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上課都有人問我,周哥,你都60了你每天上課、學習、寫文章你不累嗎?你是不是每天都過的很辛苦啊 ……你這樣值得嗎?人生是用來放松的,我可不愿意像你一樣,這把年紀,搞得生活都沒有樂趣了。
每次聽到這些我都哭笑不得。
誰說我每天都很辛苦啦:我一有時間就朋友們喝下午茶聊天,好不開心;到了周五我還和朋友們一起逛夜市;各種吃,各種玩,時間充足還會去海邊去爬山,還會去我的發小家里做客。一點都不耽誤我做正事。
可他們卻說:“你這老頭,就是矯情”。
后來我認真的想了想,為什么他們會有這樣的質疑呢?覺得我每天做這么多事情,好像很累。
其實并沒有。無非是我善于抓緊時間,做事效率高而已。
有句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動力,一點沒錯。
我在助才上課,有學員和我說:“生活好迷茫,工作也沒干勁,努力真的很累”。我想說:“你覺得努力很累,但是不努力更累。”
講個故事。朋友的孩子,現在是一名銷售主管,月薪三萬。很不錯,對吧。但他之前并不是這樣。
大學畢業后,他在一家公司做銷售,業績平平,每個月工資一發,除去房租后就揮霍一空。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兩年。
直到一個冬天的深夜,他母親給她打電話,說身體不舒服,要來沈陽看病。他一晚上沒睡著,他知道,如果不嚴重,母親不會來。第二天在火車站接到母親后直奔醫院。一通檢查下來,醫生說他母親胃部有異常,需要做手術。
他翻出自己所有的積蓄,還不到兩千塊。然后跟同事朋友以及所有認識的人四處借錢,終于攢夠手術費。
手術前,在醫院交完所有費用,他銀行卡里只剩不到200塊...可想而知那段時間他是怎么熬過去的。一個月后,他母親出院回老家。而他呢,完全變了一個人:開始對工作非常認真努力,主動加班,聯系客戶,一單一單的跑。隨著業績上升,工資也水漲船高,直到現在做了銷售主管。
有時候,努力不一定是為自己,而是為了親人。
在家人需要物質支撐的時候,你有;
在家人需要精神撫慰的時候,你在。
這不正是我們努力的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