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恨晚記憶術

最近幾個月一直為“元研社”做理論儲備
期間發現如果讓更多人進入國學精深領域
尤其對易經和奇門遁甲等術數學深入了解
對理象數大量符號的記憶成了攔路虎
為此我努力尋找清除障礙之法
探索過程中偶然進入記憶術大門

之前在研究關于學習的學習時
便對人類認知模式有所涉獵
我們的大腦其實并不擅于思考
如果超過7個詞組就容易宕機
很多時候她更擅長信息提取
幾乎所有關于記憶術的書上都會提到左右腦的問題
譬如左腦偏向抽象 右腦偏向形象
右腦容量是左腦100萬倍云云
雖然確實有人在研究相關理論
但我認為這些都還不是關于記憶術的關鍵
因為人們進行記憶里是左右腦一起用的
所以對記憶的規律的了解要比對左右腦了解更重要

我們可以將大腦做為一臺電腦
處理信息里要從內存里提取信息
而大腦的內存只能同時存放7+-2個組塊
更多的信息是存放在硬盤上的
姑且可以認為存放在右腦上
所謂的組塊可以是一個字節 也可以是一段文字 甚至一套復雜的動作
關鍵是這些東西能夠被打包
就像我們學習騎自行車時
初學者一邊注意腳下蹬 一邊注意手上把 還有眼前的方向
往往手忙腳亂還經常出錯
這時候這些動作就是一個個分列的組塊
而當我們學會了騎車后
就可以邊騎車邊聽歌甚至來個撒把
因為前面那幾個分列的組塊而今變成一個整體了
其實記憶術就是用一種方法使大腦在記的時候打包存入
憶的時候打包提取
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聯想
提取時的關鍵信息就是“記憶樁”

學習記憶法首先要學會聯想
要熟悉、清晰、聚焦和生動
這樣出圖效果才最好
同時要學會四種記憶宮殿方法
包括地點樁、數字樁、身體樁和文字樁
訣竅就是生動夸張、與自己有關、運用聯想清晰成象
作為基礎儲備要把110個數字樁和26個字母樁記牢固
同時把生活中的場景轉化為地點樁
幾分鐘內記憶一副撲克就成了別人眼中的神奇
其實在記憶術中只是小兒科

每個人都有自己熟悉和適用的數字樁
比如我自己的數字樁便是這個樣子


數字樁.jpg

利用這個表就可以方便的記憶撲克
比如黑桃可以從11 12 13……19 10代表
紅桃可以21 22 23……29 20代表
梅花可以31 32 33……39 30代表
方塊可以41 42 43 ……49 40代表
四個J可以找4個男性 如唐僧師徒4人
四個Q可以找4個女性 如4大天后
四個K可以找4個男性 如4大天王
大小王分別由父母代表
然后再找6個地點樁串聯
基本上一個小時就可以學會撲克記憶
多加練習很容易在5分鐘內記住一幅牌
況且會越來越熟練

當我進入記憶術的大門后
后悔曾經浪費了無數時光在死記硬背上
幸運的是以后自己的孩子不會再做無效努力
這也篤定了對“元研社”深入探索
找到事物背后更深層次的“推動力量”
以此向外延伸探尋優秀的解決方法
可能是數十倍效率的提升

路雖漫漫卻能讓人心潮澎湃
不管如何
已經在路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