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文:登樓望月? ? ?
1
野豬和野鴨老不開心了,因為被農夫抓住,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
農夫第一天喂了二次食,它們沒吃。
壞人,哼,打死也不吃。
它們意志灰常堅定,接連三天,它們都沒吃.
三天后晚上,兩哥們耷拉著腦袋、癱瘓在地上開會,結果是:再不吃,就要上天了。
第四天,它們吃了農夫喂的食物,鴨子感嘆道:除了口感差點,其他還行,也沒什么不好的意外。
接下來幾天它們按時進餐,農夫老開心了。
幾天后,趁農夫進來喂食的時候,趁門還沒關好的時候,野豬嗷嗷地頂開農夫,拱開門,撒開腿,一溜煙,跑了。
鴨子驚呆了,隨后鴨翅一揮。
“拜拜,傻子!”
接下來幾天,農夫照舊每天喂食,鴨子也終于把鴨心放了下來,開森的嚎了幾句。
農夫竟然沒遷怒于我,給我吃的,住的,終于不用勞心勞力的出去找食物,鴨子好開森。
這是鴨子的歸納總結,鴨子的思考如此。
兩月后,鴨子被宰了。
2
為什么被宰的是鴨子?
假設鴨子是錯的,那么鴨子的歸納總結有錯,為什么錯了呢?有吃喝,有住,還有安全感,怎么就錯了呢?
鴨子太關注吃喝、住、安全感,導致他望了問自己個問題:為什么農夫對我這么好?
鴨子太在意自己尚往的東西,導致少了點好奇心,少問了個問題。
好奇心能提升思考的廣度,多問幾個問題,能讓我們考慮的東西更全面,讓我們不會錯過一些必要的環節。
不是有好奇心,我們就能解決問題,但至少我們知道有問題,我們的無知一面就會被拓展,我們就會帶著問題探索這個世界。
3
有個巨有錢的“傻子”。
每年,獨自。
呆在一個周圍沒人且沒網的地方,有點犯二,經常呆呆的看著天空,貌似也沒看出花來。
他叫比爾,蓋茨,他在看啥呢?
我們有好奇心,但不是所有的問題我們都能解決,當我們問題解決不了的時候,或發現不了問題的時候,不防先放下一切,站的遠點,再來看,也許就容易解決問題,或者發現問題。
別一葉障目,站遠點,再思考,我們能看的更清楚。
4
我們還可以這樣。
還有個“傻子”自己在市場上已經找到一種賺錢的方法了,他偏要去看工程,數學,物理、生物等書。
沒事看跟經濟無關的書干嘛?你這是偷懶的節奏啊,我要偷偷告訴你領導,說你無心工作!
他叫查理,芒格,他這是要干啥呢?
當我們覺得問題解決了時候,不防從另外一個角度來重新看待這個問題,問題會變的很有意思,我們的精神世界將變成一個有聯系的網,我們會變的更有效率。
別滿足現狀,世界變化的太快,拓展我們的思維,跟上這個時代。
5
1996廣州,白天很多時候都是灰蒙蒙的,就算出太陽,見到太陽的時候比現在少了很長時間。
我們在發展經濟的時候,嘗到了發展經濟的甜頭,像故事里鴨子一樣太在意甜頭,卻忘記了保護環境等其他東西。
當我們在努力工作的時候,是否每年至少檢查一次自己的身體,別等犯病的時候再來治療,我們是否關注自己的家人、朋友他們也需要你的陪伴。無論缺乏任何一個環節的關注,后果都是不堪設想的。
當我們過分關注孩子成績的時候,是否關注一下孩子到底需要些什么,孩子不只是需要成績,更需要各種能力,別等孩子走上社會,發現自己除了成績,其他一片空白。缺乏任何一個環節的關注,孩子成年后需加倍努力填補上,孩子已經輸在起跑線上。
別讓“稀缺”統治你,占滿你的全部精力。
稀缺是什么,就是我們過分關注一件事或幾件事,導致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或環節。
6
如何避免“稀缺”?
除了擁有好奇心,站遠點(高點),多角度,有沒有更系統的方法來避免“稀缺”?
有沒有一種方法能正確解決我們生活中的事情。
有!
這個方法叫環節法,為什么叫環節法,我隨便起的。
第一步,仔細且完整的觀察,任何一個過程都不能漏過,多問幾個問題!這個時間長度相對是短期的。
舉個栗子,語文老師給三年級的孩子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目是“有意思的一堂課”,要求寫300字。
孩子愁眉苦臉,苦思不得解,這可要了我的老命了,老師你咋要我寫300字呢?老師,今天我上課沒講話啊!
以前孩子的作文字數從來沒超過200字。
我一看,也捏了一把汗,自己的孩子還不清楚嗎?怎么辦呢?
只能把自己經常用的東西教給他了,管不管用試試就知道了。
“那堂有意思的課你記得嗎?”
“當然記得,但是我絕對寫不出300字,不信你看我以前寫的文章字數。”孩子回答。
“你記得你就能寫出來的。”
“怎么寫啊!”
“你把你這堂課鈴聲開始的時候,開始想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把課堂里面發生的所有事件簡單記錄下來。”
孩子想了想,唰唰唰的寫了幾十個無法形容的牛逼字。
鈴聲響了---老師進來---同學們起立----同學課前分享故事----老師講課----叫同學回答問題—同學回答問題----老師表揚-----其他同學做了什么事----老師繼續講課----講完布置作業----下課。
你看啊,你記得好清楚啊,把每一件事寫清楚字數是不是很多,吧啦吧啦一大堆。
孩子趕緊點頭,是的,怎么就突然變容易寫啦呢?
我又問,這里好多事情,你覺得有意思的課,應該著重寫哪些事呢?
父子又吧啦吧啦一陣,孩子終于很好的完成了作文,以后也不用擔心寫作了。
7
第一步是要觀察到所有的環節,別漏了環節,這樣我們就能大致看到事情的大致面貌,這個時候你應該有許多問題。
第二步還是觀察。打開你的人生經歷,從小到大,相關的事一一的觀察,對比,你很容易得出答案,甚至有的答案你會大吃一驚。
這個觀察時間長度比較長,相關的每一件事你都需要像第一步那樣觀察。當你觀察很多件相關事的時候,很多答案自然而然的就出來了,也許有的答案不正確,沒有關系,一步一步來,這是必須經歷的。
有了仔細的觀察,其實大致的環節你都清楚了,分清楚輕重程度,好多答案也心理也有底了。
第三步,那就制定計劃行動。找個可行目標,定個計劃,先行動起來。
第四步,行動中觀察,多角度,站遠點,站高點去觀察。
站在山里面,你是看不到山的整個面貌的,你只有站的遠點,站的高點,多個角度來看你才能看到整個山的面貌。
站遠點觀察,不止是空間位置遠近,也包括時間位置遠近,這點我們相對比較容易做到。
比如設想一下把自己放到未來,再來看現在自己做的一切,你會發現,現在就是未來的延續,很多事情你就會發現該怎么做了。
但是如何站的高點?
這就需要我們借助他人的智慧,書籍、朋友、父母、老師、上司等或許能幫助我們。
8
帶著問題,全方位的去觀察,生活會更精彩。
我也留個問題給你們,請問鴨子在什么情況下它的行為可能是正確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