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的投射就像引力波的漣漪,念念相通,環環相扣。
我們認為的世界真相,是我們的心智選擇看到的那個。當我們選擇與美好的萬事萬物相伴,世界就是天堂。物品一樣可以映射出人的內心,相的世界會讓意識的世界一目了然。
最近非常流行的“斷舍離”其實就是一個很實用的選擇法門。當我們把一件件不再使用,不再享受不再令我們感動的物品或關系從身邊清除,環繞在身邊的所有都洋溢著靈魂真實的快樂。
六年前我的一個朋友服裝生意結束時,租了個倉庫存放七百多件庫存,二年后果斷將衣服捐給了殘聯和藏區學校。她說,衣服捐出倉庫退租后,她堵了二年的心窩終于感到暢通了。
當我把客廳的真皮沙發請出家門之后,才發現自己當下享受的是在瑜伽墊上的伸展。
人們與前段關系中的舊物作了告別,其實把自己從過去或悲傷或憤怒的能量中拉回當下。
清除掉家里的灰塵,雜物,無形中剔除了心里的障礙與堵塞。當決定舍棄物品時,心中對未來的擔心與恐懼的部分已先然去除。
以慎入物、舍棄物而打磨心境,這個修行的法門樸實無華,卻能令人歸其位,各負其責;讓物歸其位,得心應手;使心歸其位,中正平和。福人居福地的格局由此自成。
覺照心靈(六)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個意識的海洋,它是思想的源泉,是一切物質的源頭。
西方最先進的量子物理學家們將物質分解,從分子到原子中子量子,最后觀測到量子內部幾乎是空的,最小的夸克粒子隨觀測者的心念期待而變化出或粒子或波頻的狀態,現代科學的發展好像一一驗證佛經所言“凡有所相,皆為虛妄"。
也就是說,世上沒有物質,宇宙的本體就是意識。
振頻聲音的變化,不但使水紋顫動,還能振碎玻璃酒杯。物質就是意識的振頻,改變了頻率,物質的結構就會改變。
在一系列的實驗中,科學家早就證明,情緒決定我們經驗的物質世界。人類每個意識的振動都有不同的頻率與波長,恐懼的頻率和波長是緩慢而且長的,這和我們人類的DNA(能量接收的通道)產生的交集很少,所以生活在恐懼中的人,就會限制自己能量的接收天線,物質世界呈現匱乏沖突。相反愛的波長及頻率與DNA有很多的交點。在愛的頻率中,人更有覺知力,創造力,行動力,物質世界呈現富足幸福。
如何才能常常處在愛的頻率中,這是個永恒的話題。萬物都映射了意念頻率的層級:音樂、書籍、繪畫、建筑、人、動物等等,那么與世間最美好平和的事物相聯接,自然能提升自己的振頻。
瑜伽智者僅僅通過唱誦元音OM,就能調頻與宇宙。聆聽平和的古典音樂,欣賞攝人心魂的藝術作品,拜讀人類文明經典,與大自然多聯接,像山海經中的九天玄女那樣,吸取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這些看似無用的風花雪月,琴棋書畫,其實都是打開DNA能量通道的振頻。
通過作用于身體而影響心靈,也是一條路徑。堅持運動能激活更多的DNA,人們知道的多,做到的少。
蕓蕓眾生大都無緣得到品行高尚的賢能大德的開示與教誨,也普遍聽不進讀不進世界級經典寶藏,也許可以為自己花些銀子,上些身心靈的課程,通過瑜珈、冥想、量子催眠、深層溝通丶系統排列丶以及內觀、覺照等等法門,讓自己即時掃描到心靈的控制、怨恨、冷漠丶評判等等低頻,并通過堅持練習,當下轉換到允許,樂觀、寬恕、感恩等高頻中,把人生這趟夢境,遵循著愛的劇本,完美地演繹。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頑石如我,以文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