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質疑整容、撈金、不務正業,被懷疑巔峰不再,但我覺得她活在最好的時光里

說到運動員,或許你的第一印象他們都是穿著紅色運動衣、肌肉凸起的。

但生活中他們也有這樣的▼



惠若琪
孫文雁
張常寧

或甜美、或優雅、或端莊、或性感……

但花式九球,在場上的運動員不會揮汗如雨,甚至美成了一道風景,但是那種比賽的緊張程度一點也不輸田徑、游泳、舉重等運動。

我今天要說的就是“九球天后”——潘曉婷。


為什么被冠以“九球天后”的名號?因為她是中國臺球界第一位獲得世界錦標賽冠軍的選手,10次9球世界冠軍記錄保持者。

你或許質疑她整容、撈金,或許只是關注她的外貌、八卦,但你是否知道她剛學九球時,是獨行在一條沒人認為走得通的道路上?畢竟那時的女子九球運動還十分小眾,國內并未出現前人的范本供她參考。所以她走的每一步路都是自己的探索,說她是先行者一點也不為過。

說起她學習九球的原因,其實很戲劇性。

潘曉婷從三歲起到十五歲,學了十二年的美術,夢想著能夠進入美院,上帝卻似乎知道她的天分并不在于此,用一紙落榜單打碎了她美好的夢。于是乎,潘曉婷這才開啟了自己的九球之旅。

15歲落榜美院,16歲開始打九球,半年后參加全國女子九球比賽就奪得冠軍。或許這是受父親愛好打臺球的影響,也或許這就是命中注定的天分吧。

有天分的人很多,但是他們仍然很努力。進入水中就如魚得水的“菲魚”菲爾普斯,他每天游的距離多達12英里,他說:“我知道沒有人比我訓練更刻苦”;科比?布萊恩特說過:“你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鐘是什么樣子嗎?”,每天四點科比就起床去訓練,十多年后雖然洛杉磯四點的黑暗沒有改變,但他卻變成了肌肉強健、有體能、有力量、有很高命中率的運動員。

潘曉婷亦是如此。


一個人如果只有天分而缺乏刻苦的練習,那么就如同空有優美的骨架線條而沒有血肉的骷髏。要成為一個完美的人,先天的條件和后天的努力一樣都不能少。

去北京學藝時,潘曉婷和爸爸住在地下室里,成日成日地練習,夏天熱到快要中暑,冬天冷到快要成冰棍。

那時候因為經濟拮據,只能住最便宜的賓館,吃最便宜的盒飯,喝自己燒的涼白開。沒時間追求美麗,沒能力享受生活,沒力氣做除了練球以外的其他事情。

既然決定了冒險,就沒有了回頭路,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這是人生的賭博,所以潘曉婷拿出了最大的力氣。她爸爸為了訓練她出球的穩定性,自創“一桿穿瓶法”,架上架手,不能碰到瓶子地對著瓶口運桿、送桿,來回練習。還將沙袋綁在手臂上,一練就是十幾小時。

就如同潘曉婷自己所說,奪冠的好時光漸漸模糊,但艱難的時刻卻如掌心里的紋路,那么真實、清晰。

很快,潘曉婷迎來了自己的春暖花開。她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姑娘,到在國內嶄露頭角,再到發現國內已經無法滿足她的強大野心。20歲,潘曉婷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個世界級冠軍,獲得了全世界的關注,也吸引了國人對于臺球花式九球的關注。

之后,潘曉婷陸續奪得了亞洲杯、世錦賽、亞運會、世界花式撞球聯合會杯(WPA)、世界女子臺球協會杯(WPBA)、全國賽的桂冠,實現了職業生涯的大滿貫,被譽為“九球天后”。

但作為旁觀者來看潘曉婷走過的路,你會發現,她不如奧沙利文那么有天賦,也不如凱莉?費舍有灑脫的個性,她的心理素質并不能使她成為一個完美的九球選手。個性使然,并不能改變什么,她是那種誤判會想哭,落后會緊張的人。她也知道自己“放不下”,放不下成敗,放不下外物。經歷2009至2013年的低谷,她頂著來自外界和自己的壓力,但她也在試著調整,潘曉婷說她爸爸對她說過,比賽時不要想別的,就當做表演。果然,放下內心的包袱,打完一場球,她也對這句話有了新的認識。“把比賽當做表演”,是一句箴言,但真正將之付諸實踐,體悟到之后便有如煥然新生。

生活中,這個雙魚座A型血的女孩看似高冷,實則慢熱;她愛看韓劇,會因感動而哭的稀里嘩啦;她也愛美,因為學過美術,所以衣品很不錯;她骨子里有冒險的因子,學騎馬、開賽車……


你要質疑她整容、不務正業,我卻覺得,她開心,就好。人生走一遭的目的,不就是快樂瀟灑走一回嗎?

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里,能夠任性一回,也不枉此生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