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先生,精力旺盛,充滿挑精神和奇思妙想,每當出現一種網絡平臺就興致勃勃地決定堅持更新以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后發家致富成為人生贏家,然后又總是在幾個月之后放棄沒有下文。
? ? ? ?B先生,在一個平臺上默默更新一個專業的知識,堅持了七年后,他得到了:
? ? ? 一個個人品牌;
? ? ? ?三萬多個粉絲;
? ? ? ?一個專業的知識和技巧;
? ? ? ?受到了媒體采訪;
? ? ? ?十多個穩定客戶和酬勞;
? ? ? ?演講邀請和酬勞;
? ? ? ?廣告收入;
? ? ? ?出書;
? ? ? ?創辦自己的公司;
? ? ? 一個是頻繁的快速開始一件事不久又放棄,周而復始七年過去什么都沒積累的A,一個是通過堅持得到驚人“復利”效果成為人生贏家的B,這就是堅持的力量。“小小的行為最初可能成效很慢,但到了某個時期就會產生爆炸性的效果,這就是堅持的力量。問題是大多數人沒等到那個時候,就自動放棄了。”
? ? ? 堅持是什么?是“不依賴意志或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續的事情引導到如每天刷牙般輕松的狀態”,要知道,“人類有95%的行動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而大部分的無意識行動都是通過習慣產生的。”所以如果能好好的運用習慣,我們就能得到一個更好的人生:
? ? ? 在工作上獲得成果
? ? ? 促進人際關系
? ? ? 獲得健康的身體
? ? ? 增加收入
? ? ? 對社會有所貢獻
? ? ? 《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就是教會我們如何學會堅持來培養出好習慣的一本書,書雖然不厚但幾乎全是干貨,寫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習慣培養顧問公司董事長古川武士,有多年培訓指導企業經營者和職場人士的經驗,書的內容簡單易懂又鞭辟入里讓人豁然開朗。
? ? ? 首先我們要了解為什么大多數人都只有三分鐘熱度,這是“因為人類具有‘對抗新變化、維持現狀的傾向’”,若想將某項行動轉化為習慣的話,只要持續新習慣一直到大腦認為這項習慣“跟往常一樣”就好了,不同的習慣,想要培養出來的時間也不盡相同:
程度一 ? 行為習慣閱讀、寫日記、整理節約等用時≈1月
程度二 ? ?身體習慣減肥、運動、早起、戒煙等用時≈3月
程度三 ? ?思維方式及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創意能力、正面思考能力等用時≈6月
? ? ? ?而身體對“培養新習慣”的變化感受到了威脅使大多數人對新事物都是三分鐘熱度無法持續而導致失敗的現象在本書中被稱作“習慣引力”。
? ? ? “火箭升空的最初幾分鐘、幾公里內所耗費的能量遠多于后面幾天、幾十萬公里旅程中所耗費的能量。”培養習慣的過程就類似于發射火箭的過程。
“發射火箭時歲困難的部分就在于穿過大氣層。穿過大氣層需要巨大的能量,這是因為火箭會被地心引力拉回地面的緣故。不過,一旦火箭進入太空,脫離了地心引力的影響,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就能夠前進。
把這樣的現象套用在培養習慣上的話,地心引力就是‘習慣引力’。只要有機可乘,‘習慣引力’就會讓人停止前進。
因此,突破大氣層之前的過程就如同培養習慣的過程。太空就像已經習慣后的狀態。
也就是說,一旦習慣形成之后,只需要極少的經理就能夠讓習慣持續進行。這與火箭只需少許的能量就能夠在無重力狀態的太空中前進一樣。”
和火箭穿過大氣層一樣,在習慣養成之前也有三個難關。
階段一 ? 反抗期(第1-7天)馬上就想放棄 ? ? ? ? ? ? ? ? ?失敗率42%
階段二 ? 不穩定期(第8-21天)被預定事項或他人影響 ?失敗率40%
階段三 ? 倦怠期(第22-30天)逐漸感到厭煩 ? ? ? ? ? ? ? 失敗率18%
? ? ?在開始培養習慣前一定要牢牢遵守“習慣培養三原則”,這是走向成功和預防失敗前提:
原則一 鎖定一項習慣(不要同時培養多項習慣)
? ? ? 失敗的第一原因是太貪心,“習慣引力”會針對不同的習慣產生作用,如果同時培養多項習慣,就會承受多倍“習慣引力”,大大增加失敗率。
原則二 堅持有效的行動(行動規則越簡單越好)
? ? ? 例如學習英文的行為規則:在電車上練聽力;每周兩次英語對話課;利用零碎時間背單詞;晚上花一個小時學語法……
? ? ? 就算只鎖定一項習慣,行為規則臺復雜,光是記都記不住,想持續執行就更困難,要知道“復雜的事情容易失敗,簡單的事物容易堅持,這是真理。”
原則三 不要太在意結果
? ? ? 過度在意結果,完美主義心態會導致行動節奏被打亂。
在遵守這些原則以后我們就能開始“習慣之旅”了!
-------------反抗期---------------------
如果用天氣形容反抗期,是一種“就如同面對狂風暴雨,是連站都站不穩的洪水警報”的狀態,這時的習慣引力非常強大,主要為一下癥狀:
馬上就感覺沒勁,只有三分鐘熱度;
計劃內容太過勉強,導致中途放棄;
時間一天天過去,變得越來越懶得行動;
此時期可以說是培養習慣的最大難關,但若度過了反抗期,就已經成功了四成,那么要怎樣才能度過呢?只要把重心放在撐下去就好了
對策一 從嬰兒學步開始——“從小地方開始”。
對策二 簡單記錄——記錄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停止無謂的努力。
-------------不穩定期--------------------------
主要癥狀:
在已安排好的時間內插入其他事情而荒廢計劃;
因為加班或個人私事導致計劃中斷;
因為天氣或突發事件導致多日無法持續行動;
解決的辦法:
對策一 行為模式化——把你想培養的習慣化為固定的模式(時間、地點、做法),并認真執行。
對策二 設定例外規則——讓計劃保持彈性。
------------倦怠期--------------------------
主要癥狀:
感到厭煩提不起勁;
感覺不到培養習慣的意義;
因一成不變而產生空虛感;
“這是‘習慣引力’的最后影響,其實這是因為你已經開始要適應‘新習慣’了,習慣引力為了維持現狀而設法抵制你所做的一切做出最后的反抗。”
解決的辦法:
對策一 添加變化——用不同的方式激發最初的激情。
對策二 計劃下一項習慣——“擬定為期一年以上的習慣清單,并且定期檢查這份清單里各項習慣的優先級。
? ? ? ?除以上令人受益匪淺的方法外,在本書中最令我受到啟發的是作者關于“培養習慣的農業眼光”的觀點。
“在農業中,只有經過耕土、播種、澆水,用心培育之后,才能有收獲。人生其實也跟‘種田一樣,然而,人們卻很容易受到講授簡單的知識技巧或實用性書籍的影響,而一味地追求‘收獲’”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
很久很久以前,某個村莊里有兩名農夫。
其中一個農夫只種植馬鈴薯、蘿卜、菠菜、小松菜、茄子等30-90天就能收獲的蔬菜。這些蔬菜的收獲量可以填飽農夫家人的肚子,也有剩余能夠分給左鄰右舍。
另一個農夫也一樣種馬鈴薯、蘿卜、菠菜、小松菜、小黃瓜、茄子等短期可以收獲的蔬菜,不過,他只用60%的時間種植這些蔬菜。另外,他還用30%的時間種植南瓜、洋蔥、牛蒡、大蒜及哈密瓜、西瓜、草莓等約半年才能收獲的蔬菜、水果。最后他用剩余10%的時間種植需花費數年才能收獲的柿子、桃子、蘋果等。
五年后,兩名農夫家的餐桌上的菜色就完全不同了。
只注重眼前收獲的農夫家的餐桌上,都是短期就能收獲的菜,所以食材沒有變化,營養也不均衡。
而考慮均衡收獲的農夫家的餐桌上,不僅有蔥、蘿卜、玉米、番茄等蔬菜,還有柿子、哈密瓜、草莓、桃子等水果。”
? ? ? ?兩個農夫之所以產生如此大的差別,原因在有沒有“眼光”。好習慣也一樣,若想和收獲豐富的農夫一樣,就要培養各式各樣的好習慣。若要得到這樣的結果,必須先弄清自己五年、十年后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想達成什么夢想,工作上想得到什么樣的成就,長期目標夠明確自然就知道自己應該在培養短期習慣的同時也培養什么長期習慣了。
?短期習慣 ? 馬上就能看得到結果的習慣,如:存錢、整理、不玩手機等
中期習慣 ? ? 時間管理、寫日記、考職稱等
長期習慣 ? ? 閱讀、拓展人脈、健康管理等
? ? ? 試著描繪你五年后、十年后的模樣,開始培養好習慣,踏上新的征程吧
? ? ? 這本書雖小,但幾乎都是干貨,以我的觀點挑選了一點感想,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