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愛-解開生活面紗-讀<一個人的朝圣>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一個人的朝圣,看到跟隨哈羅德的人越來越多,從一個人到兩個人加一條狗到很多人,從沒有影響力,到有很大影響力,所到之處受到人們處處招待,但是,哈羅德卻感覺到越來越孤獨,這正如人生的行路過程,一開始總是一個人的,慢慢慢慢的會吸引到同頻的人,然后一起同行,在這個過程中,你自己的心意,自己的決定就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很多時候你必須跟隨大眾的心思,尊重他們的意愿,然后,被他們牽著走,漸漸漸漸的你會遠離自己的初衷,正如哈羅德本來要去見自己原來的同事和好朋友奎妮,但這么多人的跟隨,他們有時前行的路程非常非常短,有時干脆停滯不前,有時候卻要偏離原來的航線到其它的地方去。

人生也是這樣啊,我們每個人前行其實都有自己初衷的,但是在這之中受到很多人的影響,有的人會徹底永遠遠離初衷,這一生就這樣走過去了,有的人會半路驚醒反過頭來再重新開始,很少的人能不改初衷。

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有很多人相伴,但孤獨總是相隨的,有時候清晰,有時候隱匿,與人的相伴仿佛不很相關。

可以在一個人時也不孤單,更會在很多人相伴時更孤獨。

與心境心情有關。

哈羅德也是。在相伴的人多時候,他自己一個人默默的站在星空下,想自己什么時候才能夠見到自己得癌癥的原來的女同事和好朋友奎妮。

他的內心一直是很細膩的,總是想要得到每一個人的尊重和愛,想要維護每一個人,其實他是如此的為他愛人著想,對自己的孩子戴維和妻子莫琳更是如此,但是他的這種愛和付出那樣小心翼翼,因為他內心有一個很小很小的小孩,這個小孩從小被父母遺棄,一直在渴望愛。

在行走過程中,他的內心漸漸漸漸的開放,漸漸有了力量,有了力量去敞開,有了力量去接受--所以在這長長的一個人的行路過程中,他開始給予開始接受別人給予他的幫助,包括食物、住宿、衣物等等。

敞開自己同樣需要勇氣,而接受別人給予的更需要勇氣。

當他完全的敞開內在,有了力量之后,他可以毫不臉紅坦蕩的地對別人說,我需要一個面包或者一杯飲料。

所以一個人的內在與他的年齡和外表根本是沒有什么太大關系的--有的人年紀很小很小,但是內在很有力量,可以坦然地敞開,可以坦然的接受,可以坦然的給予,這樣的人生是很豐盈的,但很多人不是這樣的--我們非常多的人終生都在尋求別人的肯定,都在尋求愛。

哈羅德就是這樣,他終生在尋求愛,他對于自己的妻子,對于自己的兒子戴維一直在付出,但這種付出不被看到不被肯定,漸漸的,他的付出開始變得畏首畏腳,開始變得怯懦,漸漸的他開始沉默,他不知道怎樣面對自己最深愛的兩個人,如何去表達這種愛,如何去付出他們需要的愛,所以他只能以自己能想到的方式能夠給予 的方式給予。

但是他的給予和付出仿佛一直沒有被看到。在長長的20年時間當中,他和妻子漸成陌路,是最近距離的陌生人,其實他一直是深愛她的,他知道自己非常愛妻子莫琳。莫琳一直 認為哈羅德是不夠愛兒子戴維--他沒有救自己的孩子,在海浪到達之時他是一個怯懦的父親,她一直不肯原諒哈羅德的怯懦。

但是在分離時,在長長的分離時間里,莫琳終于在舊照片中看到,一個母親,在海邊的母親面對海浪沖擊到來時對自己的孩子都沒有做什么--她驚呆了,她為什么去苛求哈羅德做到,他也驚呆了!而自己,也沒有做什么!除了抱怨,除了冷漠,除了指責。

在長長的分開的日子里,莫琳漸漸認識到這一點,她心中復蘇了,對哈羅德的愛。

生活蘊藏著多么深沉的愛!

可是我們需要有人有勇氣去承認,去尋找,去敞開,去給予,去付出,去坦誠接受。

我們的愛總是存在的,一直存在的,只不過隱藏在現實生活種種面紗之下。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勇氣去揭開這層面紗,那么我們會活得幸福的圓滿的。

但愿我們能夠認知到,但愿我們能夠去行動起來,揭開生活面紗,認識到生活真正的本來的面目。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