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元月3日下午,我們淳化縣赴泰州高港交流學習的初中語文教師在高港教師發展中心、口岸實驗學校的安排下,由口岸實驗學校孔菊霞老師陪同,不畏風雨,不畏嚴寒,連夜奔赴無錫江陰顧山,參加元月4、5日在江陰顧山中學參舉行的“七省九地區初中語文教研共同體統編教材教學研討會”。
? ?
此次教學研討會主要圍繞統編教材七年級下冊新增篇目展開,由授課比賽、議課比賽、說課比賽三個環節構成。
首先,七省九地區教研共同體的八位老師為我們帶了風格各異、風采卓然的精彩課堂。
來自深圳的崔麗芳老師、武漢的江紅梅老師,為我們帶來了兩節構思完全不同的《驛路梨花》。崔麗芳老師運用板塊教學,以活動串聯整個教學過程。教學目標清楚,教學環節清晰,巧妙的活動設計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了扎實訓練。
武漢江紅梅老師的《驛路梨花》,則如同一枝凌寒開放的紅梅,引領孩子們漫步梨園,用自己的話講述自己的故事。她的故事講述技巧探究,帶給孩子們更多的是在品析詩意語言的過程里學會寫作。
來自重慶的江蜀月老師,為我們帶來的是一節《一棵小桃樹》。她的教學如同一股清泉,一縷清風,一節課在讓學生“勾一勾”“填一填”“說一說”“比一比”的自主探究活動里輕松展開,老師教的輕松,孩子們學的快樂!
此次活動,有三位老師同上《帶上她的眼睛》這篇科幻小說,這三位老師的授課內容、方式截然不同,每一節《帶上她的眼睛》都給了我們深深的震撼,這震撼,來源于老師們對文本的深入解讀。
江陰的金偉國老師帶領孩子們讀題目、說故事;讀眼睛,析形象。一節課,僅僅圍繞“一雙神奇的眼睛”,引領孩子們在語言文字里感受真善美。
溫州的王漢樂老師則是任務驅動,下發自讀學習單,讓孩子通過玩游戲的方式理清故事情節,通過閱讀做批注的方式讓孩子說說閱讀發現,通過資料拓讀讓孩子探究作品內涵,她的課堂,得體、得心、得法!
安徽廣德的向英老師,她的教學設計新穎獨特又緊扣文本――讓孩子們猜讀故事。先出示題目讓學生提出讀完題目后的疑問;再進行第一次文本閱讀,解決孩子們之前提出的疑惑;最后進行第二次文本閱讀,要求孩子們找出感到出乎意料的內容,然后引領孩子們探究作品主題。
? 杭州的厲穎老師為我們帶來的《葉圣陶先生二三事》,她的課堂,如同清風徐來,從容淡定,在靜等花開的過程里實現了師生共生長的妙境。成都岳國忠老師執教的《賣油翁》一課,圍繞文言和語言展開教學活動,豐富、實在、真實,是一節很有語文味的課。
精彩的課堂展示結束,來自七省九地區的另外八位老師分別對八節課堂進行議課比賽。組委會要求議課老師抽簽上場,十分鐘內完成議課。這樣的議課比賽,我們還是第一次看到。各位議課老師從課堂出發,結合課標、教學效果,在肯定授課老師優點長處的同時,更多的是從文本解讀、教學設計思路、教育教學理念的層面提出自己中肯的建議。
議課結束后,授課老師、議課老師,參會老師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交流活動。南方地區語文教師濃厚的的教研氛圍可見一斑!
? ? ?
說課比賽,同樣是由來自七省九地區教研共同體的八位老師參加。他們的說課不僅理論性極強,教學設計也是極具實用,真正做到了把理論與實踐合二為一。
中國人總喜歡把最精彩的節目留在最后,并稱之為――壓軸戲!此次的研討會,組委會就為我們準備了一場壓軸好戲!兩天的比賽結束后,江陰市教師發展中心的徐杰老師為我們做了一場精彩的專題報告。在這里,極有必要要對徐杰老師做下介紹。
他在所有的比賽結束后,為我們帶來了一場題為《關于“玩語言”的幾個問題》的專題報告。作為資深專家,他一針見血的指出,課中活動,就是“玩語言”,就是師生的語言實踐活動!他結合觀課所感和自己的授課經驗,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把對課中活動(玩語言)的幾點研究為我們一一道來。他認為,課中活動應當而且必須以文本為載體,課中活動的形式應是豐富多彩,不能只是“提問題,找答案”,并為我們列舉了課中活動的很多形式。他說“一個高明的獵人,也不能同時追到兩只兔子”,以此來告誡我們課堂不可太貪心,要集中精力打殲滅戰。談到對文本的的正確解讀,他建議廣大語文教師讀一讀孫紹振老師的《名作細讀》,多方位的了解教材。講座的最后,徐杰老師語重心長的對大家說:共生,是課中活動的生命和靈魂!是啊,教師應該具有“學生本位”的理念,具有發現生長點的眼睛,且具有把生長點變為生長力的藝術!
兩天的教學研討活動結束了,我們又匆匆離開了美麗的紅豆故里――金顧山。一路走來,雖是風雨兼程,但收獲滿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