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情只可相愛不能相守
文/李簡
說起民國的女子,優秀的太多了。每一個的故事都是一本傳奇。而這些女子的絕大多數,成名于她們的愛情。
只有很少一部分女子,成名于她們自己的成就。
比如董竹君。
董竹君的故事,很傳奇。
她出生微寒,十三歲時因父親病重需錢看病,被迫賣到妓院做清官人——賣唱不賣身。期間結識革命黨人夏之時,兩人互生情愫。
但十幾歲的董竹君在那時就顯現出與一般女子不同的見識來。她雖身陷青樓,卻絕不做人家的小老婆。她還想繼續上學。她還不用男人為她贖身,以此做為日后侮辱她的鑄碼。
在確定了夏之時是真心對待自己以后,她尋到了一個機會,拼著命跑出了妓院,跟著夏之時遠赴日本。并在與夏之時結婚時提出三個條件:一、不用夏之時贖自己。二、允許她婚后上學。三、與他建立一個理想的家庭。
獲得自由和愛情的董竹君,在日本可謂如魚得水。一邊與夏之時享受愛情,一邊求學。她運氣真是好,在十幾歲的年齡就能在相對文明開放的一個環境里讀書交友。她在那里不但學到了知識,還開闊了眼界,學到了先進的西方文明。她還深受日本女人的影響,愛整潔,愛漂亮。這對她以后的一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她還特別會交際。回到夏之時的四川老家時,她給家里的每一個人都帶了禮物,連傭人也不漏掉。與小瞧她的那些家族親戚相處,也是不卑不亢。運用智慧贏得了婆婆的認可。
此時,她的丈夫已是威震一方的都督,整個家族也要倚靠她丈夫來生存。而她的丈夫對她又疼愛有加,把家中大小事物務交給她來管理。這種情勢下,別人哪還敢再對她不尊重?
但隨著時光的流逝,她和丈夫夏之時之間卻有了裂縫。她一直接受的是西方的先進思想,遵行女性獨立自主。夏之時卻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雖然也受西方文明的熏陶,但骨子里對女人還是中國的認識。
這兩種不同觀念的矛盾終于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董竹君向夏之時提出了離婚。
這對于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夏之時來說,無疑是奇恥大辱。自己從青樓里挽救出來的女人,給她念書,給她做督軍夫人,給她無上榮光,她竟然敢跟自己離婚?這不是要全天下的人看他的笑話嗎?他絕丟不起這個臉。所以他絕不離婚。
但此時,董竹君已帶著四個女兒跑到了上海,他治不住她了。如果在老家他還能把她關起來,可是在上海,他絕不可能明目張膽把她抓起來。
但他得想辦法。他先是不離婚,斷絕她和四個女兒的一切經濟來源,造謠她,搞臭她,用兒子利誘她……
可惜,董竹君太了解他了,早就識破了他的這些手段。她清楚地知道她一旦回到四川便再也沒有出頭之日。所以她報定一個信念,任他如何使手段,她就是不回應,就是不回去。死也不回去。
事實上,她真是吃盡了苦頭。身無分文,還帶著四個女兒,女兒還要上學。她想盡一切辦法艱難的在上海過了下來,終于等到夏之時的妥協,同意和她離婚。
離婚之后,夏之時想必已傷心到了極點。他對董竹君這個女人真是又愛又恨,卻又拿她一點辦法都沒有。他于是一時鬼迷了心竅,派人到上海殺了她。也許在他心里,董竹君必須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他不允許另一個男人沾惹她。
還好,董竹君命大,沒有死。
夏之時也再舍不得殺她。而是等她回心轉意。他一定找了很多關系幫他去了解她的生活,得知她依然每天把他的相片放在床前,從來沒有和任何一個男人產生曖昧。他因此相信她還是愛他的,即便是為了幾個孩子,她也一定會回到他的身邊。
這一等就是六年。六年之后他才無奈再婚。但對她的懷念從不曾減掉一分一毫。他再婚的妻子便日夜生活在董竹君的陰影下,他天天對妻子說這也不如竹君,那也不如竹君。
董竹君說,她開錦江飯店的一千塊資金,是一位社會人士敬佩她的為人甘愿資助她的。這不是一筆小錢,什么人能夠高尚到不留名姓就送給一個女人這么一大筆錢?我忽然想,會不會有可能是夏之時看她母女生活潦倒,就假托他人之手給了她這筆錢呢?我覺得可能性非常之大。
從錦江飯店開始,董竹君的輝煌時代就來臨了。她成為上海灘一顆耀眼的明珠,活躍在各界人士之中。
夏之時雖然放過狠話,說董竹君敢跟他離婚就讓她在上海無法生存。可事實卻正好相反。他們雖然離婚了,董竹君卻很好的利用了夏之時在上海的一切社會關系,來成就她的錦江飯店,成就她的革命事業。
如果沒有夏之時的暗中托付,她一個沒有任何資力和背景的女人,如何能夠在大上海灘立足?
后來上海淪陷,再婚的夏之時卻寫信讓董竹君帶著四個女兒回四川避難,并且屋子都給她收拾出來了。
董竹君收到這份信后沒有回去。由此能看出她是一個做事多么干脆多么果敢的女人。因為她心里也一直愛著夏之時呀。但她很清楚,她的回去將是多么尷尬的局面。既然今生已無復合的可能,回去不是更添一層愁和煩惱?
董竹君這樣既漂亮又能干的女人,即使離婚了帶著四個孩子,相信還是有很多追求者的。可她卻再也沒有戀愛結婚。而是無論走到哪里,都把夏之時的照片放在臥室的床頭。這已經相當能表明她的感情歸宿了。
她在生前還要求,在她的葬禮上播放《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樂曲。這是她和夏之時在日本時偶然聽到的一首曲子。想來兩人當時聽到那優美旋律的時候,一定深深陶醉了,成為了兩人心中一段永久且美好的回憶。
深入董竹君與夏之時的愛情,可以感受到夏之時對董竹君愛的深切卻不會愛;董竹君對夏之時愛的辛苦卻冷靜理智。
原來這世間真的有一種愛情,只可相愛,不能相守。