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1):勇


《說文解字》里解釋“勇”字有這么一段:“力者、筋也。勇者、氣也。氣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氣乃至焉。故古文勇從心。” 吶呢?!(稍安勿躁,繼續往下看)。

筋,《說文》里解釋是:(筋) 肉之力也。(哦!…… 沒懂。)顯然有邏輯錯誤,力者筋也,筋者力也。循環論證了嘛!顯然是先有了力字,后來在旁邊加個月,月代表的是肉(不是月亮哦),能發力的肉,肌肉和肌腱的統稱為筋,這樣應該說得通。繼續查查,果然,找到了這么一句:“筋者其體,力者其用也。” 力是筋的作用,筋是本體,和之前的猜測一致了。好,這就合理了,繼續。

勇,“勇者,氣也。” (啊!氣又是個什么鬼?)說到身體里的氣,真是樣奇妙的東西,比如:我生氣了的氣;醫生說你氣血不足啊我幫你開兩副藥調理調理的氣;太極拳師父說以意導氣,以氣運身,意到氣到,氣到勁到……(似懂非懂,還拼命作點頭狀)的氣;街坊四鄰一團和氣的氣。打住先,先別管是什么氣。“心之所至。氣乃至焉。” 這個明白,心到哪里,氣就到哪里。“氣之所至。力亦至焉。” 氣到了,力也到了。從動心到發力,中間的過程,是氣來完成的,這種氣就是:勇。勇氣,力氣,這個氣關鍵看你的心哦!心虛了就沒勇氣,沒勇氣就沒力氣。

“古文勇從心”,就是說勇字在古代也寫成恿,《說文》是東漢(約公元100年左右)時的書,書中的古代指的是戰國(約公元前400-公元前200年),原來,慫恿的這個恿還蠻有來頭的。咦? 那為什么慫恿的恿沒有被勇替代而保留下來了呢?

先看甬字,《說文》:“凡從甬聲之字皆興起之意。”凡是帶甬的發聲的字大多帶有興起的意思。想一想,比如:水動起來叫做涌;蝴蝶變身前動來動去的叫做蛹;腳動起來了叫做踴;力生起來了叫勇。那么,心動起來了就!是!恿!。一個人把另一個人說得動心了,那就是——慫恿。

看到這里,你有沒有一點點動心呢?想不想了解更多漢字的前世今生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