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評分★★★☆
51/100
閱讀時間 2017.9.19-10.7
ISBN 9787532774876
來源 方所
em,這本書明顯比上一本《赫拉巴爾之書》好讀很多了啦~~
講述阿爾巴尼亞一個獨特的地區,一直維持著“流血復仇”的傳統,即被殺者的家屬有權利向加害者復仇,一命報一命。但是復仇成功之后,兩者的位置就會反轉,殺死他人后就會被追殺,當超過了協定的誠信期之后,性命就隨時被被人取去,然后就是無休止的殺戮,直到一方的家庭再無可以追殺的男丁。
一個看上去帶感,但其實非常殘酷的規則。
真正去看的時候,發現復仇者的心里是很復雜的,至少書中的主角“焦爾古”,在不得不殺人的時候一直在追問自己,究竟這樣的殺戮為什么一定需要存在,是否能夠停止,可是還是遵循著不知道傳承了多少年的規則,殺死了殺害他兄弟的兇手。日子就變成了倒計時。一個人,知道自己只剩下一個月命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呢,希望能夠延續下去,無論被困在暗沉無光的庇護石樓里變成半瞎子也無所謂,還是要呼吸自由的空氣,即使被殺死也無妨呢?焦爾古作出了選擇,為了那個只有一面之緣的女士。
在焦爾古交完“血稅”(殺人之后就要交錢,傷人了也要交錢的獨特規則)的路上,遇到剛新婚的少婦“迪阿娜”,即被深深吸引。說遇到也是不太準確,確切來說只是互相凝望了一段時間。雙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于一個旅途中不斷尋找年輕山民的身影,一個花費三個星期的“生命”也要出外旅行追尋女士的蹤跡。第一次體會這種雙方沒有交談過,僅憑一面之緣即燃起的愛意。說淡卻又異常濃烈。
最后的結果,是了結,也是遺憾吧。
書摘
對于阿爾巴尼亞人來說,朋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任何其他的事不能與他相比的。(P78)
也許是偉大的事物內部都有一點兒瑕疵吧。這種瑕疵不會削弱它們的價值,而是讓它們更真實。(P93)
高原出現了某種靜謐的氣氛,或者是一種感覺,因為人的叫喊聲比山野不停的呼嘯聲真的要小得多,因此,人的因素沒有力量決定靜穆或者喧鬧。但是,它是能感覺到的。(P110)
有句著名的諺語說:活著的人不是別的,只不過是得到許可來到這一現實中休假的死亡者。(P118)
迪阿娜繼續觀賞著外面的風景,風景中的某種東西可以分散注意力,讓人的腦子里變得空空的,什么都不想,這樣就能從每一種繁復密麻的思維中輕松一下。(P120)
突然間,迪阿娜懷著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思念起他來,經過了那個地獄的人。焦爾古,她在心里暗暗地呼喊著他,囁嚅著嘴唇。他在永無盡頭的路上游蕩,手上、袖子上、手臂上、翅膀上帶著死亡的信息。為了戰勝那種黑暗,那個世界開端的混亂,他應該是半個上帝。他是如此的奇特,如此的不可接近;他體魄巨大,夜里能膨脹,能飄蕩,像是一聲震天動地的嚎叫。(P134)
在所有的人的思想里,四月是完整的一個月,而他所擁有的挺特殊,只有一個月的一半。后來,他盡力不去想這些事情,傾耳去聽那些過路人講的故事。他感到驚奇,這些人的背包里可以沒有面包和鹽,但從來不能沒有故事。(P172)
有生以來,他注視過許多人,自己也被許多女人的眼神注視過,火辣辣的眼神,含羞的眼神,醉人的眼神,裝模作樣的眼神,嬌滴滴的眼神,溫婉含蓄的眼神,趾高氣揚的眼神,各種各樣的眼神,他見到的多著呢,可是,從來沒有被像這位女郎的這種眼神如此注視過。著眼神很遙遠,同時也很近;既可理解,又不可理解;既顯得陌生,又充滿同情。在那種眼神之下,除了具有一種火熱的激情,增加你的分量之外,還具有降溫熄火的內在特質,要把你送到遙遠的地方,送你到死亡、生命以外的世界里,送你到可以平靜地看到自己的地方去。(P174)
他的注意力一直沒離開山村老太太。在她未唱出哀歌之前情感的變化,在她的臉上也顯露出來了。她的雙眼含著哭泣的神情,但沒有流出淚來。這樣一來,這雙眼睛就顯得更加悲楚難耐了。(P186)
他用僵滯的發呆的目光朝四周望了一望,心里很明白,這是時間以外的時間,天外世界無邊無際的時間,這時間再也不屬于他了。不再有日子,不再有季節,不再有年代和未來。時間只是一個總的泛泛的概念,他同這種時間沒有任何利害瓜葛。它完全是陌生的,它不再給他任何標記,任何知識,甚至連懲罰他的日期都不告訴他。懲罰就在前面的某個地方,他將在一個不曉得的日子,在一塊平坦的不熟悉的地面上,遭到一只不熟悉的手的懲罰。(P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