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林清玄出生在窮苦人家,祖輩是農民,家里兄弟姐妹多,洗澡要靠家人輪流燒水。
有一次,他邊燒水邊看地圖,忘記添柴火,水冷了還不知道。父親披著浴巾出來,問他在看什么?他說在看埃及地圖。父親大怒:“我用我的生命給你保證,你這一輩子絕對不可能去到那么遠的地方?!?/p>
他邊燒火邊流淚,暗暗下定決心:長大一定要去埃及。
他二十幾歲的時候,用寫稿賺來的錢去了埃及,他在金字塔下拍了照片寄給父親。
林清玄說:“你的環境不能決定你的未來,你的過程不能決定你的未來,而是你的心的向往決定了你的未來?!?/p>
一個人心中有方向,知道往哪走,就會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
電影《風雨哈佛路》中,女孩麗茲的父母酗酒吸毒,貧困潦倒的她只能睡大街,吃垃圾桶的食物,被同學歧視。
但生活在泥沼中的她,沒有放棄對星空的仰望。她知道外面有一個與她生活不同的世界,她要努力到那兒去。
當朋友得知她想去哈佛讀書時,便勸她放棄,像她們這樣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更不可能進入哈佛念書。麗茲不甘心:能考進哈佛的人,他們有什么特別之處,是因為他們的出身?她下定決心,要竭盡全力去奮斗,看看結果究竟會怎樣。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p>
麗茲正是這樣,她不向命運低頭,拼盡全力用兩年時間學完高中四年的所有課程,拿到獎學金進入哈佛。
你的出身和現狀固然很重要,但你的未來如何,還在于你心里想成為誰、你想去哪里、你想過什么樣的生活。
即便命運發你一手爛牌,即便處于人生低谷,只要心有所向,你也會有前進的力量。
你心之所向,正在創造你的未來。
父親的早逝,曾經改變劉姐的人生軌跡,考大學當律師的夢被早早擱淺。缺錢的她,初中考了學費少的師范學校,畢業后成為了一名幼師。
婚后,當生活有了保障,她的律師夢又被燃起。當她說出這個想法時,周圍人笑她異想天開。
她學歷不夠,要先拿到本科文憑才能報考。一個結婚的女人,要工作,要照顧家庭和孩子,哪有精力和時間去學習?
但屏蔽外界雜音的劉姐,憑著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終于在第八個年頭,實現了她心中的愿望。
人們常說的“心誠則靈”,雖然強調的是一種主觀意識,但我們也確實需要一種虔誠專一的態度,按照內心的聲音去行動,我們才可能會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企業家稻盛和夫說:“心里沒有呼喚過的東西,不會自動來到自己身邊,現在自己周圍發生的所有現象,都不過是自己心靈的反應,只有主動追求的東西才可能到手?!?/p>
人生的高度,不在于你身在何處,而在于你心向往之處。你會成為什么樣的人,不在于你現在是什么起點,而在于你將來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并為之做出了怎樣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