,但有一個度的多巴胺是有助于幸福生活的。就如同樹有主干和枝叉之分,多巴胺是枝叉,能防止我長成一支插在土地上的鉛筆,但主干還是能夠給我壓力并動力的,我想要完成的事。

因而自律總是伴隨著壓力,不同的壓力決定了自律有不同的表現形式。高考是壓力,寫書也是壓力。但高考的壓力是外界來的,寫書的壓力是自己喜歡的自己想出來的,是自己給自己的。內在的驅動力能讓自律走得更遠。于是壓力-內在驅動力-自律,就逐漸形成一種行為模式,也就是你所說的“自律的習慣”和我所說的“自律并愉快著”吧。

你對自律的探索,背后是什么樣的想法還是擔憂呢?

其實你很自律。你看,咱們從五月初開始,每天寫這個《書信集》,從不間斷,這是不是一種自律?這個自律是因為想要共同探索親密關系的實質,這是動力,對兩個人都是。你有在這期間體會到壓力嗎?可能偶爾有,但更多的是動力吧。所以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律的潛質,問題是,找沒找對自律的對象。如果這件事是自己喜愛的事情,真的談不上自律,真的只是動力而已。

但是自律者的焦慮是:我是不是做的還不夠?這是我現在每天都在面對的焦慮。我每周才工作40小時,會不會不夠?有時候一生病,或者其他什么事情一來,甚至40小時也保證不了,我不努力,會不會發不了文章留不在學術界找不到教職?我會不會花太多時間在看無腦劇上面了?等等。有時焦慮可以化為正面積極的動力,但更多的時候還是化為了自恨,然后是極負面消極的情緒。

X:很同意面對自己喜愛的事情,根本不需要自律,有滿滿的動力。靠意志力、自控力、自律whatever的都是刷流氓。

X:我一直覺得自律這個詞離我非常遠。是因為一直以來都沒有

Y:不是沒有,是你做事情可以不需要自律/意志力,而是順著心意去做就沒覺得是困難是工作,但在別人眼中很自律。

X:今晚見咨詢師,對于自律,她是這么定義的,自律是需要做的行動 與 深層的期望和需求一致時,自發的去行動。我的問題是兩者不一致導致的阻力。

Y:說的好!!!說到深層期望,是不是還有淺層期望?比如你深層期望是軍師,淺層期望是。。有錢有閑有朋友?

X:這難道不是深層期望么?最終希望達到的狀態,有錢有閑有喜歡的事情有喜歡的朋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