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年輪的運用,我去深挖了潛意識&意識,還有系統(tǒng)論、唯心主義哲學、卡巴拉、心理學等等資料,理論上來說,在意識層面通過一定技術手段來進行自我管理,確實可以提高成就自己的概率和效率,比如我的偶像彼得德魯克,他就是一位自我管理能力非常強的人。但意識層面的實現(xiàn)需要潛意識層面的支持,簡單說就是【心態(tài)】,心里面的想法是否純粹,對于自己的理解,如何定義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系等等。我希望年輪可以變成一個輔助工具,借助明確的技術流程,從意識層面來影響潛意識,通過外在行為來影響內在思維,在一個相對較為明確的過程中逐漸成就自己。
關于人生年輪,我接下來會更新一、年輪的用法,包括評估、分析、規(guī)劃從淺至深三個層次;二,一年一輪——個人系統(tǒng)構建流程。目前已經(jīng)有朋友參與到一年一輪的體驗流程,暫時只進行了2/3(如果有興趣嘗試一下,給自己構建一個系統(tǒng),按照系統(tǒng)來進行自我管理的朋友,可以回復郵件聯(lián)系我)。
我個人也在一年一輪的流程中,對此最大的體會是:立。
孔子說,三十而立。這個【立】字究竟是確立了什么呢?眾說紛紜,比如立行、立功、立言、立德、立業(yè)等等……眾說紛紜,我試著從自己親身經(jīng)歷中來體會這個字。
因為從小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我會有一些“童年陰影”,心理學明確指出,從胎兒時期開始,嬰幼兒時期的種種經(jīng)歷會深刻影響一個人這輩子如何為人處世,在20歲之前,確立一個人的基本人格結構,而30歲之前,將完善自己的人格結構(我打算用一年一輪來完善自己的人格結構,依循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心理學觀點)。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看明白,大學四年、上海三年,種種選擇的背后都有著童年陰影的影響,這一點一度讓我非常沮喪,頗有自暴自棄的想法。
后來想到三點:1,我永遠不可能回到過去,不可能對童年做任何改變,它是既定事實。2,按照輪回的觀點,我和父母的緣分在這一世是親子關系,它是我的一部分,甚至說只是一小部分。3,我的DNA得自父母遺傳,但也有一種說法,人類只是DNA用來繁衍自己的工具,身體和心靈的關系自古以來就是終極謎題。之所以當前社會上非常流行家庭系統(tǒng)排列、父母都是禍害、童年陰影一輩子揮之不去等等觀點,一方面中國的家庭倫理文化占主流地位,人們天生關注這些,另一方面讓一個人反思自己是如何受到家庭的影響,非常容易出效果也就容易進行商業(yè)運作,還有一部分因素是因為當下人們開始注重向內探索,理解自己,心靈修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社會潮流,而我也在不經(jīng)意間卷入輿論潮流的影響而不自知,被童年陰影這一片樹葉遮住眼睛,忘記自己是一個獨立于天地間的人。
意識到這一點之后,我拿開樹葉,試圖撇開自己身上所有的標簽,斷掉與這個社會的全部鏈接, 抹去一切個人背景,我是誰?
從8月底離職至今,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我都在嘗試尋找答案,整個過程非常危險,一度陷入抑郁&焦慮的交替折磨,好在人天生就可以從苦難中習得財富,一次次觸底反彈之后,我開始有一些明悟,不敢說徹底明白,孔老夫子一輩子的思想精華斷不是我宅一個月就能理解,但至少知道自己該如何做選擇。
一個人的所思所想都是內在,外人唯有通過其言行來感知。我雖然知道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如果心念中仍有矛盾,自己的言行會前后不一致,那么很容易造成別人對我的誤會,到最后還是自己心里郁悶。這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外在言行要契合內在心念,內外契合發(fā)展到極致就是儒家所言之【慎獨】。幸運的是個人外在言行可以借助各種方法來進行管理,比如‘吾日三省乎吾身’、PDCA等等,這屬于意識可以控制的部分。消除內在心念的矛盾要靠非常強大的自我覺察能力,也有方法可以輔助,比如冥想、寫日記等等,這一部分由潛意識做主。關于意識和潛意識的關系,大家都熟知騎象人這個比喻,人以為自己主導旅程,實際上被潛意識這頭大象帶著四處漫游。實際上意識可以影響潛意識,比如開車,剛開始需要一個人集中精力,注意路面各種信息來掌控汽車的行動,慢慢地熟悉過程之后,開車變得毫不費力,可以一邊欣賞風景聽著音樂和同車人聊天等等,駕駛這件事從意識主導變成潛意識主導。
我已經(jīng)確立了內在心念是外在言行的基礎,而外在言行可以反過來輔助消除內在心念矛盾之處,那么如果外在言行逐漸發(fā)展,會變成什么情況?
答案是大家都耳熟能詳?shù)哪蔷洹靖裰抡\正、修齊平治】。前四個步驟是內在心念提純,后四個步驟是外在言行發(fā)展,換成現(xiàn)代一點的說法,就是逐漸發(fā)展個人影響力,能力小的紙影響了身邊的人,能力大的影響整個宇宙。
終究這個【立】字,說簡單就是我這輩子的言行,說深奧就是內在心念,我愿意做哪些事情,然后踏踏實實去做就行。
希望上面的分享能給大家?guī)硪稽c收獲,最后送上一點干貨,也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大部分焦慮是因為無知】,我因為回上海或者留成都著實焦慮了一個星期,后來發(fā)現(xiàn)是了解的信息量太少,一拖二懶三不看書而已,無知所以庸人自擾╮(╯▽╰)╭。
是時候告別童年陰影了,祝福大家都能成為所希望成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