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春蠶,吃了桑葉就要吐絲,哪怕放在鍋里煮,死了絲還不斷,為了給人間添點溫暖。
——巴金
上帝給每個人的也許并不相同,但那都是物質的,在精神上所賦予的一切都是均等的。不論家里貧還是富,難道我們沒有享受過媽媽做的菜肴嗎?不論你長得美還是丑,難道我們沒有驚訝于別人對你的贊賞嗎?不論你是否受過歡迎,難道我們沒有得到過朋友的關護嗎?正因為這些,上帝是公平的,他給了我們應該去回報的恩人。
? 《詩經·大雅》中有一句: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一個美好、和諧的環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維護,讓愛一點一點傳遞于大地。2008年,湖南省發生了幾十年難遇的冰災,有來自唐山的3名農民工將心比心,以心換心。他們自費包車奔赴湖南,奮斗在湖南省受災最嚴重的郴州市搶險救災第一線。而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已經有62歲了,最小的才19歲。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野外的山上工作,每天早晨5:30起床,要一直工作到晚上7點才收工。但是他們沒有怨聲怨語,只是笑了笑說:“太辣了,湖南菜里面放了很多辣椒,我們根本適應不了,有時候就自己買了點方面便,火腿腸充饑。”
? 感恩一直都在以無聲的形式傳遞著,在普通的農民工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現,我相信,無論多平凡的事物,都能孕育偉大!
“感恩’不一定要感謝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發現美并欣賞美的道德情操。“2007年8月,樂山某電力公司對43名貧困大學生進行了每人3000元的扶貧助學捐款時,要求被捐助的大學生匯報平時的學習成績,每年至少提供一次在校學習、表現等有關情況的匯報材料。可是一年過去了其中有14名大學生在一年時間內音信全無,沒有給企業打過一次電話,寫過一封書信,甚至連電話都聯系不上。公司負責人表示,將停止對這14名大學生的捐助。”? ? ? ? “ 這些學生的行為太讓人寒心了。”負責人透露,在8月底時,有一名資助者打電話質問為什么要取消對他的資助,一副好像企業應該供他讀書的語氣。
?
我們要學會感恩,知道感恩。不要把別人給你的恩德丟棄在最卑微的泥土里。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更何況我們人呢?也許正因為我們是人,是最高等的生物,才太過于把自己作為中心了!總覺得自己能把這世界看透,自己做的事情有理有源……
而我們首先應該感恩父母,因為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是誰半夜起床,只是為了看看你有沒有踢被子?是誰每天去菜市場選東揀西,只是為了你放學回家能吃到不一樣的飯菜?是誰在風雪中排那么長的隊,只是為了你偶然提到那里的蛋糕很好吃?是誰?是我們的父母!
這些都是感恩之情,道德之理!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讓我們學會感恩,讓感恩的心飛向廣袤的大地,讓感恩之理傳播在這漫漫人生路上。這樣,我們隨時都可以看到美麗的風景!
文/李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