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垃圾人

生活中總是不可避免地看到或偶然接觸到一些“垃圾人”—是否是垃圾人,評判的標準并不是財富的多寡和地位的高低,而是是否有基本的教養和起碼的良知。

說一個人沒有教養,其實是一句極端傷人的話,說這樣話的人可能也是在極端生氣和被極端冒犯或被傷害,在極端鄙視對方行為的情況下作出的基本判斷。

何為教養?度娘作出如下的解釋,摘錄如下,供自己對鏡自照。

—北京百泰富,張衛明

教養,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尤指在家庭中從小養成的行為的道德水準。 禮貌是指言語動作謙虛恭敬的表現;教養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

教養指一個人文化品德的修養

【詞目】教養

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

辭典上說:禮貌是指言語動作謙恭的表現;教養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

教育培養。 《東觀漢記·馬融傳》:“ 馬融 才高博洽,為通儒,教養諸生,常有數千。”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今但愿守陋巷,教養子孫,時與親舊敘闊,陳說平生。” 《茶香室續鈔·明初抑南人重北人》引 明 彭時 《筆記》:“ 永樂 宣德 中,常選庶吉士,教養待用。” 梁斌 《紅旗譜》四十:“我把你介紹給 江濤 ,他和你一樣,也是在黨的教養下長大的。”

指文化品德的修養。 巴人 《點滴集·論人情》:“我碰到過一些長期參加革命戰爭的老戰士,很有文化教養的。” 茅盾 《官艙里》:“老者有一張頗為紅潤的臉,疏眉朗目,聲音洪亮,加之順手摸摸八字須的好姿勢都表示了他的身分和教養。”

詳細釋義

“教養”,中國古時《三字經》就提到了,指的是人從小就應該習得的一種規矩,待人接物處事時的一種敬重態度,特別指出,人若沒有教養,便是家長老師的失職。

“教養”,在西方文化中寫作“MANNER”指的是禮貌,規矩,態度,風度,生活方式,習慣……等等。英國王太后曾說:“MANNER”實際上是英國皇室存在的一個象征。“教養”在我們當今的文化中,更多被歸類到“禮儀”“素質”“道德”一類。

禮貌和教養不全是一回事,禮貌只是教養的表現形式之一,懂禮貌和禮節的人不一定具備教養,而有教養的人通常都懂得遵守他所在環境中的禮節和禮貌。比如一個有教養的農民會很好地遵守鄉村禮節和禮貌。

就禮貌和教養的關系問題:

禮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經過訓練和刻意就可以裝出來的。而教養是發自內心的,是由環境、教育、經歷等結合成的內在素質。也就是說一個人有禮貌,討人喜歡,但他可能內在是自私虛偽的。但當說一個人有教養時,不僅說明他的外在行為,而且還說明這個人的內涵、道德品質是好的。

一開始說起教養,現在知道,若非出于真心而表現得面面俱到,那只是禮貌,但禮貌的行為堅持一段后可能會改變態度,成為發自內心的,禮貌也就隨之轉化為教養了。由此看來,禮貌似乎是教養的基礎,是獲得教養的量變的修煉過程。

好的教養是天生發自內心的行為,它是善良地對待他人,是一種天性,而不是后天的強制學習。我曾在意大利、牙買加以及美國西部和那里的農民們相處過,他們雖然從事體力勞動,但卻天生有一種謙遜的禮貌。

教養與禮貌

教養與禮貌是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的。區別在于,教養反映的是人本質上的品質與道德水平,反映一種積極的對己對人的態度和行為,而禮貌只是人與人交往時所表現出的對人謙讓恭敬的外在舉止。它們的聯系在于,有教養的人與人相處時總會借助禮貌這種形式。因此,我們既不能說一個社交場合彬彬有禮而私下總說人壞話的人有教養,也無法說一個“刀子嘴豆腐心”,十分熱心助人的人有教養。

換言之,我們既需要內在道德品質的美好與完善,也需要外在行為舉止的禮貌與得體。兩者統一,才有助于我們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否則,別人對我們要么“避之惟恐不及”(如果我們是偽君子),要么“敬而遠之”(如果我們是滿口粗話的熱心人)。

教養的核心

“教養”在良好人際關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愛心,尊重他人,做事有分寸,善解人意,溫文爾雅,注重細節,關心他人,心胸寬闊并發自內心,正派真誠、光明磊落等等。

教養的本質是對人的關懷。因為關懷,我們才能注意并準確地把握交往尺度,給別人留下了必要的私人空間;我們才會克服種種不便,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公德的要求;注意處處使用禮貌用語,努力營造文雅平和的氛圍。

人際交往有一條基本規則:你怎樣待人,別人也怎樣待你。你關懷別人,對別人體貼、周到、真誠、正派、尊重、得體,別人通常也會反過來如此待你。久而久之,你就會具有人際吸引力,你的社會交往、社會贊許需要就能得到充分滿足,于是,你便為自己創造了一種有助于持續發展的良好的人際環境。

如此,你便具備了一個人可以依賴的最重要的外在資源之一:健康的人際關系。

因此,教養中的關懷是一種有助于人際交往進入良性循環的對人、對己的大關懷。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