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那點事兒(1)

周日從紐約飛回來,不得閑的轉機去了昆明開工,一個下午三個小時沒有間斷的講完我的內容,轉身飛奔機場,巧的是竟然能遇到4聯排座位無人,我可以躺倒適應時差。看官可能會問“您何苦這般拼?”我答:只為這句話“21世紀是歐巴桑世紀”。想想活到100歲的奶奶,想想在養老院中的母親,想想我這把年紀還想往財富自由的圈子里擠,怎能不使出吃奶的力氣拼呢。

我電腦的桌面上安裝了一個“養老金缺口計算器”的小程序,偶有親朋好友打開算算缺口到底是多少?往往會是算過后的目瞪口呆,我已經見怪不怪了。我也會實時的提醒說:激動什么呢?要求可以不太高嘛,只要我們情愿降低養老生活的水準;但我所看到的回饋的表情,常常是帶著不甘。

彈丸之地的日本算是最早進入到老齡化社會的國家,早在2005年,女性的平均壽命就已經達到了85.5歲,而至此年齡以上的男女比例為28:72,女性超過了男性的2.5倍之多。所以日本人會形容21世紀是歐巴桑的世紀。

友人說:醫學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筆者同意,因為只有“未病”才能有更多的機會讓生命得以延續。正如人們并非只依賴于亞健康或非健康時的救治,而是在本就健康時更加的追求采取各種手段以保證不失去健康,這也無形中給更多人奠定了長命百歲的基礎。然而,筆者經過與各年齡層面的友人對話,發現絕大多數人,大大低估了未來基本的養老需求所涉及的范圍,無論是有錢人亦或沒有錢人。

筆者于今年春節將父母送去了養老院,這已是2015年來所更換的第三家,這其中導致我們頻繁更換的理由,有些恐怕看官想都想不到。第一家:愛“某”家國際護理院,在大興開發區。暫且不說費用,探望一次不堵車往返3個小時,收費雖然不菲,護工的護理水平實在不夠專業,從推薦我家保姆去工作,他們的草草面試即可略見一斑;第二家:壽“某某某”,在門頭溝阜石路出口,交通總算便利,景色宜人,價格同樣的不菲,但無法做到一對一護理,護工與老人的比例為1:6,對于完全失去生活能力的老人來講,如廁極其的不便和痛苦;于是,再次回到家中,有幸找到兩位保姆,分別照顧父母。但家庭式的服務最難的是對保姆有效的管理,我發現僅僅最簡單的生活需求,都很難讓父母感覺舒服。比如:每日每餐的飯食是否按照老人的口味做,再比如,能否與老人在興趣愛好層面做最簡單的交流,而不至于讓老人每天除了看電視就是發呆;其次,能否每日準時推著老人到戶外換空氣、賞風景等等,這些起碼的生活需求都做不到。考慮與子女同住呢?不是不可,但畢竟住到一起不僅是和女兒住、還有女婿,添太多的麻煩會不會讓女婿不開心,即便彼此經濟條件都不錯,離開自己的家也難免有寄人籬下感。

我們再次決定繼續尋找一家人心中都比較理想的養老院,當然除了父母認為舒適的同時,女兒探望方便也被列入其中。對于父母來說,80歲高齡,離開熟悉的環境和家人,勉強自己適應陌生的生活,遵守別人的規矩,甚至于還需要全天候的照料,這本身就沒有太多幸福感,甚至有可能因為孤獨而導致抑郁。的確,我們看到N多網絡的報道,都談及老年人最大的殺手不是身體的疾病,而是心理的疾病,即憂郁癥。慶幸在西三環邊上我們找到了一家人都覺得理想的養老院,院長是前愛壹家的院長,常常給父母以特別的照護,即便飯食不可口,還可以隨時叫外賣給他們換口味,媽媽特別喜歡我為她準備的下午茶。

面對風燭殘年的父母所遭遇的養老困境,我時時會恐慌我的未來。我們這一代人可以如此盡心為父母提供相對周全的照顧,我們的下一代呢?當我們傾其所有為孩子提供最完備的生活和求學保證、以讓他們萬萬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時候,我們是否給過孩子以孝道的教育?未來怎又能指望或相信他們是我們年邁的依托呢?當然日益競爭激烈的社會,即便子女有心也恐無力吧!早在2012年《瀟湘晨報》聯合大湘網就針對80后的“中國式養老”問題做過網絡調查,其中有一個題目既是:你每個月給父母多少的贍養費?一分不給的占到了61.27%,33.96%的人每月僅給1000元以內。有句話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是最后一代照顧父母,同時也是第一代沒人照顧的人。不用為這句話追根溯源,不久的將來,我們會自己驗證。

本世紀全人類對健康的追求是前所未有的,因為追求健康本就和金錢沒有什么關系,然而,因健康所帶來的長壽而引發的基本生活保障層面的問題,不僅與金錢密切相關,還將涉及其他5個層面,即經濟保障、生活照料、精神安慰、失獨關懷和健康護理。

固然長壽甚至長生不老,是多少人追求的至高境界,然而又有多少人認真想過:活太久,還需要有足夠的本錢,特別是女性。身為女性,筆者親眼目睹了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的兩位奶奶獨居生活的情景。一位是我的奶奶,另一位是撫養我長大的奶奶。分別獨居了:25年和18年,所幸的是,他們都是多子女的,且都很孝順,為年老寡居的母親提供經濟資助,甚至臨終救治的高額醫療費用。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女性的壽命通常較比男性長,因此,我們“二度單身”的幾率遠遠大于男性。面對養老,我們所需的本錢,自然就會更多。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中不乏無論如何要給子女留些財產之說,但因為我們的長壽,不要說給子女留,弄不好最終是破產上天堂,甚至是負債上天堂。(未完待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荒廢的三年,想要重新拾回時間彌補曾經的頹廢,卻發現時間正在一步一步地遠離你。每一天都在給自己找各種借口,逃避學習,...
    不會飛的大雁閱讀 319評論 1 2
  • 2017年注定成為電視劇最火的一年我最百看不厭的一部劇是我的體育老師劇情個性張揚不說,情節更是詼諧有趣,深入人心適...
    你好_b8dc閱讀 617評論 0 0
  • 這天氣冷的也太快了吧,今早迷迷糊糊地起來,然后打算先洗個手,再刷牙,手一伸過去,碰到那自來水,整個人立刻就清醒了,...
    Eva華閱讀 18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