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新增硬盤的分區、格式化和掛載操作

場景:當現有的硬盤存儲空間不夠了,需要增加一塊硬盤。如何在 Linux 上掛載新硬盤呢?

插入了新硬盤后,Linux 可以識別到新硬盤設備。但想要使用新硬盤,必須對其進行分區、格式化和掛載。

首先,使用 fdisk -l 列出當前的分區表。從下圖可見,原先的硬盤 sda 已經分區過了,新插入的硬盤 sdb 還沒有分區信息。現在就需要用命令行對新硬盤進行分區。(舊硬盤的分區、格式化和掛載是在裝系統時用圖形化界面完成的)

當前系統的分區表

其次,如果要對硬盤進行 MBR 分區,就使用 fdisk /dev/sdb 對新硬盤 sdb 進行分區。然后進行 fdisk 分區管理模式。具體的 fdisk 分區操作;如果要對硬盤進行 GPT 分區,就使用 parted 命令進行 parted 分區工具。具體的 parted 分區操作

然后,在分區完成后,就對分區進行格式化指定其文件系統類型。使用 mkfs 命令進行格式化。命令格式 mkfs -t <文件系統類型> <設備文件名> ,如 mkfs -t ext4 /dev/sdb2

最后一步就是掛載。系統默認掛載目錄是 /mnt。使用 mount 命令進行掛載。命令格式 mount <設備文件名> <掛載點>,如 mount /dev/sdb1 /mnt/temp。需要注意的是使用 mount 命令執行的掛載是一次性的,即重啟后就得重新掛載。需要永久掛載的話,就需要修改 /etc/fstab 配置文件。

以上就是新增硬盤分區、格式化和掛載操作,執行完后系統就能使用新硬盤了。


如何創建 swap 分區呢?

  1. 建立一個普通的分區,操作同上。只不過分區的類型與之前的分區類型不同,要設置為 16 進制編碼
設置分區類型
  1. 然后格式化 swap 分區。使用命令 mkswap <swap 分區的設備文件名>

  2. 啟動 swap 分區。swapon <swap 分區的設備文件名>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